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徐志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志清
Xu Zhiqing
出生1924年1月24日
 中華民國福建省德化縣
逝世2005年9月1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呼和浩特
居住地內蒙古呼和浩特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籍貫福建省德化縣
民族漢族閩南人
語言漢語普通話
閩南話
福州話
英語
母校福建省國立師範學校
暨南大學國際貿易系
職業學者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代表作
  • 《商鞅變法的財政經濟措施》
    《西漢王朝盛衰的財政原因》
    《阿合馬理財的歷史功績》
    《諸葛亮北伐期間的軍糧補給問題》
    《試論鎮海屯田》 [1]等論著

徐志清1924年1月24日—2005年9月17日,福建省德化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內蒙古財經學院副教授[2]

生平[編輯]

徐志清出生在一個歸僑中農家庭。在整個宗族的支持下,7歲的徐志清小學就讀於當地荷蘭傳教士開辦的學校(西方式教育),12歲時考入永春第二中學初高中連讀(永春二中是泉州地區百年貴族老學校),19歲考入福建省國立師範學校(就讀1年),20歲考入暨南大學國際貿易系,1948年畢業(獲商學學士)。

1947年徐志清大學畢業後,到台灣找到工作,1949年8月從台灣返回大陸。在台灣期間,在台灣經濟通訊社擔任《台灣商報》記者,同時兼任一所夜校的老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成立之際,被大學時的學生會領袖戴枕(中共黨員,後任新華社駐香港分社副社長),巧妙安排乘船於1949年8月返回大陸,到達青島後由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的領導謝雪紅,親自組織先後回大陸的人士到各地參觀學習,在觀摩天安門廣場舉辦的新中國成立大會後,於1949年10月3日徐志清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安排在張致祥將軍身邊擔任秘書(張致祥將軍後任文化部副部長、中聯部副部長[3])。不巧的是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封鎖台灣海峽解放軍攻打台灣的計劃擱淺。1950年十月徐志清老師隨張致祥將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政大學任教(當時解放軍高級指揮員文化偏低亟需學習提高),一直到1955年復員回到福建(韓戰停戰,部隊大裁軍和實行軍銜制)。復員後在福州第二中學任教,1956年調入包頭一中任教,1981年調入內蒙古財經學院(現在的內蒙古財經大學)任教。

文革期間[編輯]

由於曾經在台灣的工作經歷,在文革期間被扣上「台灣來客」的帽子。先後三次被關入牛棚,身心受到摧殘。在文革對其的「歷史問題」進行大規模甄別,直到1971年對他的外調由魏力軍(後任包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和一位工宣隊成員參與的,他們歷時兩個多月,行程北京——保定——青島——上海——福州——泉州——廣東(毗鄰香港的羅湖口岸),對徐志清外調取證。證明去台灣和回大陸行為是革命的舉動。

出書立着[編輯]

他熟悉《中國財政史》、《中國對外貿易史》教學工作,編寫過《中國對外貿易史》講稿、《中國古代管理思想》講稿,研究《中國貨幣史》、《孫子兵法》。撰寫過《商鞅變法的財政經濟措施》、《西漢王朝盛衰的財政原因》、《阿合馬理財的歷史功績》、《諸葛亮北伐期間的軍糧補給問題》、《試論鎮海屯田》等論著。為教學和科研做出積極的貢獻。

1989年退休後,用大量的經歷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的關係,他重點從三個方面論述:一是一般文化與管理,二是兵學文化與管理,三是儒學文化與管理。四次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一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所參會提交的五篇論文全部獲獎(其中三篇為省部級獎項)。

1990年——1992年兼任《內蒙古大辭典》副主編,並為該辭典300多萬字中的100多萬字完成統稿工作。該辭典曾經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當時辭典的名義主編布赫同志請全體編委吃了一頓慶功宴(劉雲山同志參加),宣佈稿酬捐獻給「希望工程」,編委們無怨無悔。1997年兼任《中國蒙古文學庫》編委會委員兼總統稿人,至2005年病逝前,參與出版了11個分冊(計劃出版30個分冊)。[4]


晚年的徐志清還擔任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研究會會員、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經濟史研究會會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會員。徐老師的許多論著發表在相關學術刊物上。許多自編的講稿成為有關學校的教材。廣東商學院、內蒙古經濟幹部管理學院、包頭師範學院曾經多次邀請講授相關課程。世界華人優秀人物匯編將他編入其中。被福建省徐氏族譜修編委員會聘為總顧問(徐氏族譜名為《儒山志》)。[5]

參考文獻[編輯]

  1. ^ 试论镇海屯田. 中國知網. 1987-4期 [2016-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3) (中文). 
  2. ^ 福建省情資料庫[永久失效連結]
  3. ^ 郭曉瑩、李海燕. 开国大典 红旗挥响《东方红》. 天津網. 2014-09-30 [2016-12-30] (中文). 
  4. ^ 令人瞩目的《中国蒙古学文库》. 《出版科學》. 2000年第4期 [2016-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中文). 
  5. ^ 包一中大院儿发小们的系列故事之徐蒙(十六): 《我印象中的包一中教职工:(第六篇)》. [2016-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