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 (北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瑾,字元忠北宋吉州永新縣(今江西省永新縣埠前鎮三門前)人,劉沆的兒子。

劉瑾中進士,為館閣校勘。劉沆去世,得褒贈。知制誥張瓌草擬詞語譏貶,劉瑾泣涕不能進食,闔門掛孝,朝廷於是改褒書,貶黜張瓌,劉瑾因喪服入公門罷職,於是他請求守墳墓。王素為請,以伸孝子之志。後來復職,歷任集賢校理、通判睦州,為淮南轉運副使。召修起居注,加史館修撰、河北轉運使,拜天章閣待制、知瀛州。因事改知明州。未任,改知廣州。與樞密院論戍兵不合,改知虔州。戰棹都監楊從先奉旨募兵不至,擅派其子楊懋糾合諸縣巡檢兵丁集合州城,劉瑾大怒斥責,說出悖謬之語,楊懋向朝廷檢舉劉瑾,於是廢官歸家。一年後,復任官職,歷任待制、知江州福州秦州成德軍,不久去世。他有能力,然對待下屬嚴苛,喜歡當面說出他人短處,所以多招怨恨。

參考文獻[編輯]

  • 宋史》卷三百三十三 列傳第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