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物資管理局

座標48°6′6.5″N 11°35′0.8″E / 48.101806°N 11.583556°E / 48.101806; 11.58355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希特拉青年團短劍上的國家物資管理局標記
希特拉青年團袖套上的國家物資管理局標籤:W4/31:格羅斯勒赫爾斯多夫Max Haufe工廠
慕尼黑的國家物資管理局總部

國家物資管理局(德語:Reichszeugmeisterei,缩写:RZM)是納粹德國軍需和國家物資管理機構,位於德國慕尼黑。這一組織取代了原衝鋒隊的採購機構衝鋒隊經濟部(SA-Wirtschaftsstelle)。

組織和任務[編輯]

1925年早期,阿道夫·希特拉為了避免街上衝突時衝鋒隊員出現身份識別問題,下令所有衝鋒隊成員和納粹黨員等身穿褐色制服,1927年增加了褐色帽子和徽章。這些制服只能在衝鋒隊經濟部購買。由於納粹黨員不斷增加,1928年希特拉指示衝鋒隊在慕尼黑成立物資局(Zeugmeisterei),統一供應制服、配件和納粹組織成員裝備。之後德國各個城市均成立了物資局,慕尼黑的物資局遂更名為國家物資管理局,作為全國物資供應的領導機構。

納粹組織的所有物資均帶有國家物資管理局標籤,帶有版權資訊和一個物資編號,這個編號中含有材質、物資供應、生產單位和製造年份信息。所有的產品都先由一戰老兵測試,二戰爆發後則使用戰俘測試。部分物資也儲藏在慕尼黑的管理局總部,並被寄往各地。[1][2]

物資管理局代碼[編輯]

國家物資管理局的物資代碼結構如下:RZM M4/72/42[3][4] 其中M為材料代碼,4為廠家類型,72為廠家編號,42為製造年份(有時會省略)。代碼信息如下:

材料代碼

  • W:羊毛
  • D:制服
  • K:服裝
  • B:纖維製品
  • A:配件
  • L:皮具
  • M:金屬製品

生產類型(金屬製品類)

  • M1:標誌
  • M2:承包商
  • M3:符號和標誌
  • M4:皮帶扣
  • M5:制服產品
  • M6:鋁製品
  • M7:短刀、短劍
  • M7h:短刀、短劍的承包商
  • M8:金屬製品
  • M9:紀念章
  • M10:樂器
  • M11:納粹黨傑出服務徽章
  • M12:納粹黨傑出服務略章[5]

參考資料[編輯]

  1. ^ Elisabeth Timm: Hugo Boss company history - production for the NSDAP Reichszeugmeistere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erman), 1999.
  2. ^ Public Board of Works Munich I: History of the office buildi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German), June 2007.
  3. ^ online. [2014-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3). 
  4. ^ online (PDF). [2014-06-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1-08). 
  5. ^ Der Freiwillige Military Antiques. [2014-06-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6). 

延伸閱讀[編輯]

  • Götz, Norbert, Weidlich, Peter Reichszeugmeisterei. In: München - "Hauptstadt der Bewegung" (German), exhibition catalogue, Munich city museum, October 22, 1993 - March 27, 1994. Munich 1993, p. 283-28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