傅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傅楫
北宋龍圖閣侍制
元通
金石
族裔漢族
出生1041年
逝世1101年
《傅少師文集》

傅楫 (1042年—1102年),字元通,號金石[1]福建興化軍仙遊縣孝仁里(今莆田仙遊賴店鎮)人,治平四年進士,北宋官員。曾任揚州司戶參軍天長縣令福清縣丞龍泉知縣太常博士直秘閣吏部司封員外郎殿中侍御史國子司業起居郎中書舍人等職,後以龍圖閣侍制出任亳州知府,死於任內,享年61歲。其為官清正廉明、關心國事,為後人所稱道。[2]其著有文集35卷。[3]

生平[編輯]

傅楫生於1041年。其勤奮好學,不到20歲便考上廣文館第一。其曾跟隨孫覺陳襄學習,於治平四年(1067年)第進士。同年,其任揚州司戶參軍兼天長縣令。

後來,傅楫被調任至福清縣丞、龍泉知縣,任太常博士後,其為端王趙佶(即後來的宋徽宗)講學。元符二年(1099年),右正言鄒浩獲罪被貶,傅楫因為與其敘別並為其贈送生活用品而被免官。

宋徽宗即位後,傅楫先後被命為直秘閣、吏部司封員外郎、殿中侍御史、國子司業、起居郎、中書舍人等職。後因看不慣徽宗貪圖享樂,朝政混亂等問題請求致仕。1101年,其以龍圖閣侍制出任亳州知府,同年,傅楫去世,年61歲。宋徽宗賜其絹三百匹並封贈少師[2][3]

事跡[編輯]

傅楫在地方任官時,地方官員常以難辦之事刁難他,他都能應對自如。[3]當時他的老師孫覺任監察御史,他對傅楫說:朝廷欲用君,盍少留?「傅楫回應說:」仕臣所以樂居中者,免外台督責耳。今俯首權門,觡外台奚擇?且外官,己所當得也。「於是他便頭也不回地走了。[4]

傅楫升遷後,曾經四年未拜訪過一位大臣。熙寧年間,宋神宗召大臣討論北方邊防問題,傅楫的上奏一針見血,得到了神宗的讚賞。他調任太常博士為端王趙佶講學時,潔身自好,不與與趙佶所勾結的小人為伍,致使五年沒有升遷。元符二年(1099年),右正言鄒浩被當時的宰相章惇詆毀遭免職流放新州,傅楫因為與其敘別亦被免職。[2]

宋徽宗在位期間,宰相曾布因為曾推舉傅楫希望拉攏他,傅楫不為所動,在朝廷及曾布的命令有不妥之處時仍直言勸諫,曾布大失所望。[3]一次,曾布秘密令傅楫執行選秀任務,傅楫當面批評此事不妥。[2]宋徽宗曾因其師生關係多次拜訪他,傅楫每次都以遵守祖宗法度、安靜自然為話題,以至於一次李清臣提到相同話題時徽宗說:」近臣中唯傅楫常道此(清心省事)。「[4]

據說,傅楫藏書極為豐富。他每見到一本不同的書就用手抄錄它,所得的俸祿幾乎都用來買書。就這樣,他家中藏書達到了萬卷。

身後[編輯]

今天仙遊縣許多景點均與傅楫有關。他是陳襄的得意門生,曾被在金石山講過學的陳襄誇讚為」金石人也「,該山由此得名。[5]傅楫死後,其三子傅謙為他修建了「金石山福道神院」,即今天的仙遊萬壽觀[1]

參考文獻[編輯]

  • 《浮溪集》卷二六《朝請郎龍圖閣待制知亳州贈少師傅公墓誌銘》
  1. ^ 1.0 1.1 仙游这所名校里竟有座古建筑,为纪念千年前的他……_腾讯新闻. new.qq.com. [2022-06-24]. 
  2. ^ 2.0 2.1 2.2 2.3 画说傅楫:清正廉明 不徇私情 - 留芳 - 福建省纪委监委. fjcdi.gov.cn. [2022-06-24]. [失效連結]
  3. ^ 3.0 3.1 3.2 3.3 仙游县志. 方志出版社. 1995. 
  4. ^ 4.0 4.1 卷三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零七). 傅楫. 宋史. 
  5. ^ 百年名校·记忆︱金石山 - 校园快讯 - 仙游一中. fjxyyz.com.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