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基巴利契奇環形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巴利契奇環形山
月球勘測軌道器拍攝的圖像
緯度2.72°N
經度147.18°W
直徑91.7
深度2.8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148°
命名來源尼古拉·伊·基巴利契奇

基巴利契奇環形山(Kibalʹchich)是月球背面赤道區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約形成於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俄羅斯革命家民意黨人火箭專家尼古拉·伊萬諾維奇·基巴利契奇(1853年–1881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月球軌道器1號拍攝的圖像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斜視圖

該隕坑西北與燦德爾環形山相連、北面鄰近阿提密夫環形山喬叟隕石坑坐落在東側、南面橫亙着季米里亞澤夫環形山、巨大的環壁平原-科羅廖夫環形山則位於它的西南[2]

該環形山中心月面坐標2°43′N 147°11′W / 2.72°N 147.18°W / 2.72; -147.18, 直徑91.7公里[3],深度2.8公里[1]

該隕坑呈多邊形狀,因存續時間長而損毀極重。坑壁受侵蝕而緩平,平直的西北側與燦德爾環形山連接在一起,內側壁坡帶有清晰的梯田狀階坡;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430米[1],坑內容積8200立方千米[1]。碗狀的坑底較為平坦,表面散佈着眾多細小的隕坑,坑底東南有一座撞擊坑殘跡,中心點附近延伸着一道小山脊。

衛星隕石坑[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基巴利契奇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LAC-69、LAC-70、LAC-87及LAC-88拼接圖
基巴利契奇 緯度 經度 直徑
H 2.0° N 144.2° W 40 公里
Q 0.7° S 149.0° W 25 公里
R 0.6° N 150.1° W 29 公里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Kibalʹchich on the LAC-70 map (PDF). [2016-06-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