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文詡(?—?),隋朝學者,河東人。

張文詡父親張琚,開皇年間為洹水縣令,以清正著稱。有數千卷書,教育子侄,都以明經顯達。張文詡博覽文籍,特精通《三禮》,對《周易》、《詩經》、《書經》及《春秋三傳》,都通曉熟悉。時常讚賞鄭玄註解,以為精通淵博,其他諸儒異說,也都詳細研究。隋文帝招攬天下名儒碩學之士,其中房暉遠張仲讓、孔籠,都聘請擔任博士之位。張文詡當時在太學學習,房暉遠等人無不推崇他,學校內大家一心敬仰。門生們多造訪張文詡,請求答疑解惑,張文詡於是博廣泛引用證據,從各方面辨說,讓他們自己選擇解答。治書侍御史皇甫誕是一時俊才,一直對張文詡持弟子之禮。張文詡剛到南台,皇甫誕就裝飾所乘坐的馬,到學校邀請。張文詡常牽馬步行,意在不藉助他人表現自己。右僕射蘇威聽說他的名聲而召見他,和他交談,很高興,勸他做官。張文詡用意不在出仕做官,堅決推辭。仁壽末年,學校廢除,張文詡拄杖回去,以澆灌田園為業。州郡多次推舉,他都不應命。事奉母親以孝順聞名。經常以品德感化人,鄉黨漸漸改移風俗。曾經有人夜中偷偷割他的麥子,他見到後避開,小偷於是感悟,棄麥道歉。張文詡安慰告諭他,誓言不說出去,堅決讓他拿走麥子。經過數年,小偷向同鄉說這件事,才被遠近之人所知。鄰家築牆,心有不正的想法,文詡於是毀舊牆以應和他。張文詡曾有腰病,醫生說自己擅長禁咒,張文詡讓他禁咒,結果被刀刃所傷,導致臥倒在床枕上。醫生叩頭請罪,張文詡打發他走了,為他隱瞞,對妻兒說:「我昨天風眩,落入坑中摔的。」掩蓋他人之短,都像這樣。州縣因為他貧窮,將加以撫恤,他總是推辭不受。每當閒居無事,從容長嘆道:「衰老慢慢地將至,恐怕好名聲不能及時樹立!」用如意擊打桌几,到處打遍,時人把他比之為閔子騫原憲。在家中去世,時年四十歲。鄉人為立碑頌,號稱張先生。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88》,出自李延壽北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隋書·卷77》,出自魏徵隋書

參考文獻[編輯]

  • 隋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