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變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未來研究技術史研究中,「加速變革」是指近期歷史中觀察到的技術變革速度呈指數級增長的現象,這表明在未來某個時候,社會和文化變革的速度也許趕不上不斷加快和不斷深化的技術變革速度。

早期觀察[編輯]

1910 年,丹尼爾-伯納姆在倫敦城市規劃會議上指出:「進步的基礎,不僅僅只是事實或知識在數量上的堆砌,而是這些知識所呈現出的指數級的複雜度,和知識所涉足的領域的幾何級數性的擴展,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會參與到知識的創造過程中。」在他發言的最後,他再次強調:"正如我一開始所提出來的觀點,接下來的50年,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發展的步伐會大大加快。等到我們的兒輩孫輩那個時候,他們對社會對變化的渴求,對技術的可能性的憧憬和要求,一定會令今天在座的我們震驚。」[1]

1938 年,巴克敏斯特-富勒提出了 「短暫化」(ephemeralization)這一概念,用來描述化學、醫療保健和其他工業發展領域 "少花錢多辦事 "的趨勢。[2]1946 年,富勒發表了一張化學元素的時間表,該圖表展現了人類獲取知識的加速發展的趨勢。[3]

1958 年,斯坦尼斯拉夫-烏拉姆(Stanislaw Ulam)在追憶與約翰-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文章中,寫道一次談話時的內容:

一次談話的中心內容是技術的不斷加速發展和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這似乎正在接近人類歷史上的某個基本奇點,在這個奇點之後,我們所知的人類事務將無法繼續。[4]

莫拉維克的《心靈之子》[編輯]

計算機科學家和未來學家漢斯-莫拉維克在 1974 年至 1979 年發表的一系列文章,都對摩爾定律進行了推廣延伸,並且對人工生命的未來發展趨勢也做出了相應的估計和判斷。其中最著名的是,莫拉維克在1988 年所出版的名叫《心靈之子》的書。嚴格來說,摩爾定律是特指半導體集成電路的複雜程度隨着時間的推移,呈現出指數增長的規律。而莫拉維克在《心靈之子》中,則把摩爾定律的使用範圍推廣到半導體集成電路之外的技術領域,包括集成電路出現之前的一些技術,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的技術形式。莫拉維克對此繪製了一個時間技術演化表,從表中反映出的規律來看[5],機械人將從 2030-2040 年左右[6]開始進化成一系列新的人造物種。值得一提的是,莫拉維克在 1998 年出版的名叫《機械人:從單純的機器到超越的心靈》的圖書,則進一步分析了機器智能的演化的含義,發現了動物大腦的算力在演化時間軸上的增長速度與摩爾定律相似。據此,他認為這些趨勢預示着與Vinge預測的智能爆炸相似的超級智能-心靈之火」即將到來。

詹姆斯·伯克的《聯繫》[編輯]

詹姆斯-伯克(James Burke)在其電視系列片《聯繫》(1978 年)以及續集《聯繫》2(1994 年)和《聯繫》3(1997 年)中探討了非線性的,無目的「另類變革觀」(該劇的副標題) 的歷史觀。伯克認為,在現代,任何特定部分的發展,都不能孤立對待,而應當把現代世界當作是一個由相互交織的事件網絡組成的整體。這個事件網絡,由一個個相對孤立的事件組成,每個事件是當事人或者團體為了實現他們各自的目的(比如,利益驅使,好奇心驅使,宗教原因)而付出的行動。個體或者團體,在決策或行動時,是完全不考慮他這些行為在更大的範圍內會造成什麼影響。而恰恰是這些孤立的事件,在現實中鋪展開來時,其影響波及到其它事件,而改變了歷史,創造了新的可能。這也正是伯克在連續劇《聯繫》及其續集中所探討的核心問題。

伯克還探討了伴隨非線性歷史觀這個主要論點而來的三個推論。首先,如果歷史是由一個個個體所驅動,而這些個體都是依據當時所知的不全面的信息而行動,而不是為了實現某個目的。那麼,我們只能猜測而不能預測未來技術進步的進程。因此,通過了解伯克在劇中展現的去過事件之間風雲交織的關係,可以推斷今天發生的這些事情可能會在將來帶來多麼讓人不可思議的後果。

而第二個和第三個推論,分別在導言部分和結尾部分重點討論,主要展現的是伴隨這樣一個高度互聯的歷史而來的各種弊端。如果歷史的演進確實表明,過去的事件和創新之間的是一個協同關係。那麼,隨着歷史的演進,這些事件和創新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因此,不斷增加的事件之間的關聯也會增加。這不僅會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而且會導致創新的速度加快。伯克在這裏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創新的速度太快,創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太大的變化,以至於讓絕大多數的普通人無力應對。到那時候,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個人權力、自由和私隱呢?[7]

傑拉爾德·霍金斯的《認知階梯》[編輯]

傑拉爾德-霍金斯在他的著作《通往宇宙奧秘的認知腳步》(Mindsteps to the Cosmos)中闡明了他的「認知階梯」的概念,即範式或世界觀發生的戲劇性且不可逆轉的變化。他認為人類歷史上曾經歷了五次「認知階梯」式跨越,每一次認知跨越都伴隨着技術的進步:圖像操控能力、文字書寫、數學、印刷術、望遠鏡、火箭、無線電、電視、計算機... ... 「每一次進步都讓人類整個群體的認知更接近客觀存在的現實,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他指出: 「這樣的認知階梯式的跨越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人們很難注意不到它正在加快。」霍金斯發明了一個經驗性的方程來量化「認知階梯」之間的時間間隔。由這個方程可以推算出人類跨越下一個認知階梯,也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五個認知階梯,將會發生在2021年。緊隨其後的認知第六次和第七次將會發生在2045年和2051年。到2053年,人類集體的認知的能力達到極限。他的推測超越了技術範疇:

這些 "認知階梯"似乎都有某些共同點--不斷發展的人類新視角、記憶體和通信領域的相關發明,以及在下一個 "認知階梯 "出現之前的漫長等待期。可以說,沒有一個思想步驟是真正被預料到的,大多數思想步驟在早期階段都遭到了抵制。展望未來,我們可能同樣會措手不及。我們可能不得不面對目前難以想像的事物,面對令人匪夷所思的發現和概念。

發明的大規模使用: 美國四分之一人口使用發明的年份

文奇的《指數級加速變化》[編輯]

數學家弗諾-文奇在科幻小說《實時放逐》(1986 年)中講述了他關於指數加速技術變革的觀點,小說的背景是一個進步迅速加快的世界,在越來越短的時間間隔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尖端技術,這些技術以指數級的速度突飛猛漲,直到達到人類無法理解的地步。隨後,他在斬獲雨果獎的小說《深淵上的火》(1992)中,通過豐富的想像,揭開了一個超級智能文明訪問正值科技暴漲,無所不能的人類文明。他在 1993 年發表的關於 "技術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的論文中對基本觀點進行了緊湊的總結。

庫茲韋爾的 「加速回報定律」[編輯]

1999年,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出版了《精神機器的時代》。該書提出了 "加速回報定律"(The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該定律描述了各種具有進化能力的系統(包括但不限於技術增長),其發展的速度呈現出指數增長的規律。庫茲韋爾認為,每當一項技術接近某種障礙時,就會有新的技術被發明出來,讓我們跨越障礙。他列舉了許多過去的例子來證明他的論斷。他預測,這種範式轉變已經並將繼續變得越來越普遍,從而導致 "技術變革如此迅速而深刻,代表着人類歷史結構的斷裂"。[8]他認為,"加速回報定律 "意味着技術奇點將在 21 世紀結束前,即 2045 年左右出現。文章開頭寫道:

摩爾定律擴展到了其他技術領域。
120 年來摩爾定律的更新版本(基於庫茲韋爾的圖表)。最近的七個數據點均為 英偉達(Nvidia)的 GPU。

「對技術發展史的分析表明,技術變革是指數式的,與常識性的 "直觀線性 "觀點相反。因此,我們在 21 世紀不會經歷 100 年的進步,而更像是 20,000 年的進步(以今天的速度)。晶片速度和成本效益等'回報'也會呈指數增長。指數級增長的速度甚至是指數級增長。在幾十年內,機器智能將超越人類智能,導致奇點--技術變革如此迅速而深刻,代表着人類歷史結構的斷裂。其影響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智能的融合、基於軟件的不朽人類,以及以光速在宇宙中向外擴展的超高智能水平。」

庫茲韋爾的加速回報定律流行較廣,在許多方面改變了公眾對摩爾定律的看法。人們普遍錯誤認為摩爾定律是關於各自形式的技術進展的預測規律,而實際上它只涉及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發展規律。許多未來學家仍然使用 "摩爾定律 "一詞來描述莫拉維克、庫茲韋爾等人提出的觀點。

根據庫茲韋爾的觀點,自進化開始以來,更複雜的生命形式一直在以指數級的速度進化,出現全新生命形式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以人類為例,我們有改造環境的能力,能夠有目的性地高效設計。這個新出現的生命特徵,取代了相對盲目的通過進化機制來進行效率篩選。推而廣之,人類技術進步的速度也在指數級增長,隨着人們發明的高效的工具的增多,我們也發現了如何更有效地學習的工具,即語言、數字、書面語言、哲學科學方法、觀察工具、計數器、機械計算器、計算機等等,這些記錄信息的工具的出現時間,越往後越短。在過去的60年裏,工業化國家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世紀上半葉生活只存在記憶中了。在21世紀,技術進步會繼續加速發展,直到達到巔峰的奇點。這些觀點,庫茲韋爾在《精神機器的時代》和《奇點臨近》兩本書中有詳細闡述。

加速變革的局限性[編輯]

超級計算機功率的指數級增長

如果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自然科學中存在的一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那些最初階段表現出指數增長這一特性的過程,最後都會進入飽和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觀察到一個事物在一段時間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這並不意味着這一過程會無休止地繼續下去。相反,在許多情況下,這意味着提前達到飽和。從我們在自然科學中發現的規律來看,事物在一段時間的加速增長後(在物理過程中,這個階段往往都是短暫的),將會減緩甚至完全停滯?儘管在可預見的將來,科學和技術的加速進步可能會減緩,終結,但人類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的腳步,因此社會社會變革也會持續以目前所達到的速度繼續向前。[9]

計算機能力呈指數增長

加速變化可能並不局限於 "人類世"(Anthropocene Epoch),[10]也許這是宇宙普遍的、可預見的發展特徵。產生加速變化的物理過程,如摩爾定律,實際上是一個正反饋體系,會引起指數級或超指數級的技術變革。[11]這些動力機制導致了空間、時間、能量和物質的配置越來越高效和密集(STEM 效率和密度,或 STEM "壓縮")。[12]在物理極限上,這種加速變化的發展過程會導致黑洞密度組織,這也是對宇宙中計算的最終物理極限的研究得出的結論。[13][14]

如果,我們將這一推想運用到尋找地外文明的搜索中,我們就會得到高級智能生命是以黑洞的形式存在的想法。這樣的高級生命形態可能不會過多地關注星外空間和星際擴張,而會更加關注黑洞的內部空間。[15]因此,它們將在某種程度上,超越我們所理解的現實,而隱匿於我們的觀察範圍之外。這個理論,被稱為 "超越假說",[16][17][18]很好的解決了費米悖論。另一種解決方案'就是假設我們觀測到的黑洞實際上可以被解釋為以恆星為食的智慧超級文明,或稱 "恆星食蟻獸"。[19][20]這種進化和發展的動態是研究宇宙本身進化和發展的邀請。[21]如果宇宙是一種超級有機體,那麼它可能會自然[22]或人為地趨向於繁衍,而智慧生命會在其中發揮作用。[23][24][25][26][27]

其他的預測模型[編輯]

在過去,技術的進步帶來了巨大的經濟騰飛。如果用人口增長這個指標來衡量經濟水平的話,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經濟每25萬年翻一番。新的農業技術的出現,讓經濟顯著增長,每900年就翻一番。在當代,從工業革命開始,世界經濟總值每15年就翻一番,比農業文明時代快60倍。羅賓 · 漢森(Robin Hanson)認為,如果超級智能的增長引發一場類似的革命的話,那麼經濟總量可能每季度甚至每周就能翻一番。[28]

未來學家和發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在1981年發表的《關鍵路徑 Critical Path》書中,提出了一個通過信息增量來估算技術發展速度的模型。

如果我們把人類在公元元年前積累和流通的的所有知識當作等於一個信息單位,那麼大約1500年,也就是直到16世紀,這個知識量才增長了一倍。到1750年,也就是時隔250年後,知識從兩個信息單位翻倍到了四個單位。而那之後的150年,知識再度翻倍,達到8個單位。可以看到,信息翻倍的速度越來越快。

因此,在現代,指數式知識進步的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根據進展情況,這往往會在某一時刻導致爆炸性增長。表示這種加速變化現象的簡單指數曲線可以用翻倍函數來模擬。這種知識翻倍的快速增長導致了技術奇點的基本假設:技術進步的速度超過了人類的生物進化速度。

加速變化理論的批評[編輯]

西奧多-莫迪斯(Theodore Modis)和喬納森-休伯納(Jonathan Huebner)從不同的角度認為,技術創新的速度不僅不再上升,而且實際上正在下降。[29]

參見[編輯]

  • 《漸速》(Accelerando)-2005科幻小說查爾斯·斯特羅斯
  • 加速主義(Accelerationism) – 利用社會變革來引發衝突
  • 收益遞減(Diminishing returns) – 經濟理論
  • 《未來衝擊》(Future Shock) – 阿爾文·托夫勒著
  • 對數時間線(Logarithmic timeline) – 按對數尺度排列的時間軸
  • 新奇理論(Novelty theory) – 美國民族植物學家和神秘主義者(1946-2000)
  • 模擬現實(Simulated reality) – 假設現實可以是計算機模擬
  • 齊默爾曼定律(Zimmerman's law) – 良好私隱的創造者 (PGP)

參考來源[編輯]

  1.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ibraries, England);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Transactions. 交易. London :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1911. 
  2. ^ 通往月球的九根铁链. 南伊利諾伊大學出版社. 1963,. p276-79 (英語). 
  3. ^ Fig. 419.03. www.rwgrayprojects.com. [2023-12-15]. 
  4. ^ Ulam, Stanislaw. Tribute to John von Neumann.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May 1958,. 64, nr 3, part 2: 5. 
  5. ^ 漢斯.莫拉維克. 机器人时代 The Age of Robots. 1993-06. 
  6. ^ 漢斯.莫拉維克. 机器人预测进化 Robot Predictions Evolution. 2004-04. 
  7. ^ James Burke (Actor)詹姆斯·伯克(演員), Mick Jackson (Director)米克·傑克遜(導演). 联系1 (DVD). Ambrose Video Publishing, Inc.安布羅斯視頻出版公司. 1978. 
  8. ^ 加速回报法则 (英語). 
  9. ^ Shestakova I. 关于进步极限的问题:奇点可能吗? (英語). 
  10. ^ Steffen, Will; Broadgate, Wendy; Deutsch, Lisa; Gaffney, Owen; Ludwig, Cornelia. 人类的轨迹:巨大的加速度 (PDF). The Anthropocene Review. 2015, 2: 81-98. doi:10.1177/2053019614564785. 
  11. ^ Nagy, Béla; Farmer, J. Doyne; Trancik, Jessika E.; Gonzales, John Paul. 信息技术的超指数长期发展趋势 (PDF).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1-10, 78 (8): 1356–1364. doi:10.1016/j.techfore.2011.07.006. 
  12. ^ Smart, J. M. 超越假说:足够先进的文明总是离开我们的宇宙,以及对METI和SETI的影响。. Acta Astronautica. 2012, 78: 55–68 [2014-01-04]. Bibcode:2012AcAau..78...55S. CiteSeerX 10.1.1.695.2737可免費查閱. ISSN 0094-5765. doi:10.1016/j.actaastro.2011.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13. ^ Lloyd, S. 计算的终极物理极限. Nature. 2000, 406 (6799): 1047–1054. Bibcode:2000Natur.406.1047L. PMID 10984064. S2CID 75923. arXiv:quant-ph/9908043可免費查閱. doi:10.1038/35023282. 
  14. ^ Kurzweil, R. 奇点临近:当人类超越生物学 The Singularity Is Near: When Humans Transcend Biology有限度免費查閱,超限則需付費訂閱. Penguin Books. 2005: 362. 
  15. ^ Ćirković, Milan M. 反对帝国 en:Against the Empire. Journal of the 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 2008, 61 (7): 246–254. Bibcode:2008JBIS...61..246C. ISSN 0007-084X. arXiv:0805.1821可免費查閱. 
  16. ^ Smart, J. M. 超越假说:足够先进的文明总是离开我们的宇宙,以及对METI和SETI的影响。. Acta Astronautica. 2012, 78: 55–68 [2014-01-04]. Bibcode:2012AcAau..78...55S. CiteSeerX 10.1.1.695.2737可免費查閱. ISSN 0094-5765. doi:10.1016/j.actaastro.2011.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2). 
  17. ^ Smart, J. M. Evo Devo Universe? A Framework for Speculations on Cosmic Culture. (PDF). S. J. Dick; Mark L. Lupisella (編). 宇宙与文化:宇宙语境下的文化演进 Cosmos and Culture: Cultural Evolution in a Cosmic Context.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ASA SP-2009-4802. 2009: 201–295 [2017-03-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1-24). 
  18. ^ Webb, Stephen. 如果宇宙充满异形..。大家都在哪? If the Universe Is Teeming with Aliens ... Where Is Everybody?. Science and Fiction.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5: 203–206. ISBN 978-3-319-13235-8. 
  19. ^ Webb, Stephen. 如果宇宙充满异形..。大家都在哪? If the Universe Is Teeming with Aliens ... Where Is Everybody?. Science and Fiction.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5: 196–200. ISBN 978-3-319-13235-8. 
  20. ^ Vidal, C. Stellivore外星人?双星作为生命的系统. Acta Astronautica. 2016, 128: 251–256. Bibcode:2016AcAau.128..251V. ISSN 0094-5765. doi:10.1016/j.actaastro.2016.06.038. 
  21. ^ 埃沃.德沃宇宙社区. [2018-04-25]. 
  22. ^ Smolin, Lee. 宇宙进化了么?. 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 1992, 9 (1): 173–191. Bibcode:1992CQGra...9..173S. doi:10.1088/0264-9381/9/1/016. 
  23. ^ Crane, Louis. 量子引力理论的可能含义:Meduso-人类学原理简介. Foundations of Science. 2010, 15 (4): 369–373. ISSN 1233-1821. S2CID 118422569. arXiv:hep-th/9402104可免費查閱. doi:10.1007/s10699-010-9182-y. 
  24. ^ Harrison, E. R. 包含智能生命的宇宙的自然选择.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995, 36 (3): 193–203. Bibcode:1995QJRAS..36..193H. 
  25. ^ Gardner, J. N. 自私的生命宇宙论:作为宇宙学的复杂性. Complexity. 2000, 5 (3): 34–45. Bibcode:2000Cmplx...5c..34G. doi:10.1002/(sici)1099-0526(200001/02)5:3<34::aid-cplx7>3.0.co;2-8. 
  26. ^ Smart, J. M. Evo Devo Universe? A Framework for Speculations on Cosmic Culture.. S. J. Dick; Mark L. Lupisella (編). 宇宙与文化:宇宙语境下的文化演进 Cosmos and Culture: Cultural Evolution in a Cosmic Context.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ASA SP-2009-4802. 2009: 201–295. 
  27. ^ Vidal, C. 开始与结束:宇宙学视野中生命的意义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The Meaning of Life in a Cosmological Perspective (Submitted manuscript). The Frontiers Collection. New York: Springer. 2014. Bibcode:2013PhDT.........2V. ISBN 978-3-319-05061-4. S2CID 118419030. arXiv:1301.1648可免費查閱. doi:10.1007/978-3-319-05062-1. 
  28. ^ Long-Term Growth As A Sequence of Exponential Modes
  29. ^ Korotayev, Andrey. 21世纪奇点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再分析 The 21st Century Singularity and its Big History Implications: A re-analysis. Journal of Big History. 2018, 2 (3): 71–118. doi:10.22339/jbh.v2i3.2320可免費查閱.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