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戈公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戈公振
出生戈紹發
(1890-11-27)1890年11月27日
 中國江蘇鹽城市東台
逝世1935年10月22日(1935歲—10—22)(44歲)
 中國上海
職業新聞學者,記者
知名作品《時報》總編,上海國民大學南方大學大夏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新聞系和杭州暑假報學講習所講授新聞學方面的課程
兒女戈寶樹
親屬堂弟戈紹龍,侄子戈寶權(翻譯家)
家族父親戈銘烈,哥哥戈紹甲、妹戈紹怡

戈公振(1890年11月27日—1935年10月22日),原名紹發,字春霆,號公振。江蘇東台人。新聞記者、新聞學者。

生平

[編輯]

出生於書香世家,自由學習勤奮,喜好書法繪畫藝術。1907年以第一名畢業於東台高等學堂。

畢業後,1912年在《東台日報》任圖畫編輯。

其伯祖父戈銘猷(字伯鴻)正在江西省銅鼓廳任知縣。戈前往江西隨侍伯父,在縣署學習,辛亥革命後,回到家鄉,在當地開明鄉紳夏寅官家中當家庭教師,並在夏寅官所辦的淮南法政專門學校聽課。1913年從東台淮南法政學堂畢業後,到上海狄楚青創辦的「有正書局」當學徒。受到狄的賞識,次年被調至《時報》,從校對、助理編輯、編輯一直做到總編輯,在該報任職15年之久,為報紙業務改革作出了一定貢獻。

1913年南下上海,入「有正書局」當學徒,後任《時報》總編輯。1920年首創《圖畫時報》。1921年「上海新聞記者聯歡會」成立,任會長。1925年起在各大學教授新聞學。

1927年1月29日,以記者身份乘法國郵輪「答爾塔良」號自費赴法國瑞士德國意大利英國美國日本等考察新聞業。同年,受國聯邀請,出席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新聞專家會議,在會上做了題為《新聞電費率與新聞檢查法》的發言。1928年返國,任《申報》總管理處設計處主任兼《申報星期畫刊》主編。九一八後,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32年3月,以記者身份隨國聯調查團赴東北調查日軍侵華真相,9月隨團前往歐洲。

1933年3月到蘇聯訪問,為國內報刊撰寫大量介紹蘇聯的通訊報道,後輯為《從東北到庶聯》一書出版。

1935年8月應鄒韜奮邀請,回國參加《生活日報》籌備工作。10月15日抵達上海,10月22日係因盲腸炎轉腹膜炎病逝於上海。後葬於江灣第一公墓,墓碑上「東台戈公振之墓」由狄楚青題寫,黃炎培撰寫碑文。

紀念

[編輯]

東台城內蘭香巷9號的戈公振故居,東台市政府於1987年將其修葺開發為一處旅遊景點。

家庭

[編輯]
  • 戈公振父親戈銘烈,哥哥戈紹甲、妹戈紹怡,堂弟戈紹龍(曾留學日本)。
  • 長兄戈曙東,曾任江蘇東台縣教育科長。
  • 堂兄戈紹龍,曾任廣西大學醫學院院長。
  • 妹妹戈紹怡,曾任上海東亞體專訓育員。
  • 長子戈寶樹,因戈公振夫人早逝,由戈公振身兼母職撫養長大,戈公振過世前最掛念其子未來教養問題。戈寶樹現居美國,物理學家。

著作

[編輯]
中國報學史封面,三聯版

戈公振在從事新聞工作之餘,致力於新聞教育事業和新聞學研究工作,曾在上海國民大學、南方大學、大夏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新聞系和杭州暑假報學講習所講授新聞學方面的課程,在新聞學研究上留下了許多著述。

  • 《中國報學史》(分六章,二十八萬五千字。被認為是第一部系統研究中國報業發展史的專著,新聞史研究的奠基之作,首版於1927年11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 《新聞學撮要》[翻譯著作,梁啓超作序。原著:[美]開樂凱(F. N.Clark,Jr )(The Handbook of Journalism)]
  • 《新聞學》(1927年12月應商務印書館之約,為「百科小叢書」和「萬有文庫」撰寫,1940年出版,1947年2月再版,普及型讀物。)
  • 《東北到庶聯》,1935年12月生活書店出版。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