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圖加特公開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tuttgarter Weissenhof aufschlagen
斯圖加特公開賽
ATP巡迴賽
賽會BOSS OPEN
巡迴賽ATP巡迴賽
創立1916年,​108年前​(1916
地點 德國
斯圖加特
場館威森霍夫網球俱樂部英語Tennis Club Weissenhof
類別ATP250巡迴賽
地面室外紅土球場 (1916–2014)
室外草地球場 (2015–)
籤表28S/16Q/16D
獎金€701,975
網站bossopen.com
應屆冠軍 (2023)
單打美國 弗朗西斯·蒂亞弗
雙打克羅地亞 尼克拉·梅克蒂奇
克羅地亞 馬特·帕維奇

斯圖加特公開賽(德語:Stuttgarter Weissenhof aufschlagen[a] ,因為贊助商的關係,目前該賽事被稱為博斯公開賽(BOSS Open),[1]以前也曾被成為梅賽德斯杯(MercedesCup),2022年後賽事進行了全面升級,是一項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辦的男子職業網球賽事。

1970年到1989年,斯圖加特公開賽屬於大獎賽網球巡迴賽ATP巡迴賽成立後,在1990年-1999年屬於ATP冠軍系列賽,隨着ATP不斷進行賽事改革,2000-2001年,2003-2008年屬於ATP黃金國際巡迴賽。2002年,斯圖加特短暫地成為ATP國際系列賽。2009年以後至今屬於ATP250巡迴賽

斯圖加特公開賽創立於1916年,是歷史悠久的網球賽事之一,直到2014年一直在室外紅土球場舉行比賽。2015年開始改為室外草地球場,一般在法國網球公開賽之後一周進行,屬於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的熱身賽之一。[2]

梅賽德斯-奔馳公司贊助期間,冠軍除了獲得賽事獎金之外,還可以獲得一輛梅賽德斯汽車。奧地利傳奇球星托馬斯·穆斯特曾連續兩年獲得該賽事冠軍(1995-1996年)。西班牙球王拉斐爾·納達爾三度贏得冠軍(2005、2007紅土,2015草地),是該賽事唯一曾在紅土與草地皆奪冠的選手。

歷年決賽[編輯]

男子單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1916–1948年比賽資料缺失
泥地球場 (1916-2014)
ATP冠軍系列賽 (1990-1999)
1990 南斯拉夫 戈蘭·伊萬尼塞維奇 阿根廷 吉列爾莫·佩雷斯·羅爾丹英語Guillermo Pérez Roldán 6–7, 6–1, 6–4, 7–6
1991 西德 米夏埃爾·施蒂希 阿根廷 阿爾貝托·曼奇尼英語Alberto Mancini 1–6, 7–6(11–9), 6–4, 6–2
1992 烏克蘭 安德烈·梅德維傑夫 南非 韋恩·費雷拉 6–1, 6–4, 6–7(5–7), 2–6, 6–1
1993 瑞典 馬格努斯·古斯塔夫森英語Magnus Gustafsson 德國 米夏埃爾·施蒂希 6–3, 6–4, 3–6, 4–6, 6–4
1994 西班牙 阿爾貝托·貝拉薩特吉 意大利 安德里亞·高登茲英語Andrea Gaudenzi 7–5, 6–3, 7–6(7–5)
1995 奧地利 托馬斯·穆斯特 瑞典 揚·阿佩爾英語Jan Apell 6–2, 6–2
1996 奧地利 托馬斯·穆斯特 (2) 俄羅斯 葉夫蓋尼·卡費爾尼科夫 6–2, 6–2, 6–4
1997 西班牙 亞歷克斯·科雷查 斯洛伐克 卡羅爾·庫切拉 6–2, 7–5
1998 巴西 古斯塔沃·庫爾滕 斯洛伐克 卡羅爾·庫切拉 4–6, 6–2, 6–4
1999 瑞典 馬格努斯·諾曼 德國 托米·哈斯 6–7(6–8), 4–6, 7–6(9–7), 6–0, 6–3
ATP黃金國際系列賽 (2000-2001)
2000 阿根廷 佛朗哥·斯奎拉里 阿根廷 加斯頓·高迪奧 6–2, 3–6, 4–6, 6–4, 6–2
2001 巴西 古斯塔沃·庫爾滕 (2) 阿根廷 吉列爾莫·卡尼亞斯 6–3, 6–2, 6–4
ATP國際系列賽 (2002)
2002 俄羅斯 米哈伊爾·尤日尼 阿根廷 吉列爾莫·卡尼亞斯 6–3, 3–6, 3–6, 6–4, 6–4
ATP黃金國際系列賽 (2003-2008)
2003 阿根廷 吉列爾莫·科里亞 西班牙 托米·羅布雷多 6–2, 6–2, 6–1
2004 阿根廷 吉列爾莫·卡尼亞斯 阿根廷 加斯頓·高迪奧 5–7, 6–2, 6–0, 1–6, 6–3
2005 西班牙 拉斐爾·納達爾 阿根廷 加斯頓·高迪奧 6–3, 6–3, 6–4
2006 西班牙 大衛·馬雷羅 阿根廷 何塞·阿卡蘇索 6–4, 3–6, 6–7(3–7), 7–5, 6–4
2007 西班牙 拉斐爾·納達爾 (2) 瑞士 斯坦·瓦林卡 6–4, 7–5
2008 阿根廷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 法國 里夏爾·加斯奎特 6–4, 7–5
ATP250巡迴賽 (2009-)
2009 法國 熱雷米·查迪 羅馬尼亞 維克托·哈內斯庫 1–6, 6–3, 6–4
2010 西班牙 阿爾伯特·蒙塔涅斯 法國 加埃爾·孟菲爾斯 6–2, 1–2, RET.
2011 西班牙 胡安·卡洛斯·費雷羅 西班牙 巴勃羅·安杜哈爾 6–4, 6–0
2012 塞爾維亞 揚科·蒂普薩雷維奇 阿根廷 胡安·摩納哥 6–4, 5–7, 6–3
2013 意大利 法比奧·費格尼尼 德國 菲利普·科赫爾斯奇雷伯 5–7, 6–4, 6–4
2014 西班牙 羅伯托·包蒂斯塔·阿古特 捷克 盧卡斯·拉索爾 6–3, 4–6, 6–2
草地球場 (2015-)
2015 西班牙 拉斐爾·納達爾 (3) 塞爾維亞 維克托·特羅伊茨基 7–6(7–3), 6–3
2016 奧地利 多米尼克·蒂姆 德國 菲利普·科赫爾斯奇雷伯 6–7(2–7), 6–4, 6–4
2017 法國 盧卡斯·普耶 西班牙 菲里西亞諾·洛佩茲 4–6, 7–6(7–5), 6–4
2018 瑞士 羅傑·費德勒 加拿大 米洛斯·拉奧尼奇 6–4, 7–6(7–3)
2019 意大利 馬泰奧·貝雷蒂尼 加拿大 費利克斯·奧熱-阿利亞西姆 6–4, 7–6(13–11)
2020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
2021 克羅地亞 馬林·西里奇 加拿大 費利克斯·奧熱-阿利亞西姆 7–6(7–2), 6–3
2022 意大利 馬泰奧·貝雷蒂尼 (2) 英國 安迪·穆雷 6–4, 5–7, 6–3
2023 美國 弗朗西斯·蒂亞弗 德國 揚-倫納德·施特魯夫 4–6, 7–6(7–1), 7–6(10–8)

男子雙打[編輯]

年份 冠軍 亞軍 比分
泥地球場 (1978-2014)
ATP冠軍系列賽 (1990-1999)
1990 南非 彼得·奧爾德里奇
南非 丹尼·維瑟英語Danie Visser
瑞典 佩·亨里克森英語Per Henricsson
瑞典 尼克拉斯·特格倫英語Nicklas Utgren
6–3, 6–4
1991 澳大利亞 沃利·馬蘇爾英語Wally Masur
西班牙 埃米利奧·桑切斯
意大利 奧馬爾·坎波雷英語Omar Camporese
克羅地亞 戈蘭·伊萬尼塞維奇
4–6, 6–3, 6–4
1992 美國 格倫·萊恩德克英語Glenn Layendecker
南非 拜倫·塔爾博特英語Byron Talbot
瑞士 馬克·羅塞特
西班牙 哈維爾·桑切斯
4–6, 6–3, 6–4
1993 荷蘭 湯姆·尼爾森英語Tom Nijssen
捷克 西羅·薩克
南非 加里·穆勒英語Gary Muller
南非 皮特·諾瓦爾英語Piet Norval
7–6, 6–3
1994 美國 斯科特·梅爾維爾
南非 皮特·諾瓦爾英語Piet Norval
荷蘭 雅克·艾里廷
荷蘭 保羅·哈休斯
7–6, 7–5
1995 西班牙 托馬斯·卡沃內利
西班牙 弗朗西斯科·羅伊格英語Francisco Roig
南非 埃利斯·費雷拉
荷蘭 揚·西梅林克英語Jan Siemerink
3–6, 6–3, 6–4
1996 比利時 利博·佩梅克英語Libor Pimek
南非 拜倫·塔爾博特英語Byron Talbot
西班牙 托馬斯·卡沃內利
西班牙 弗朗西斯科·羅伊格英語Francisco Roig
6–2, 5–7, 6–4
1997 巴西 古斯塔沃·庫爾滕
巴西 費爾南多·梅利傑尼
美國 唐納德·約翰遜
美國 弗朗西斯科·蒙塔納英語Francisco Montana
6–4, 6–4
1998 法國 奧利維爾·德拉瓦特英語Olivier Delaître
法國 法布里斯·桑托羅
澳大利亞 喬舒亞·伊格爾
美國 吉姆·格拉布
6–1, 3–6, 6–3
1999 巴西 耶密·昂新斯英語Jaime Oncins
阿根廷 丹尼爾·奧桑尼克英語Daniel Orsanic
北馬其頓 亞歷山大·基蒂諾夫英語Aleksandar Kitinov
美國 傑克·韋特英語Jack Waite
6–2, 6–1
ATP黃金國際系列賽 (2000-2001)
2000 捷克 伊里·諾瓦克
捷克 大衛·里克爾
阿根廷 盧卡斯·阿諾·克
美國 唐納德·約翰遜
5–7, 6–2, 6–3
2001 阿根廷 吉列爾莫·卡尼亞斯
德國 萊納·舒特勒
澳大利亞 米高·希爾英語Michael Hill (tennis)
美國 傑夫·塔蘭戈英語Jeff Tarango
4–6, 7–6, 6–4
ATP國際系列賽 (2002)
2002 澳大利亞 喬舒亞·伊格爾
捷克 大衛·里克爾
南非 戴維·亞當斯
阿根廷 加斯頓·埃特利斯
6–3, 6–4
ATP黃金國際系列賽 (2003-2008)
2003 捷克 托馬斯·西布萊克英語Tomáš Cibulec
捷克 帕維爾·維茲納爾
俄羅斯 葉夫蓋尼·卡費爾尼科夫
津巴布韋 凱文·烏利耶特
3–6, 6–3, 6–4
2004 捷克 伊里·諾瓦克
捷克 拉德克·斯泰潘內克
瑞典 西蒙·阿斯博林
澳大利亞 托德·佩里英語Todd Perry (tennis)
6–2, 6–4
2005 阿根廷 何塞·阿卡蘇索
阿根廷 塞巴斯蒂安·普列托英語Sebastián Prieto (tennis)
阿根廷 馬里亞諾·胡德英語Mariano Hood
西班牙 托米·羅布雷多
7–6, 6–3
2006 阿根廷 加斯頓·高迪奧
白俄羅斯 馬克斯·米爾內
瑞士 耶夫斯·阿爾格羅英語Yves Allegro
瑞典 羅伯特·林德斯泰特
7–5, 6–7, [12–10]
2007 捷克 弗朗提斯科·塞馬克
捷克 萊奧什·弗里德爾
西班牙 吉列爾莫·加西亞·洛佩斯
西班牙 費爾南多·沃達斯科
6–4, 6–4
2008 德國 克里斯多夫·卡斯
德國 菲利普·科赫爾斯奇雷伯
德國 米夏埃爾·貝雷爾
德國 米沙·茲韋列夫
6–3, 6–4
ATP250巡迴賽 (2009-)
2009 捷克 弗朗蒂塞克·切爾馬克
斯洛伐克 米歇爾·梅提納克
羅馬尼亞 維克托·哈內斯庫
羅馬尼亞 霍里亞·特卡烏
7–5, 6–4
2010 阿根廷 卡洛斯·貝洛克
阿根廷 愛德華多·施萬克
德國 克里斯多夫·卡斯
德國 菲利普·普茲斯內爾
7–6(7–5), 7–6(8–6)
2011 奧地利 于爾根·梅爾澤
德國 菲利普·普茲斯內爾
西班牙 馬塞爾·格拉諾勒斯
西班牙 馬克·洛佩斯
6–3, 6–4
2012 法國 熱雷米·查迪
波蘭 盧卡斯·庫伯特
斯洛伐克 米歇爾·梅提納克
巴西 安德烈·薩
6–1, 6–3
2013 阿根廷 法昆多·巴尼斯
巴西 托馬斯·貝魯奇
波蘭 托馬什·貝德納雷克英語Tomasz Bednarek
波蘭 馬辛·麥考斯基
2–6, 6–4, [11–9]
2014 波蘭 馬辛·麥考斯基
新西蘭 阿提姆·西塔克英語Artem Sitak
西班牙 吉列爾莫·加西亞·洛佩斯
奧地利 菲利普·奧斯瓦爾德
2–6, 6–1, [10–7]
草地球場 (2015-)
2015 印度 羅翰·波柏納
羅馬尼亞 弗洛林·梅爾賈
奧地利 亞歷山大·佩亞
巴西 布魯諾·蘇雷斯
5–7, 6–2, [10–7]
2016 新西蘭 馬庫斯·丹尼爾
新西蘭 阿提姆·西塔克英語Artem Sitak
奧地利 奧利弗·馬拉克
法國 法布里斯·馬丁
6–7(4–7), 6–4, [10–8]
2017 英國 傑米·穆雷
巴西 布魯諾·蘇雷斯
奧地利 奧利弗·馬拉克
克羅地亞 馬特·帕維奇
6–7(4–7), 7–5, [10–5]
2018 德國 菲利普·普茲斯內爾
德國 提姆·普特茲
瑞典 羅伯特·林德斯泰特
波蘭 馬辛·麥考斯基
7–6(7–5), 6–3
2019 澳大利亞 約翰·皮爾斯
巴西 布魯諾·蘇雷斯 (2)
印度 羅翰·波柏納
加拿大 丹尼斯·沙波瓦洛夫
7–5, 6–3
2020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沒有舉辦
2021 巴西 馬塞洛·德莫里內
墨西哥 聖地亞哥·岡薩雷斯
烏拉圭 阿列爾·貝阿爾
厄瓜多爾 貢薩洛·埃斯科瓦爾
4–6, 6–3, [10–8]
2022 波蘭 休伯特·胡爾卡奇
克羅地亞 馬特·帕維奇
德國 提姆·普特茲
新西蘭 米高·維納斯
7–6(7–3), 7–6(7–5)
2023 克羅地亞 尼克拉·梅克蒂奇
克羅地亞 馬特·帕維奇
德國 凱文·克拉維茨
德國 提姆·普特茲
7–6(7–2), 6–3

相關[編輯]

備註[編輯]

  1. ^ 不要與歐卡公開賽混淆。斯圖加特公開賽一直都是在室外舉行,而歐卡公開賽在1988-2001年期間在斯圖加特舉行的是室內比賽,1995年在埃森舉行的比賽除外。歐卡公開賽也是1995-2001年ATP巡迴賽的第八場大師賽。

參考[編輯]

  1. ^ Stuttgart’s Weissenhof is now called BOSS OPEN. BOSS OPEN.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德語). 
  2. ^ Stuttgart to make switch to grass courts in 2015. ATP. 29 March 2013 [2022-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