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雙林黨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華公會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華公會)自1949年成立至今,大小黨爭不勝枚舉,其中2000年曾爆發AB隊之爭

2000年爆發的黨爭,其導火線是1999年馬來西亞大選後的內閣官職分配不均,導致馬華一分為二,分別是由總會長林良實領導的A隊,以及由署理總會長林亞禮英語Lim Ah Lek為首的B隊。這場黨爭持續了3年之久[1]

當時,該黨兩名副總會長馮鎮安黃家定被躍升為部長,分別取代林亞禮留下的人力資源部長以及總秘書陳祖排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職。

2003年5月23日,隨着林良實和林亞禮雙雙退休,馬華3年的黨爭正式結束[2]

主要人物[編輯]

2000年[編輯]

4月9日公開決裂[編輯]

  • 4月9日:林良實與林亞禮在馬華會長理事會議上,因官職分配問題產生岐見,公開決裂。
  • 5月17日:首相署發表文告,宣佈委任文德甲區國會議員胡亞橋為國際貿易及工業部政務次長,使馬華獲得分配多一個政務次長職。這一項委任也一度被認為可修補雙林的關係。
  • 5月22日:林良實出人意表宣佈辭去交通部長[3][4]。會長理事會一致決定挽留林良實;不過,後者表示去意已決。他在接受《星洲日報》獨家專訪時說,他將會推薦陳廣才出任部長職,並認為一切不開心的事情都是因為缺少一個部長職所引起。同一天,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表示不接受林良實呈辭,並嘗試挽留後者[5]
  • 5月23日:馬華會長理事會擴大會議通過挽留林良實,要求後者打消辭意[6]

陳廣才不接受讓位[編輯]

  • 5月24日:林良實會見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後宣佈暫緩呈辭,休假兩周後才作最後決定[7]。同一天,陳廣才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他從來不曾要求他人讓位,並表示難以接受林良實以「讓位給他而辭去交長」的理由[8]
  • 5月25日:林良實表示,那些認為他辭職是因其兒子林熙隆涉及的業務問題是個「邪惡」的謠言[9]
  • 6月3日:身在澳大利亞柏斯度假的林良實接受《星洲日報》的越洋電話訪問時透露,他在回返馬來西亞後,將在第一時間約見首相馬哈迪,以告訴馬哈迪他的最後決定[10]
  • 6月6日:林良實宣佈留任交通部長,以尊重各方的意願[11][12][13]
  • 6月13日:林良實說,如果總會長或署理總會長在任期屆滿前退位,馬華有數個安排接班人的方案,包括不排除召開特大遴選接班人的可能性。
  • 6月16日:林亞禮透露,在等待林良實的「訊號」,以便雙方坐下來討論解決岐見及配套問題,確保2年後的黨選能夠順利進行[14][15]
  • 12月13日,《星洲日報》報道,馬華最高領導層將會出現重大改組,其中包括陳廣才被安排接替林亞禮,擔任署理總會長。另外,黃家定被獻議出任總秘書[16]
  • 12月18日:林良實否認馬華有任何配套[17]

2001年[編輯]

配套談判再陷僵局[編輯]

  • 2月9日:《星洲日報》報道,雙林之間的「配套談判」再次陷入僵局,原因是林良實拒絕接受對方的條件,說明卸下總會長職位的確定日期。
  • 2月10日:林亞禮透露配套談判一直都在進行中。報道指出,雙林於2月8日在交通部繼續雙方的密談,談判是由植廉貴石清霖馬來語Sak Cheng Lum穿針引線。
  • 2月11日:蔡細歷炮轟林亞禮開出要林良實列明引退日期的有條件引退計劃。隔日,林亞禮否認要求林良實與他一起辭職[18][19]
  • 2月20日:植廉貴及石清霖發表聯合文告,指雙林對協調未來接班人問題的會商已暫時擱置。

「魚頭」問題直接交鋒[編輯]

  • 2月25日:雙林在該黨的52周年黨慶上,針對「魚頭」發臭的問題直接交鋒。林良實承認馬華最近發生的風波與「魚頭」有關;林亞禮則承認他與林良實都是「魚頭」,但是弄臭魚頭的人肯定不是他。
  • 3月30日:《星洲日報》獨家報道,石清霖於3月24日在馬青及馬華婦女組中委的集會上揭露,某方面曾致電給植廉貴,要求聯合簽署一份「秘密文件」,列明林良實同意在2002年之前引退。
  • 4月7日:植廉貴及石清霖證實一位元老級黨員致電給植廉貴,建議他們2位見證人,在林良實不知情下,簽署一份文件,列明林良實會在2002年前退位;同時,有關密談也同意,在林亞禮退位時,雙林向中委會推薦陳廣才填補署理總會長職。
  • 4月13日:林亞禮發表長達3頁的聲明,並澄清是林良實主動提出在2002年或之前引退[20][21]
  • 4月30日:馬華中委會議同意,停止討論馬華接班人的配套課題,有關課題告一段落。
  • 5月23日:馬華會長理事會在12人贊成、3人棄權及5人缺席情況下,支持華仁控股及《星報》管理層獻議收購南洋報業。

收購南洋事件陣線分明[編輯]

  • 5月30日:馬華中委會在32票對8票情況下,通過委託華仁控股屬下《星報》集團收購南洋報業的議決[22][23]。投反對票的領袖是林亞禮、蔡銳明陳廣才翁詩傑胡亞橋、黃木良、鄧詩漢及陳儀喬[24]。馬華A、B隊也因收購事件而陣線分明,雙方的權力鬥爭也開始明朗化。
  • 6月14日:馬青的A、B陣營正式攤牌。翁詩傑以馬青總團長身分指示總秘書姚長祿發函通知於6月23日召開馬青特大,反對收購南洋報業。不過,姚長祿質疑該指示的合法性,拒絕簽發特大通知書。最後,翁詩傑自行簽發特大通知信[25]
  • 6月15日:林良實宣佈,馬華於6月24日召開特大,以便對收購南洋報業事件,作出最後決定。這也是馬華創黨以來,第3次召開特大[26][27]
  • 6月16日:21名不同意召開特大的馬青中委定於6月20日召開緊急中委會議,討論翁詩傑定在23日舉行的特大是否合法的問題。隔天,黃燕燕與陳儀喬對收購南洋報業事件針鋒相對[28][29]
  • 6月23日:在翁詩傑召開的特大,在660名代表投票後通過籲請馬華黨中央放棄收購南洋報業的提案。其中631人反對收購、25人贊成、18人棄權及廢票4張[30][31]。同時,特大也在一人反對下,投姚長祿不信任票。

馬華特大通過收購南洋[編輯]

  • 6月24日:馬華特大以1176票支持,1019票反對,即157張多數票通過批准黨收購南洋報業的提案。該特大的出席率高達92.95%[32][33]
  • 6月28日:馬青中委會接受馬華特大收購南洋報業的議決案,而姚長祿也不必因馬青特大所引發的風波辭職[34]
  • 6月29日:翁詩傑召開記者會說,代表投不信任票不等於是「罷免票」,姚長祿可以針對本身的去留作出抉擇和詮釋。
  • 7月3日:以馬青署理總團長何襄贊為首的24名中委,基於翁詩傑三番四次提到特大投姚長祿不信任票的議決案,決定指示姚長祿於12日召開馬青中委會緊急會議,以商討及確認2001年6月23日召開的馬青特大的合法性[35]
  • 7月4日:翁詩傑與8名馬青中委表明不出席馬青中委會緊急會議,而林良實則支持召開這項會議。
  • 7月7日:林良實否認指定黃家定為其接班人,並表示支持陳廣才競選署理總會長職[36]
  • 7月12日:由何襄贊主持的馬青中委會緊急會議決定,623特大不合法[37]

馬青大會上演全武行[編輯]

  • 8月3日:馬青第38屆全國常年代表大會上演全武行,代表互擲椅子;同時也發生虛報炸彈事件[38][39]。大會通過一項臨時動議,罷免姚長祿及盧誠國的總團職位[40]。林良實形容這是馬華最黑暗的一天[41][42]
  • 10月2日:林良實宣佈撤除蔡銳明的吉打州聯委會主席職[43]蔡細歷則取代黃家定,出任柔佛州聯委會署理主席職[44]
  • 10月16日:馬華會長理事會同意成立一個由6名黨元老,即甘文華、王成就、陳立志、劉集漢、黃昆福和黃循營組成的調查委員會,調查馬青803武鬥事件[45][46]
  • 12月7日:馬華會長理事會以15票對5票通過接納元老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並宣佈623特大不合法及803大會議案無效。馬華元老調查委員會報告書認為,馬青803武鬥事件的發生是翁詩傑及大會議長林鴻昌所預先策劃的,並建議訓斥翁詩傑、林鴻昌及姚長祿3人。
  • 12月8日:馬青兩派在沙登馬華區會會所召開中委會緊急會議,雙方對盧誠國的黨職問題爭吵不休,鬧得不歡而散。翁詩傑宣佈會議展期。警方也派員到會場駐守[47]

凍結馬青總團活動[編輯]

  • 12月20日:馬華中委會議宣佈凍結馬青總團的所有活動和會議,並委任一個以前全國組織秘書長黃循營為主席的3人特別委員會處理馬青一切事務。其它2名成員是傅潤添及韓春錦[48][49][50]
  • 12月23日:林亞禮說,林良實在明年黨選中必受挑戰。

2002年(黨選年)[編輯]

  • 1月2日: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勸告馬華不同派系的領袖暫時擱置他們的歧見和糾紛,集中力量於英特拉加央補選。馬華A、B隊領袖在之前已與馬哈迪會面。
  • 1月28日:馬華A、B隊領袖先後會晤馬哈迪,匯報兩隊持續的糾紛和恩怨。
  • 1月29日:林良實表示,為了確保黨選具透明度及公平,決定所有支會將展示黨員名冊為期21天[51][52]
  • 1月31日:馬哈迪考慮以國陣主席身份,介入馬華內部糾紛的建議[53][54]

B隊指馬華出現幽靈黨員[編輯]

  • 2月2日:林良實建議對外公佈2001年加入馬華的13萬8000名新黨員的名單[55]。之後,B隊堅持馬華出現幽靈黨員。
  • 2月27日:林良實指出,副首相阿都拉·巴達威表明不會插手馬華黨選。
  • 3月13日: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說,馬華A、B隊先後向他匯報和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他得到的印象是雙方都有錯。
  • 3月25日:總秘書陳祖排宣佈,馬華在副首相的要求下,將存錄新黨員名冊的3個光碟交由國民登記局審核後,證明名冊沒有問題,只有905名黨員的身份證號碼有誤。同時,沒有發現有非華裔成為黨員。
  • 3月27日:陳祖排宣佈,受到爭議的261個新支會的選舉將按照原定日期進行[56]
  • 3月28日:馬哈迪認為,馬華261個新支會是否可舉行選舉視黨章而定,而不是受到政府和法庭的干預[57]
  • 3月29日:韓春錦、盧誠國及吳紹閥揭露,B隊支持者醞釀針對馬華黨員名冊事件召開特大。
  • 3月30日:林良實說不阻止B隊召開特大,只要一切按章行事,湊足人數。

支會改選B隊領袖被拉下馬[編輯]

  • 4月1日:在馬華支會改選,一些B隊州級領袖被拉下馬,使A隊在基層改選中暫居上風。
  • 4月2日:《星洲日報》報導,在馬華B隊策劃召開特大之際,A隊支持者也展開一項簽名運動,反對特大召開。 B隊要求召開的特大是質疑13萬5000名新黨員、否決馬華通過委任3人特委會接管馬青總團,及建議成立一個以前署理總會長李金獅英語Lee Kim Sai為首的「9人審核與黨選委員會」。
  • 4月3日:林良實表示無法認同B隊的目的,拒絕主動召開特大。
  • 4月5日:馬華B隊提呈由810名中央代表簽名召開特大的書面要求[58],不過,A隊卻收集到1526名中央代表的簽名反對召開特大。
  • 4月9日:總秘書陳祖排宣佈,由鄧詩漢、李志亮廖中萊所要求召開的特大,不符合黨章第30.3條款及第168條款,而不獲准召開。同時,發現在810名中央代表的聯名申請書中,有1人重複簽名、3人非中央代表及49人宣誓退出[59]
  • 4月10日:馬華B隊宣佈援引黨章第31條款,自行於21日召開特大[60]
  • 4月12日: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表示將在近日內召見雙林,以解決兩者之間的問題[61]

馬哈迪召見雙林[編輯]

  • 4月13日: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召見雙林[62],並提出「和平方案」[63]
  • 4月14日:馬哈迪說,他已與馬華兩派領袖達致共識,即日起不可對馬華紛爭發表任何言論[64][65]。林良實透露,他很有可能與林亞禮針對首相提出的「和平方案」舉行會談。
  • 4月19日:馬華A、B隊經過數日來的封口與談判後,林亞禮宣佈取消4月21日的特大[66][67];同時,區會、州級及中央選舉也宣告展延。另一方面,陳祖排宣佈,馬華各級黨選如期舉行。
  • 4月21日:林良實表明,A隊並沒有簽名同意和平解決方案協議書,只有B隊單方面簽署[68][69]。 B隊堅持不提名參選[70]
  • 4月22日:林良實宣佈,為了黨的團結和穩定,馬華區會3機構的改選和代表大會將暫時展延[71]

區州及中央領袖保留原職[編輯]

  • 4月23日:馬華中委會一致同意,馬華各級選舉照常舉行;不過,各級領袖、從區會、州級至中央領袖都保留原職至2005年[72]
  • 5月2日:馬華中委會同意各級選舉只有一張提名名單,若出現空缺則會通過協商和討論方式填補[73]
  • 5月13日:總秘書陳祖排宣佈,挑戰原任者職位的黨員的提名資格無效[74]
  • 5月25日: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說,他從來沒有發表過任何要林良實辭職的談話,並指造謠者或有不良意圖[75]
  • 5月26日:馬哈迪表示對雙林提呈辭職備忘錄一事毫不知情[76]
  • 5月28日:林良實否認曾簽署任何辭職備忘錄,以便在全國大選舉行的至少3個月前辭職。
  • 6月16日:林亞禮首次公開承認曾簽署一份「和平協議」,但該份協議內容與目前所落實的「和平方案」有多處不同的地方[77]

馬青設聯合總秘書[編輯]

  • 6月24日:馬華中委會允許2002至2005年度馬青中委會設立「聯合總秘書」[78]
  • 7月1日:馬華會長理事會決定還政予馬青,即時解散接管馬青總團的3人特委會。
  • 8月29日:馬華中委會同意委任以5名元老組成的紀律委員會,主席是甘文華,4名成員是黃昆福、王成就、陳立志及黃循營。同時,6州聯委會主席職易人,而林良實也卸下雪蘭莪及柔佛州主席職,分別由黃家定蔡細歷取代。林亞禮不滿中委會撤除其紀委會主席職[79]
  • 9月3日: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說,林亞禮不適合擔任馬華紀委會主席,因為他是涉及爭執的一方[80]

林武燦陳清涼黨籍被凍結[編輯]

  • 12月16日:馬華會長理事會在16人同意、1人棄權及4人缺席下決定,無限期凍結在檳州議會投棄權票的柑仔園區州議員林武燦及爪夷區州議員陳清涼的黨籍[81][82]

2003年[編輯]

  • 1月7日:林良實宣佈,他已於2002年8月15日向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提呈一封未註明日期的辭職信,只要首相點頭,他隨時辭去交通部長職[83]
  • 1月8日:林良實說,他將會繼續擔任總會長直到下屆黨選[84]
  • 3月2日:總秘書陳祖排說,最近馬華黨內出現前所未有的現象,各形式宴會、贈送禮物、多日旅遊等,凡此種種是否涉及金錢政治,見仁見智。林良實表示對金錢政治似乎有所聽聞[85][86]

翁詩傑指馬華存有「黑金政治」[編輯]

  • 3月9日:翁詩傑指馬華的「黑金政治」是實際存在的,一些馬華領袖與黑社會有掛鈎,一些甚至有黑社會背景。
  • 3月10日:林良實要翁詩傑指名道姓那些涉及「黑金政治」的馬華領袖[87]。翁詩傑表示基於人身安全,拒絕公佈名單[88]
  • 3月12日:馬華婦女組認為翁詩傑的言論有損黨譽,促請後者辭職[89]
  • 3月13日:翁詩傑以3大理由表明不辭馬青總團長職[90]
  • 3月16日:代首相阿都拉·巴達威指他不認識翁詩傑提呈給他的2名涉及黑金政治的黨員名字[91]
  • 3月18日:馬華會長理事會以15票贊成對5票反對,通過把翁詩傑交給黨紀律委員會展開調查,並提出翁詩傑3大罪狀[92]

林良實卸任[編輯]

  • 3月29日:林良實宣佈不會在2005年黨選中尋求蟬聯總會長職[93]
  • 5月22日:林良實表示去意堅決,不改變辭去總會長的決定[94]。林亞禮也決定退出[95]。雙林的離開象徵3年黨爭的結束[96]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总会长恩仇录(完结篇):“出双入对”最终公开决裂.双林引退化解党争. 星洲網 Sin Chew Daily. 2009-09-01 (英語). 
  2. ^ 党争3年终落幕 陈广才百感交集. 《星洲日報》. 2003年5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月2日). 
  3. ^ Dr Ling resigns after 14 years as Transport minister. Business Times. 200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英語). 
  4. ^ Liong Sik letak jawatan (HL). Berita Harian. 200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馬來語). 
  5. ^ PM: I'll try to get him to reconsider decision. New Straits Times. 200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6) (英語). 
  6. ^ Top MCA officials brief Dr M on central committee's view. New Straits Times. 2000-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英語). 
  7. ^ Dr Ling to take two weeks leave. New Straits Times. 2000-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6) (英語). 
  8. ^ `Saya bukan punca'. Berita Harian. 2000-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馬來語). 
  9. ^ Dr Ling: Evil rumours being spread. New Straits Times. 200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英語). 
  10. ^ 柏斯度假心情愉快 良实去留返国知会首相. 《星洲日報》. 2000年6月4日. 
  11. ^ Ling decides to stay on. Business Times. 200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英語). 
  12. ^ Ling: I will stay on (HL). New Straits Times. 200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英語). 
  13. ^ Ling Liong Sik kekal menteri (HL). Berita Harian. 200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馬來語). 
  14. ^ Ah Lek awaits `signal' from Dr Ling. Business Times. 2000-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英語). 
  15. ^ Ah Lek: I am waiting for signal from Ling to resolve problems. New Straits Times. 2000-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英語). 
  16. ^ Pemimpin MCA tidak nafi rombakan. Berita Harian. 200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5) (馬來語). 
  17. ^ Ling expects no changes in MCA's line-up. New Straits Times. 2000-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1) (英語). 
  18. ^ `I did not ask Ling to resign'. New Straits Times. 2001-02-13 (英語). 
  19. ^ Timbalan Presiden MCA tidak beri sebarang syarat. Berita Harian. 2001-02-13 (馬來語). 
  20. ^ `Ling said he would leave by 2002'. New Straits Times. 2001-04-14 (英語). 
  21. ^ Ah Lek dakwa ada pihak putar belit kebenaran. Berita Harian. 2001-04-14 (馬來語). 
  22. ^ MCA okays Nanyang takeover. New Straits Times. 2001-05-31 (英語). 
  23. ^ MCA approves purchase of Hume stake in Nanyang. Business Times. 2001-05-31 (英語). 
  24. ^ Chua, 9 others question Nanyang deal. Business Times. 2001-05-30 (英語). 
  25. ^ MCA Youth to hold extraordinary assembly. New Straits Times. 2001-06-15 (英語). 
  26. ^ MCA sets June 24 for EGM. New Straits Times. 2001-06-16 (英語). 
  27. ^ Mesyuarat agung luar biasa 24 Jun. Berita Harian. 2001-06-16 (馬來語). 
  28. ^ Top women `rivals' engage in `showdown' after meeting. New Straits Times. 2001-06-18 (英語). 
  29. ^ Animated debate on sidelines of assemblies. New Straits Times. 2001-06-18 (英語). 
  30. ^ 631 vote no 25 vote yes. Sunday Mail. 2001-06-24 (英語). 
  31. ^ MCA Youth votes overwhelmingly against Nanyang deal. New Sunday Times. 2001-06-24 (英語). 
  32. ^ Ahli MCA setuju beli Nanyang. Berita Harian. 2001-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馬來語). 
  33. ^ MCA delegates endorse Nanyang Press takeover. Business Times. 2001-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34. ^ `MCA Youth EGM did not seek secretary-general's resignation'. New Straits Times. 2001-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6) (英語). 
  35. ^ MCA Youth to hold emergency meeting of central committee. New Straits Times. 2001-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36. ^ Ling: Unfair to say I back Ong for top post. New Sunday Times. 2001-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37. ^ MCA Youth central committee declares June 23 EGM unlawful. New Straits Times. 2001-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38. ^ Mesyuarat pemuda MCA kecoh. Harian Metro. 200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馬來語). 
  39. ^ Shameful behaviour. The Malay Mail. 200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40. ^ Youth leaders sacked. The Malay Mail. 200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41. ^ Dr Ling kesal pergaduhan tercetus. Berita Harian. 200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馬來語). 
  42. ^ Chair throwing saddens Ling. New Straits Times. 200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6) (英語). 
  43. ^ Chua removed as chief. Business Times. 2001-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44. ^ Ling removes Chua. New Straits Times. 2001-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45. ^ 6 MCA party elders to probe fracas. Business Times. 200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46. ^ Six in special committee. The Malay Mail. 2001-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47. ^ MCA Youth stalemate (HL). New Sunday Times. 2001-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6) (英語). 
  48. ^ MCA gantung 46 ahli jawatankuasa Pemuda (HL). Berita Harian. 200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馬來語). 
  49. ^ Ling announces suspension of MCA Youth. Business Times. 200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6) (英語). 
  50. ^ MCA suspends Youth central panel (HL). New Straits Times. 200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51. ^ Now it's 21 days to review lists. New Straits Times. 200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英語). 
  52. ^ All MCA divisions to display membership list. Business Times. 200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英語). 
  53. ^ MCA squabble: Dr M contemplates mediating. New Straits Times. 200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6) (英語). 
  54. ^ PM pertimbang jadi orang tengah. Berita Harian. 200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馬來語). 
  55. ^ MCA pamer senarai 138,000 ahli baru. Berita Minggu. 2002-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馬來語). 
  56. ^ Ting: 261 branches were formed legally. New Straits Times. 2002-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英語). 
  57. ^ PM: Parties' affairs not subject to court's intervention. New Straits Times. 2002-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英語). 
  58. ^ Team B submits requisition for EGM. The Malay Mail. 2002-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英語). 
  59. ^ Permohonan Kumpulan B MCA adakan EGM ditolak. Berita Harian. 200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馬來語). 
  60. ^ Kumpulan B MCA tetap adakan EGM. Berita Harian. 2002-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2) (馬來語). 
  61. ^ PM to meet MCA factions (HL). New Straits Times. 2002-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62. ^ Liong Sik temui Perdana Menteri. Berita Minggu. 2002-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馬來語). 
  63. ^ Ling: Dr M's agenda for peace is very good. New Sunday Times. 2002-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英語). 
  64. ^ PM arah puak MCA henti buat kenyataan. Berita Harian. 200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馬來語). 
  65. ^ Blanket gag order on MCA crisis. New Straits Times. 200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66. ^ MCA's Team B calls off EGM (HL). New Straits Times. 2002-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67. ^ Kumpulan B MCA setuju batal EGM. Berita Harian. 2002-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馬來語). 
  68. ^ Ling: Why I didn't sign memo. New Straits Times. 2002-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69. ^ Kumpulan A tidak puas hati kandungan memorandum. Berita Harian. 2002-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馬來語). 
  70. ^ Team B tells supporters to standby. The Malay Mail. 2002-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71. ^ MCA tangguh pemilihan (HL). Berita Harian. 2002-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馬來語). 
  72. ^ Kepemimpinan MCA kekal sehingga 2005 (HL). Berita Harian. 2002-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馬來語). 
  73. ^ MCA sets up `no-contest' committee. New Straits Times. 2002-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74. ^ MCA batal pencalonan bahagian. Berita Harian. 2002-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馬來語). 
  75. ^ PM: I didn't ask Ling to step down. New Straits Times. 2002-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76. ^ Dr M unaware of memo on Ling, Ah Lek. New Straits Times. 2002-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77. ^ Lim: Peace plan different from what was drawn up by PM. New Straits Times. 2002-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5) (英語). 
  78. ^ MCA lantik dua Setiausaha Agung Pemuda. Berita Harian. 2002-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馬來語). 
  79. ^ MCA is now back to square one, says Ah Lek. New Straits Times. 2002-08-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80. ^ PM: Ah Lek not suitable to head panel again, but groups should have held talks. New Straits Times. 2002-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81. ^ MCA gantung dua Adun (HL). Berita Harian. 2002-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4) (馬來語). 
  82. ^ Suspended duo are now Independents. New Straits Times. 2002-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1) (英語). 
  83. ^ 去年8月中已交信由首相决定去留 林良实要辞交长. 《星洲日報》. 2003年1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月18日). 
  84. ^ 早已呈辞与林亚礼挑战无关 林良实任总会长至2005年. 《星洲日報》. 2003年1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月18日). 
  85. ^ 马华金钱政治不严重 林良实促党员应警惕. 《南洋商報》. 2003年3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月2日). 
  86. ^ Money politics in MCA. New Straits Times. 2003-03-03 (英語). 
  87. ^ 林良实促翁诗杰点名涉黑金政治领袖. 《星洲日報》. 2003年3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月2日). 
  88. ^ [黑金政治风波] “人身安全没保障”翁诗杰拒公布名单. 《星洲日報》. 2003年3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月2日). 
  89. ^ 指黑金政治言论抹黑马华 妇女组促翁诗杰辞职. 《星洲日報》. 2003年3月13日. 
  90. ^ 列举3大理由 翁诗杰不辞马青总团长. 《星洲日報》. 2003年3月14日. 
  91. ^ 翁诗杰提呈“黑”名单 代首相:我不认识这2人. 《星洲日報》. 2003年3月17日. 
  92. ^ MCA to haul up Ong. New Straits Times. 2003-03-19 (英語). 
  93. ^ 拒绝透露马华接班人 林良实后年退位. 《南洋商報》. 2003年3月30日. 
  94. ^ “让年轻人接班”林良实去意坚决. 《星洲日報》. 2003年5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月2日). 
  95. ^ 为马华和国阵利益自愿引退 林亚礼去意坚决. 《南洋商報》. 2003年5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1月2日). 
  96. ^ 马华公会领袖辞职解决党争. BBC Chinese. 2003-05-2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