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劉賜 (衡山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賜
衡山王
前任:劉勃
繼任:末任
時代西漢
主君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
封爵陽周侯→廬江王→衡山王
祖籍沛郡豐邑中陽里
出生前179年或前178年
逝世前122年
衡山國
親屬
父親劉長
正室乘舒
徐來
側室厥姬
嫡兄弟劉安、劉勃、劉良
嫡子劉爽、劉孝
嫡女劉無采
庶子劉廣及徐來之子、厥姬二子
庶女徐來的女兒
其他親屬祖父: 漢高祖劉邦
祖母:趙姬
堂兄:漢景帝劉啟
堂侄:漢武帝劉徹

劉賜(?—前122年),西漢時期諸侯王,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第三子。漢文帝時先被封為陽周侯,後來被封為廬江王漢景帝時改封為衡山王漢武帝時,劉賜與其兄淮南王劉安約定謀反,因為家族內部不和事發後自殺。[1]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劉賜是淮南厲王劉長第三子,前174年,劉長因為謀反失敗在流放途中絕食而死。漢文帝憐惜弟弟之死,於是在前172年分封劉長的四個兒子為侯爵:長子劉安被封為阜陵侯;次子劉勃被封為安陽侯;三子劉賜被封為陽周侯;四子劉良被封為東成侯。[2]前165年,漢文帝將劉長的封地一分為三,分封給他的三個兒子:長子劉安繼承劉長的爵位,為淮南王;次子劉勃被封為衡山王;三子劉賜被封為廬江王;四子劉良因為早去世而且沒有男嗣,沒有受封。[3]

改封

[編輯]

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吳王劉濞派使者到廬江國邀請劉賜一同參與,劉賜沒有響應,但是卻派遣使者與閩越國加強聯絡。七國之亂被平定後,漢景帝因為廬江國與閩越國交界,兩者有使者往來為由,撤銷廬江國改為廬江郡,改封劉賜為衡山王,原衡山王劉勃被改封為濟北王[4][5]前147年,劉賜前往朝見漢景帝。[6]

結怨

[編輯]

前129年,劉賜入京朝見漢武帝,他的謁者衛慶懂得方術,想要上書直接侍奉天子。劉賜十分惱怒,告發衛慶犯下死罪,然後嚴刑拷打逼他認罪。衡山國的內史認為這是冤案,將案宗退回,不肯審理。劉賜派人上書控告內史,內史受到調查時舉報劉賜所言不實。劉賜又多次侵奪他人田產,毀壞他人墳墓闢為自己的田地。有司請求逮捕劉賜懲治,但漢武帝不允許,只是將衡山國國內俸祿二百石以上的官員的任免權收回中央。劉賜因此懷恨在心,和奚慈張廣昌謀劃,尋找會行兵佈陣、懂得占星望氣之術的人,這些人日夜慫恿劉賜行密謀反叛之事。[7]

淮南王劉安是劉賜的兄長,但是兩兄弟在禮節問題上產生摩擦,相互責怪埋怨,導致關係疏遠、不相和睦。劉賜得知劉安準備謀反,於是結交賓客防範劉安,擔心被他吞併。[8]

家庭不和

[編輯]

劉賜的王后名乘舒,育有二子一女,長子劉爽被立為太子,次子名劉孝,女兒名劉無采姬妾徐來育有子女四人,另外美人厥姬生子二人。[9]乘舒早死後,徐來被立為王后,厥姬嫉妒徐來得寵,於是向劉爽進言說是徐來派婢女用巫蠱之術咒死了劉爽的母親,劉爽因此事怨恨徐來。作為報復,劉爽在與徐來兄長的宴會中用利刃刺傷了他,二人於是結怨。劉爽的妹妹劉無采出嫁之後被遺棄回衡山國,行為放蕩,與奴僕和賓客私通,劉爽屢次責備劉無采,劉無采因此怨恨兄長。劉無采和二哥劉孝因年少時母親亡故,依附於徐來。徐來用計對二人加以撫慰,一同在劉賜面前誹謗太子,劉賜因此屢次痛打劉爽。[10]

前125年,有刺客行刺了徐來的繼母,劉賜懷疑是太子所為,於是又責打劉爽。後來劉賜患病,劉爽怨恨父親,假稱自己生病不去侍候。徐來便聯合劉孝、劉無採在劉賜面前進讒言說劉爽並沒有生病,而是見劉賜生病後面有喜色。劉賜大怒,決定廢掉太子,另立劉孝為太子。徐來得知劉賜決意廢掉劉爽,就想連同劉孝一起廢掉,另立自己的兒子劉廣為太子。於是她設計讓自己已受到劉賜寵幸的貼身侍女勾引劉孝,使其發生亂倫關係。劉爽得知後,更加怨恨徐來,就想與她發生姦情來封住她的口。一次徐來飲酒,劉爽以上前敬酒祝壽為名,趁勢坐在了徐來的大腿上,要求與她同宿。徐來很生氣,把此事告訴了劉賜。於是劉賜召劉爽前來,打算把他捆起來毒打。劉爽得知劉賜想要廢掉自己而立弟弟劉孝後,準備進京告發劉孝亂倫、劉無采淫亂的罪行。劉賜派人阻止,但沒有成功,便親自駕車追捕太子。他害怕劉爽胡言亂語禍及自身,就用鐐銬把他囚禁在宮中。劉爽被囚禁後,劉孝得到了劉賜的賞識,他受封終弋侯並且佩戴王印,號稱將軍,居住在宮外的府第中,劉賜賞賜給他很多錢財,用來招攬賓客。[11][12]

策劃謀反

[編輯]

在賓客的攛掇慫恿下,劉賜指派劉孝的賓客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西南)人枚赫陳喜秘密製造戰車和箭支,私刻天子印璽和將相軍吏的官印。他還日夜訪求像周丘一樣的壯士,多次參考七國之亂時的戰略戰術部署謀反。劉賜不敢奢望像劉安那樣奪取天子之位,他只是擔心劉安起兵後自己的封國被奪取。他希望趁劉安起兵西進之時,趁機吞併江淮一帶作為自己的領地。[13]

前124年秋,劉賜入朝覲見漢武帝。路經淮南國時,劉安和他親密交談,二人除卻前嫌,約定一同謀反。劉賜於是向漢武帝上書稱病不能覲見,漢武帝賜書讓他不必入朝。[14]

鬧劇收場

[編輯]

劉賜於前123年年中派人上書請求漢武帝廢去太子劉爽,另立劉孝為太子。劉爽聽說後就派親信白嬴入京上書,告發弟弟劉孝亂倫和謀反的罪證。白嬴來到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還沒來得及上書,官吏就逮捕了他,因為他與淮南王謀反一事有牽連。劉賜聽說劉爽派白嬴去上書,害怕他揭發自己,於是上書反告劉爽不孝,罪當棄市。漢武帝將此事交予沛郡府審理。

前122年,淮南王劉安謀反未遂後自殺。同年冬,有司公卿命沛郡府搜捕與劉安謀反有關聯之人,沒有捕到,卻在劉孝家抓獲了陳喜,法吏控告劉孝窩藏陳喜。劉孝認為陳喜平素多次與父親策劃反叛,怕他暴露此事,又聽聞西漢律令規定先行自首者可免罪,他還懷疑劉爽派白嬴上書告發了謀反之事,於是先行自首,告發了參與謀反的枚赫、陳喜等人。廷尉審訊驗證後證據屬實,公卿請求逮捕劉賜懲處,漢武帝沒有答應,而是派中尉司馬安大行令李息赴衡山國就地查問劉賜,劉賜對此供認不諱。官吏於是派兵將王宮都包圍起來嚴加看守,由司馬安和李息回朝上奏。公卿大臣請求派宗正、大行令和沛郡府共同懲治劉賜,劉賜聞訊後刎頸自殺。劉孝因主動自首謀反之事,免罪,但他與劉賜所寵幸的婢女亂倫,被處死後棄市。王后徐來用巫蠱之術詛咒前王后乘舒,太子劉爽因不孝,都被處死後棄市。所有參與衡山王劉賜謀反的人都遭滅族,衡山國也被廢除,改為衡山郡[15]

評價

[編輯]

司馬遷在《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中評價劉賜:淮南、衡山親為骨肉,疆土千里,列為諸侯,不務遵蕃臣職以承輔天子,而專挾邪僻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不終其身,為天下笑。[16]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漢書·卷044》,出自班固漢書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漢書》卷六:十一月,淮南王安、衡山王賜謀反,誅。黨與死者數萬人。
  2.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孝文八年,上憐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歲,乃封子安為阜陵侯,子勃為安陽侯,子賜為陽周侯,子良為東成侯。
  3.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孝文十六年,上憐淮南厲王廢法不軌,自使失國蚤死,乃立其三子:阜陵侯安為淮南王,安陽侯勃為衡山王,陽周侯賜為廬江王,皆復得厲王時地,參分之。東城侯良前薨,無後也。
  4.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孝景三年,吳楚七國反…吳使者至廬江,廬江王弗應,而往來使越…徙衡山王王濟北,所以褒之…廬江王邊越,數使使相交,故徙為衡山王,王江北。
  5. ^ 《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廬江王)十二年,徙衡山,國除為郡。
  6. ^ 《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衡山王劉賜)七年,來朝。
  7.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元光六年,衡山王入朝,其謁者衛慶有方術,欲上書事天子,王怒,故劾慶死罪,彊榜服之。衡山內史以為非是,卻其獄。王使人上書告內史,內史治,言王不直。王又數侵奪人田,壞人冢以為田。有司請逮治衡山王。天子不許,為置吏二百石以上。衡山王以此恚,與奚慈、張廣昌謀,求能為兵法候星氣者,日夜從容王密謀反事。
  8.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衡山王、淮南王兄弟相責望禮節,間不相能。衡山王聞淮南王作為畔逆反具,亦心結賓客以應之,恐為所並。
  9.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衡山王賜,王后乘舒生子三人,長男爽為太子,次男孝,次女無采。又姬徐來生子男女四人,美人厥姬生子二人。
  10.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王后乘舒死,立徐來為王后。厥姬俱幸。兩人相妒,厥姬乃惡王后徐來於太子曰:「徐來使婢蠱道殺太子母。」太子心怨徐來。徐來兄至衡山,太子與飲,以刃刺傷王后兄。王后怨怒,數毀惡太子於王。太子女弟無采,嫁棄歸,與奴奸,又與客奸。太子數讓無采,無采怒,不與太子通。王后聞之,即善遇無采。無采及中兄孝少失母,附王后,王后以計愛之,與共毀太子,王以故數擊笞太子。
  11.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元朔四年中,人有賊傷王后假母者,王疑太子使人傷之,笞太子。後王病,太子時稱病不侍。孝、王后、無采惡太子:「太子實不病,自言病,有喜色。」王大怒,欲廢太子,立其弟孝。王后知王決廢太子,又欲並廢孝。王后有侍者,善舞,王幸之,王后欲令侍者與孝亂以污之,欲並廢兄弟而立其子廣代太子。太子爽知之,念後數惡己無已時,欲與亂以止其口。王后飲,太子前為壽,因據王后股,求與王后臥。王后怒,以告王。王乃召,欲縛而笞之。太子知王常欲廢己立其弟孝,乃謂王曰:「孝與王御者奸,無采與奴奸,王彊食,請上書。」即倍王去。王使人止之,莫能禁,乃自駕追捕太子。太子妄惡言,王械繫太子宮中。孝日益親幸。王奇孝材能,乃佩之王印,號曰將軍,令居外宅,多給金錢,招致賓客。
  12. ^ 《漢書·卷十五·王子侯表》:終弋侯廣置,衡山賜王子。
  13.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賓客來者,微知淮南、衡山有逆計,日夜從容勸之。王乃使孝客江都人救赫、陳喜作輣車鏃矢,刻天子璽,將相軍吏印。王日夜求壯士如周丘等,數稱引吳楚反時計畫,以約束。衡山王非敢效淮南王求即天子位,畏淮南起並其國,以為淮南已西,發兵定江淮之間而有之,望如是。《史記索隱·淮南衡山王列傳》:救,《漢書》作「枚」。
  14.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元朔五年秋,衡山王當朝,過淮南,淮南王乃昆弟語,除前卻,約束反具。衡山王即上書謝病,上賜書不朝。
  15. ^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元朔六年中,衡山王使人上書請廢太子爽,立孝為太子。爽聞,即使所善白嬴之長安上書,言孝作輣車鏃矢,與王御者奸,欲以敗孝。白嬴至長安,未及上書,吏捕嬴,以淮南事系。王聞爽使白嬴上書,恐言國陰事,即上書反告太子爽所為不道棄市罪事。事下沛郡治。元年冬,有司公卿下沛郡求捕所與淮南謀反者未得,得陳喜於衡山王子孝家。吏劾孝首匿喜。孝以為陳喜雅數與王計謀反,恐其發之,聞律先自告除其罪,又疑太子使白嬴上書發其事,即先自告,告所與謀反者救赫、陳喜等。廷尉治驗,公卿請逮捕衡山王治之。天子曰:「勿捕。」遣中尉安、大行息即問王,王具以情實對。吏皆圍王宮而守之。中尉大行還,以聞,公卿請遣宗正、大行與沛郡雜治王。王聞,即自剄殺。孝先自告反,除其罪;坐與王御婢奸,棄市。王后徐來亦坐蠱殺前王后乘舒,及太子爽坐王告不孝,皆棄市。諸與衡山王謀反者皆族。國除為衡山郡。
  16. ^ 見《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王列傳》。
前任:
首任
西漢廬江王
前164年—前153年
繼任:
末任,封國被撤銷
前任:
劉勃
西漢衡山王
前153年—前122年
繼任:
末任,封國被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