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3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輔-30間諜相機
基輔-30的原型-日本Minolta-16
基輔-30和膠捲暗合
基輔-30
基輔-30的膠捲腔
Kiev-30 的鏡頭距離調節盤、快門按鈕和曝光計算表

基輔-30(Киев-30)是蘇聯微型相機製造廠(mikroformatny)在基輔的「阿森納」工廠從1975年至1987年製造的16毫米微型相機 。 它是基輔-維加相機的延續。


基輔-30的原型是日本Minolta-16微型相機,但有重要的改進:

  • Minolta-16的鏡頭不能調節距離,依靠調節光圈和景深,Kiev-30的鏡頭可以調節距離,因此成像更為銳利。
  • 畫幅由Minolta-16的10x14毫米增加到13x17毫,Kiev-30是16毫米微型相機中具有最大畫幅的相機。
  • 膠捲暗合容量由Minolta-16的20幅增加到25幅,因此基輔-30的膠捲暗合外形比Minolta-16的膠捲暗合大;Minolta-16暗合可以在基輔-30相機使用,反之不然。

基輔-30出產一百萬台。

規格[編輯]

  • 基輔-30微型相機使的16毫米非穿孔或穿孔的膠捲。膠捲長約65毫米,裝置一個膠捲暗合中,此膠捲暗合貌似110膠捲。膠捲可拍攝25幀的13×17毫米的畫幅。
  • 基輔-30的金屬殼體,包括一個外殼和一個可拉出的的內殼,相機的鏡頭和快門完全包容在金屬殼體內,沒有突出體外的鏡頭。
  • 基輔-30使用水平移動的金屬單片簾幕快門,安置在鏡頭前。 快門速度為只有1/30,1/60、1/200,不如Minolta-16 B,30,60,120,250,500.
  • 幀計數器由1至25,不能自動還原。
  • 鏡頭:4片3組天塞式 Industar-M, 相對孔徑為1:3.5, 焦距 23毫米,距離檔:0.5米、1米、2米、紅點(5米)、無窮。
  • 光圈:雙葉方形孔,光圈檔:3.5、4、5.6、11
  • 外殼背面是一個測光計算表來,可根據膠捲速度,天氣狀況選擇適當的光圈和快門組合 。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