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君主制與共和制論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君主制與共和制論戰是清末民初君主立憲派與民主共和派、保皇派和革命派之間關於中國應當實行君主制還是共和制的一場綿延持久的論爭,分為辛亥革命前後兩個階段。

概略[編輯]

1895年甲午戰爭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共和主義革命派與君主立憲派之間的分歧日趨明顯。1903-1907年間,對於中國應該走溫和的改良立憲路線,還是走徹底推翻清廷的革命路線,立憲派和革命派之間展開了一次關於改良與革命、君憲與共和的具有知識啟蒙意義的思想大論戰。[1][2]

1905年至1907年間,主張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立憲派和主張民主共和制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各自報紙上開展論戰。[3]共和派的《民報》主張「民權立憲」。而梁啓超的保皇派《新民叢報》主張「開明專制」。梁啓超依據康拉德·波倫哈克德語Conrad Bornhak的理論,認為中國人尚不具備共和資格,需要經由一個開明專制時期才能適應共和。[4] 雙方爭論焦點是暴力革命與反滿問題。[5]

辛亥革命後,中國陷入分裂和戰亂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君主立憲派先後發起了1915年袁世凱復辟和1917年張勳復辟,在思想界再度掀起君主制與共和制孰優孰劣的論戰。[2]1915年,發生所謂「國體」討論。[6]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保皇派組建籌安會,引用美國學者古德諾的《共和與君主論》,支持袁世凱復辟。籌安會認為,假共和不如真君憲,倉促實行共和不符合中國國情,辛亥革命是一場去滿的「民族革命」,而不是共和革命。楊度主張「君主救國論」,而孫中山和革命黨人則認為共和才能救國,先後發動1913年二次革命和1915—1916年護國戰爭

另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王書成. "立憲共和之民初啟蒙及反思." 法學研究 5 (2011).
  2. ^ 2.0 2.1 陳金英. 走向共和——論1903-1917共和思想在中國的確立[D].武漢大學,2004.
  3. ^ 李稚茗.淺析晚清立憲派與革命派關於種族革命的論戰[J].大眾文藝,2022(15):136-138.
  4. ^ 桑兵.清季「革」、「保」論戰與共和觀念的演進[J].浙江學刊,2017(04):157-169.DOI:10.16235/j.cnki.33-1005/c.2017.04.021.
  5. ^ 耿雲志. "從革命黨與立憲派的論戰看雙方民主思想的準備." 近代史研究 6 (2001): 1-20.
  6. ^ 李雲波. 略論1915年之「國體」討論[D].吉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