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
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 | |
---|---|
George Washington Memorial Bridge | |
座標 | 47°38′47″N 122°20′51″W / 47.64639°N 122.34750°W |
承載 | 99號華盛頓州州道(極光大道北) |
跨越 | 聯合湖 |
地點 |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
其他名稱 | 極光大橋 |
命名自 | 佐治·華盛頓 |
維護單位 | 華盛頓州運輸部 |
編號 | 0001447A0000000 |
設計參數 | |
橋型 | 懸臂桁架橋 |
全長 | 898米(2945呎) |
闊度 | 21米(70呎) |
最大跨度 | 145米(475呎) |
橋下淨空 | 51米(167呎) |
歷史 | |
開通日 | 1932年2月22日 |
統計 | |
日交通量 | 71000(2007年)[1] |
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 | |
地點 | 華盛頓州西雅圖華盛頓湖運河上方極光大道北 |
坐標 | 47°38′47″N 122°20′51″W / 47.64639°N 122.34750°W |
建於 | 1931年至1932年 |
建造者 | 美國鋼鐵產品公司 |
建築師 | 雅各與奧伯 |
MPS | 在華盛頓州的歷史性橋樑或隧道 |
NRHP編號 | 82004230[2] |
NRHP收錄 | 1982年7月16日 |
地圖 | |
<mapframe>: JSON 內容不是有效的GeoJSON+simplestyle。下面的列表顯示了根據 JSON模式解析它的所有嘗試。並非所有都是錯誤。
|
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英語:George Washington Memorial Bridge),別稱極光大橋(英語:Aurora Bridge),是一座連接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安妮女皇區和費利蒙區的桁架拱橋。聯合湖西端的99號華盛頓州州道(極光大道北)從該橋跨越聯合湖。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位於費利蒙河岸以東,而費利蒙大橋則是直接跨越費利蒙河岸。
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總長898米(2945呎),總寬21米(70呎),橋下淨空51米(167呎)高,並由華盛頓州運輸部擁有及經營[3]。大橋於1932年2月22日通車,並在1982年被國家史蹟名錄收錄。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是一個受歡迎的自殺熱點,而大橋也成為了很多報告的研究對象,該等報告的研究範圍由從預防自殺至悲劇受害者接受院前護理的影響。
在1998年,一名巴士司機在駕駛巴士過橋時被開槍打死,導致他駕駛的巴士撞車,一名乘客因此死亡。在2015年,一輛兩棲鴨子之旅旅遊巴士在大橋上撞向一輛巴士,並導致5人死亡、50人受傷;事故同時涉及兩輛小型車輛。
設計
[編輯]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總長898米(2945呎),總寬21米(70呎),橋下淨空51米(167呎)高,並由華盛頓州運輸部擁有及經營[3]。大橋橋面由兩個「V」字形懸臂支持,每個懸臂長99米(325呎),並依靠華盛頓湖運河兩岸兩側的大型混凝土樁支撐,而該些混凝土樁起着主要支撐錨的作用[3][4]。大橋南錨深層地基使用了828號木樁(828 timber piles),而北錨則使用了684號木樁(684 timber piles)。最深的樁柱被打入水底34至37米(110至120呎)深,而其餘的樁柱也被打入水底15至17米(50至55呎)深,並一併承載大橋8000噸的負重。興建大橋時,工程人員需要一部專門為水下工作而設的打樁機工作[5]。
一個46米(150呎)長的桁架被懸起,並連接連接在中間的兩個懸臂夾。大橋主體跨度長145米(475呎);兩端還有額外的桁架以連接通往高速公路的懸臂橋體。[3][4]
歷史
[編輯]大橋橋躉於1929年開始興建[6],而在1931年大橋橋體開始動工興建。在1932年2月22日(佐治·華盛頓的200歲冥誕),大橋被正式命名為「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3][7],並在同日通車[5]。
連接加拿大與墨西哥的99號美國國道(時稱「太平洋公路」)在大橋落成後正式完全通車。大橋跨越華盛頓湖運河聯合湖;而由於大橋有足夠的高度,大橋並未有被建成一座上開橋,而這與早期跨越運河的大橋不同。西雅圖市議會在當時投票通過批准大橋穿越林地公園動物園,而該決定產生了較大的爭議。[7]
大橋由西雅圖建築公司「雅各與奧伯」(Jacobs & Ober)建造,以拉爾夫·奧伯作為工程項目的領頭工程師。奧伯在1931年8月因為顱內出血而去世,而當時大橋仍在興建中[8]。由於聯邦政府當時並未提供資助計劃,所以大橋在奧伯去世後後是由華盛頓州州政府、金縣縣政府和西雅圖市政府出資興建的[4]。
大橋在1980年1月2日基於其「功能性與美觀」的設計與歷史性(首座建於沒有有軌電車軌道的地區的大橋),被提名列入國家史蹟名錄,並在1982年7月16日被正式收錄於名錄內。[5]
西雅圖大型水泥雕塑費利蒙巨人是當地的地標,該雕塑刻畫出一個抓着現實生活中的一輛大眾金龜的洞穴巨人。1990年,該雕塑被安置於大橋北端[9]。雕塑的創作費用約4萬美元,而其中多達一半是由西雅圖鄰里匹配基金(Seattle's Neighborhood Matching Fund;一個用作籌集資金以用於社區項目的基金)所捐贈[9][10]。在雕塑安置在大橋的第一年,它受到嚴重破壞;政府其後在大橋上安裝大型泛光燈,以阻止雕塑的進一步破壞[11]。
在2007年8月1日,I-35W密西西比河大橋發生坍塌事故,華盛頓州運輸部隨即指示檢查所有在州內使用節點板興建的鋼懸臂橋(包括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12]。大橋先前曾經過檢驗,而檢驗報告已經證實大橋在結構上未有嚴重缺陷[13]。
在2007年,聯邦公路管理局國家橋樑資料庫發現大橋「在功能上已經過時」。大橋適應度評級為55.2%,而大橋的狀態被判斷為「比原址保留所需的標準稍高」。其地基和欄杆達到可接受標準,故而並未有即時需要採取改善措施。[14][註 1]
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在2011年至2012年間進行了大規模的防地震改裝,造價570萬美元[16]。在2019年10月的例行檢查中,華盛頓州運輸部的結構工程師確定橋樑南行側的外部縱樑已腐蝕到在行車線上形成可見凹陷的程度[17]。南行行車線的數目在當時臨時性地只開放兩條,以便進行花費500,000美元、為期7天(原訂10天)的緊急維修[18][19]。
事故和事件
[編輯]1998年11月27日,金縣快速巴士(King County Metro)359路線司機馬克·麥克勞林在駕駛掛接巴士通過大橋時,被一名稱作塞拉斯·酷的乘客槍殺。酷然後在巴士橫跨兩條行車線,並從大橋東翻側側到下方的公寓大樓時開槍自殺[20][21]。在事故中,一名名為赫爾曼·利貝爾特的乘客因嚴重受傷而死[22]。
1998年12月8日,麥克勞林的喪禮於西雅圖鑰匙球場舉行[23]。很多政府官員,以及超過100名快速巴士司機參與了喪禮。在喪禮當日,有超過80輛巴士和小型客貨車參與了遊行[23]。快速巴士公司其後在1999年2月停用了路線號碼359,以路線號碼358替代,而此改動屬於極光大道快速巴士交通服務重組的一部分[24]。2014年2月15日,快速巴士358路線停運,並由特快快速巴士E線(RapidRide E Line;前稱快速巴士358X路線)取代[25]。
根據華盛頓州運輸部的估計,修理大橋的費用超過1.8萬美元[26]。事故受害者對金縣縣政府的醫療索償總額達到230萬美元[27]。
在2015年9月24日,一輛兩棲鴨子之旅旅遊巴士在大橋上撞向一輛巴士,導致5人死亡[28]、50人受傷;事故同時涉及兩輛小型車輛。中國領事館的一名領事表示,事故中牽涉的所有學生都是外國出生的;他們都是北西雅圖學院的學生,而他們正在前往塞費柯球場以參與新生簡介會。一名證人報告說:該鴨子之旅旅遊巴士在穿越大橋中心線以後突然轉向對面的巴士[29][30][31]。一些人士把事故歸咎於大橋只有57呎寬的橋寬(每條行車線寬9.5呎,即2.9米),以及缺乏用來分隔兩個方向的車流的護欄[32]。雖然有早期報告指出鴨子之旅旅遊巴士的前軸故障也可能是意外發生的一個主因[33],但是社會上仍然有聲音要求減少行車線數量以擴寬行車線[34]。
自殺
[編輯]由於大橋足夠地高,而且大橋允許行人通行,因此成為了西雅圖其中一個自殺熱點[35]。大橋甫開始興建時,已經有超過230宗自殺案發生;而在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間,已有近50人在大橋上自殺[3][36]。
大橋也成為很多報告的研究對象,而多數報告的研究範圍由從預防自殺至悲劇受害者接受院前護理的影響。[37]
在大橋跳橋自殺者有一定機會倖存,但通常也會身負重傷。[38][39]
新聞消息來源已經將佐治·華盛頓紀念大橋稱為「自殺橋」[40]。在2006年,大橋上安裝了6台緊急電話和18個防止自殺標誌,以呼籲人們在遇上困難時尋求協助,而不是跳橋自殺[41][42][43]。同年下半年,一些居於大橋附近的社區活躍分子和政治人物創立了「費利蒙個體與僱員非牟利減少自殺組織」(Fremont Individuals and Employees Nonprofit to Decrease Suicides;縮寫:FRIENDS,意即「朋友」);該組織主要呼籲在大橋上安裝防止自殺圍欄[44]。
在2007年,時任華盛頓州州長姫絲甸·格雷瓜爾預留了140萬美元預算以建設一個8呎高的防止自殺圍欄,希望將在大橋上跳橋自殺的人數減少[43]。圍欄在2010年春季開始興建,並在2011年2月完工,工程費用總值480萬美元[41][45]。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2007 Annual Traffic Report (PDF). Transportation Data Office,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125. 2008 [2008-09-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6).
- ^ National Register Information System.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0-07-09.
- ^ 3.0 3.1 3.2 3.3 3.4 3.5 Long, Priscilla. Seattle's George Washington Memorial Bridge (Aurora Bridge) is dedicated on February 22, 1932.. HistoryLink. 2003-03-03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5).
- ^ 4.0 4.1 4.2 Dorpat, Paul; McCoy, Genevieve. Building Washington: A History of Washington State Public Works. Tartu Publications. 1998: 117 [2020-03-21]. ISBN 978-0-9614357-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3).
- ^ 5.0 5.1 5.2 Atly, Elizabeth; Soderberg, Lisa.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Nomination Form (PDF).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 4. 1982.
- ^ New bridge links coastal route. Lewiston Morning Tribune (Idaho). (Associate Press photo). 1930-10-03: 1 [2018-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2).
- ^ 7.0 7.1 Oldham, Kit. Seattle City Council votes to build Aurora Avenue through Woodland Park on June 30, 1930. HistoryLink. 2007-02-17 [2008-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5).
- ^ Lindsay, Kirby. The draw of the Aurora Bridge: Despite popular belief, the Aurora Bridge isn't prone to heartbreaking situations. Pacific Publishing Company. The Fremocentrist. 2009-09-08 [2007-01-11]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6).
- ^ 9.0 9.1 Angelos, Constantine. Monstrous New Fun In Fremont. 西雅圖時報. 1990-12-10 [2008-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Neighborhood Improvement Program - A Home-Grown Idea Wins National Applause. The Seattle Times. 1991-09-24 [2008-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Fremont Troll Gets The Light Of His Life. The Seattle Times. 1991-03-05 [2008-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Washington State Bridge Construction Practices and Gusset Plates.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07 [2007-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2007 Annual Bridge Update (PDF).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07-06-30 [2007-12-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6-11).
- ^ Place Name: Seattle, Washington; NBI Structure Number: 0001447A0000000 ; Facility Carried: SR 99; Feature Intersected: Aurora Avenue, Lake Un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Bridge Inventory. Nationalbridges.com (Alexander Svirsky). 2007 [2008-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WA07.txt.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2007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WSDOT - Project - SR 99 - Aurora Bridge and Column Seismic Retrofit.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11-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3).
- ^ Lindblom, Mike. Rusty steel beam closes a lane on busy Aurora Bridge all week — and maybe longer. The Seattle Times. 2019-10-28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2).
- ^ How Atkinson's team fixed the SR 99 Aurora Bridge in a week. Seattle Daily Journal of Commerce. 2019-11-18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9).
- ^ All lanes of SR 99 Aurora bridge in Seattle open early (新聞稿).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19-11-05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 ^ Rider Shoots Driver; 2 Dead, Dozens Hurt -- Bus Careens Off Bridge -- Murder-Suicide A Possibility. The Seattle Times. 1998-11-28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Nelson, Deborah; Clarridge, Christine; Mcomber, J. Martin; Tan, Vinh; Sorensen, Eric; Solomon, Chris. Bus Driver Killed By Shot To Chest -- Search Of Gunman's Apartment Turns Up Additional Guns, Knives. The Seattle Times. 1998-11-30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Solomon, Chris. Victim Was Trying `To Make A Difference' - Herman Liebelt Had Varied Interests, Causes. The Seattle Times. 1998-11-29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23.0 23.1 Broom, Jack; Clarridge, Christine. Bus Drivers Honor One Of Their Own -- Memorial For Mark Mclaughlin. The Seattle Times. 1998-12-08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Schaefer, David. Metro adds routes, buses tomorrow. The Seattle Times. 1999-02-05: B2 [201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7).
- ^ Lindblom, Mike. Aurora Avenue North bus now RapidRide. The Seattle Times. 2014-02-15 [201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9).
- ^ Part Of Bridge To Be Closed. The Seattle Times. 1998-12-19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Sanchez, Roberto. Aurora bus wreck tops county list of $10.9 million for claims, suits. The Seattle Times. 2000-04-11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NTSB: Duck vehicle didn't have recommended axle repair. 今日美國. 2015-09-27 [2017-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6).
- ^ 4 killed as 'Ride The Ducks' vehicle collides with charter bus. KING-TV. 2015-09-24 [2015-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 ^ 4 killed, 51 injured as 'Duck' vehicle, bus collide on Aurora Bridge. KOMO-TV. 2015-09-24 [2015-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 ^ Kim, Jane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killed on Aurora Bridge were from North Seattle College. KCPQ. 2015-09-25 [2015-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 ^ Lindblom, Mike; Baker, Mike. Span's narrow lanes a longtime safety concern. The Seattle Times. 2015-09-24 [2015-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4).
- ^ Warren, Ted S. Feds: Axle from duck boat in deadly crash 'sheared off'. Kitsap Sun. 2015-09-26 [2015-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8).
- ^ Johnson, Graham. Should Aurora Bridge have fewer lanes and traffic barrier?. KIRO-TV. 2015-09-24 [2015-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6).
- ^ Mudede, Charles. Jumpers. The Stranger. 2000-04-19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7).
- ^ Suicide Prevention Week. abcnews.com. 2012-09-10 [2012-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2).
- ^ Fortner, GS; Oreskovich, MR; Copass, MK; Carrico, CJ. The Effects of Prehospital Trauma Care on Survival from a 50 Meter Fall. Journal of Trauma. 1983, 23 (11): 976–981. PMID 6632028. doi:10.1097/00005373-198311000-00003.
- ^ Woman survives jump from Aurora Bridge. The Seattle Times. 2007-09-30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1).
- ^ Life After The Fall.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1996-03-05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0).
- ^ 'Suicide bridge' hurts workers' mental health. msnbc.com. 2007-01-26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06).
- ^ 41.0 41.1 SR 99 - Aurora Bridge Fence - Completed February 2011.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11-02 [2015-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9).
- ^ State budget includes suicide fence on Aurora Bridge. KOMO News. Associated Press. 2007-12-18 [2016-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 ^ 43.0 43.1 Blankinship, Donna Gordon. Money for fence to cut Aurora Bridge suicides. 美聯社. 2007-12-19 [2008-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1).
- ^ Ramirez, Marc. Neighbors work to end bridge's tragic pull. The Seattle Times. 2007-09-17 [2007-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
- ^ SR 99 Aurora Bridge Fence - Common Questions. Washington Stat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011 [2015-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