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雍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雍州,中國古代的

東晉襄陽僑設雍州,稱原來的雍州為北雍州,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下轄北京兆郡馮翊郡扶風郡咸陽郡始平郡安定郡新平郡

前秦設置北雍州,治所設在安定(故址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北),後秦皇初四年(397年)改為雍州。

北魏正平元年(451年)設置北雍州。治所在杏城,故址在今黃陵縣西南5公里古城村。太和三年(479年)領金明、平高、定陽、遍城、上邽、西北地六郡。轄區約為今陝西省延安市寧夏南部及甘肅省慶陽市。太和十五年(491年)遷置宜君縣,故址即今銅川市耀州區。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尚書令蕭寶寅擁兵割據,關右刺史毛鴻賓立柵拒之。永安元年(528年)北雍州遷置三原縣(亦名鴻賓柵,今陝西三原縣西北六十里嵯峨山北),本漢池陽縣地。轄境當今陝西銅川市、宜君縣、富平縣、三原縣、淳化縣涇陽縣等地。永熙元年(532年)遷治北地郡泥陽縣(今陝西富平縣西北),永熙二年(533年)移治華原縣(今陝西銅川市耀州區東南)。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名宜州

參考文獻[編輯]

  • 《中國歷史大辭典》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