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灝 (康熙乙丑進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汪灝(?—?),字文漪,號天泉山東臨清人。

生平[編輯]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科進士,改庶士士,授編修,官至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後為湖南巡撫(一說貴州巡撫)。蒞事明決,所部肅然,不然督修河工,積勞成疾,乞歸而卒。一生著有《倚雲閣集》,奉敕與張逸少等合撰《側文齋廣群芳譜》100卷(另有目錄2卷),康熙四十七年(1708)付梓。[1]

《棧道雜詩》,原在漢中考院(今漢中軍分區),1978年移至漢中市博物館保護,今陳列在漢台碑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行書,51行,滿行行9-10字,字徑4-6厘米,汪灝撰並書。三通,依次可分為前、中、後碑三碑,其中前碑高67厘米×厚17厘米×寬118厘米,18行,158字;中碑高67厘米×厚17厘米×寬99厘米,16行,176字;後碑高67厘米×厚17厘米×寬116厘米,17行,161字。滿行行9-10字,全碑凡495字。前鈐閒章「名教中自有樂也」,後鈐篆印「汪灝之印」(5厘米×5厘米)、「雪字天泉」(4.5厘米×4.8 厘米)。

參考資料[編輯]

  1. ^ 新書推薦《棧道雜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漢中博物館 ,200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