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圍棋發陽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圍棋發陽論》(別名:不斷櫻)是由井上道節因碩(桑原道節)撰寫的圍棋死活題集。成書於1713年,為桑原道節從一千五百多題目中精選出一百八十多題目而成。名字中,「陽」是指圍棋棋形中隱伏的手段(對應的「陰」則是指圍棋的配置、結構),「櫻」則是指圍棋中精妙的手段。

版本歷史[編輯]

手抄版[編輯]

《發陽論》原來是井上家中只有家族內高級弟子才可以閱讀的秘籍,但原始手抄本在一場大火中被毀[1]

大野萬歲館本[編輯]

在1914年(日本大正三年),日本大野萬歲館發行了《發陽論》最早公開發行的版本《圍棋玲瓏發陽論》(大野萬歲館本),由本因坊秀哉校訂和解說。大野萬歲館本是本因坊秀哉依照加藤隆和氏版本與惠下田版本所定,共二百零二題。

在1953年(日本昭和二十八年),日本梧桐社依照大野萬歲館本又發行了由藤澤秀行解說的《發陽論》(梧桐社本)。

在1980年(日本昭和五十五年),日本山海堂山海堂 (出版社)依照大野萬歲館本出版了由橋本宇太郎解說的《發陽論》(山海堂本)。

平凡社版[編輯]

20世紀70年代後期,發現了荒木氏版本,該版本題目和編排都與大野萬歲館本有所不同。1982年(日本昭和五十七年),日本平凡社依據荒木氏版本出版了《圍棋發陽論》(平凡社版),藤澤秀行再次擔任解說。

版本區別[編輯]

大野萬歲館本與以大野萬歲館本為底本的版本中共有兩百零二題,其中有十分之一的題目與早已流傳至日本的中國古棋譜《玄玄棋經》相同。大野萬歲館本還根據研究結論將題目分為活之部、死之部、劫之部、勝之部、征之部與雜之部。並且大野萬歲館本第一題有結構性錯誤,被稱做「《發陽論》第一題,黑先黑死」。

平凡社版共一百八十三題目,在大野萬歲館本中有二十一題不在其中出現,而平凡社版也有兩題不在大野萬歲館本中出現。大野萬歲館本中錯誤的第一題則在平凡社版中位列第十七題。

由於《發陽論》中題目難度和水平均遠高於《玄玄棋經》中一般題目,桑原道節身為棋壇領袖毫無必要行此抄襲之事,而荒木氏版本《圍棋發陽論》中沒有與《玄玄棋經》類似的作品,並且存有桑原道節的跋文,兩道新題難度較大且風格與其他題目類似,因此普遍認為荒木氏版本更接近桑原道節所作的原本。

相關出版物[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程曉流《圍棋發陽論新解》,第3頁,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