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我們的小花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我們的小花貓》為彩色影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80年攝製,片長35分鐘。

情節介紹[編輯]

文化大革命後期的上海,一位被「造反派」受盡折磨的老教授被放回家來了。但他的屋門上還貼着封條,他只好暫住在陽台上的木屋裏。他的樓下住着小學生康康和他的奶奶,他們養着一隻可愛的小花,名叫小咪。

教授回家的當天夜裏,康康醒來發現小咪不見了。他便爬上二樓去找。封着的房間裏傳出響聲,康康透過門的鑰匙孔,看見老教授正打着手電筒找東西。老教授翻出幾本手稿、資料,像得了什麼寶貝似的,高深得眼睛發亮。

康康覺得很奇怪,他問奶奶:"偷自己的東西算偷嗎?"好奇的康康趁教授出門的機會,從窗口爬進了小木屋。教授"偷"出來的東西可真不少,牆上貼滿了各種魚的掛圖,手稿、資料、紙張堆滿了桌子,還有大大小小的魚缸,被解剖的魚,一架顯微鏡……

老教授回來後,不僅沒責怪康康,還送給康康一瓶小魚,還給他講了許多關於魚的知識。從此康康和教授成了好朋友。

一天,康康上樓來看老教授,被陽台上的景象驚呆了;魚缸和花盆都打碎了,教授坐在木屋前的磚堆上,看着滿地碎玻璃和死魚發呆。小咪在高興地吃着魚。

康康認定是小咪闖了禍,一氣之下,就把它送給了一位漁民。

老教授痛苦地對康康說:"不是小咪啊!"康康衝進木屋,看見被撕掉的掛圖,亂扔的書本、摔壞的顯微鏡,才明白了,原來不是小咪闖禍,而是一些不許教授搞研究的"造反者"對老教授進行了殘酷的迫害,桌上還赫然寫着幾個侮辱老教授的大字「反動學術權威」。

康康和教授一同跑到海邊,漁船已經開遠了,二人失望而歸。

數年後,文革結束,老教授獲「平反」,恢復了漁業研究工作。在一次海洋考察中,他幸運地從一位漁民那裏認回了小咪。

碼頭上,迎接老教授的康康接過心愛的小咪,高興地跳了起來。

文化影響[編輯]

該電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四人幫」時期中國大陸知識分子們的悲慘遭遇,以及文化大革命對人性的摧殘。同時也描繪了人貓之間難以割捨的友情。屬於後文革時期的「傷痕文學」電影代表作。

演職人員[編輯]

  • 導演:吳貽弓 張郁強
  • 編劇:汪天雲 張郁強 王潤生 吳貽弓
  • 攝影:翁詩傑 孫國梁
  • 錄音:莊永楠 徐錫林
  • 剪輯:孫惠民
  • 美工:姚唯
  • 作曲:陳大偉
  • 化妝:殷尚山
  • 服裝:莊培玲
  • 道具:陳忠澤
  • 照明:鄔柏榮
  • 繪景:李家駿
  • 置景:孫慶山
  • 特技設計:肖鎮
  • 特技攝影:楊瑞康
  • 製片主任:周福棠
  • 演奏:上影樂團
  • 指揮:王永吉

主要演員[編輯]

  • 白穆 飾 老教授
  • 趙抒音 飾 康康奶奶
  • 陳文杰 飾 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