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納爾之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納爾之罪
原名Le Crime de Sylvestre Bonnard
作者阿納托爾·法朗士
類型文學作品[*]
語言法語
發行資訊
出版1881
出版時間1881年 編輯維基數據
出版地點法國
頁數325
原始文本
Le Crime de Sylvestre Bonnard]]》(出自法語維基文庫

波納爾之罪》(法語:Le Crime de Sylvestre Bonnard)是法國作家阿納托爾·法朗士的第一部小說,於1881年出版,也是法郎士的成名作,他因此以小說家而聞名。此前他是一位高蹈派詩人,[1][2] 這部小說獲得了法蘭西學院獎。[3]

情節[編輯]

這部小說包含兩個故事。在第一部《聖誕柴》(La Buche)中,波納爾是法蘭西研究院的成員,是一位歷史學家和文獻學家,具有豐富的學識。 他生活在書中,並在西西里巴黎開始研究法國版《黃金傳奇》的珍貴手稿,最終獲得了這本手稿。在第二部「讓娜.亞歷山大」中,他偶遇一個名叫讓娜的年輕女孩,是他初戀情人的孫女(1902年修訂之前是女兒而不是孫女)。[4] 從虐待她的監護人Maitre Mouche那裏綁架女孩,救出她,並收養她,最終將她嫁給了自己的學生Henri Gelis。[5]

人物[編輯]

主角波納爾以作者為原型。他是一位老知識分子,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書,很少與現實接觸,很像這本書的作者。[6]

諷刺[編輯]

這部書信體小說以日記的形式講述,分別以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作家歐·亨利和蓋伊·莫泊桑的風格寫成,他們的故事往往有諷刺的結局[7]。書中最諷刺的是,這被認為是一種罪行。主人公認為「犯罪」是因為他保留了一些他將要作為讓娜的嫁妝籌款而賣掉的書。但讀者理解波納爾的罪行是他從虐待她的監護人那裏綁架女孩,救出她[7]。有人將法朗士的幽默與菲爾丁、斯特恩和狄更斯相比。[8]

參考[編輯]

  1. ^ George, Walter, Lionel. Anatole France. New York: H. Holt and Company. 1915. (p. 14). PRINT.
  2. ^ 「France, Anatole.」 Encyclopedia.Com. Cengage, 2018. https://www.encyclopedia.com/people/literature-and-arts/french-literature-biographies/anatole-fra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Book awards: Prix Montyon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Book awards by cover.」 LibraryThing. nd. Accessed on: 11 June 2022. WEB. https://www.librarything.com/bookaward/Prix+Montyon+de+l%27Acad%C3%A9mie+fran%C3%A7ai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Dargan, Edwin, Preston. Anatole France 1844-1896.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7. (p. 250) PRINT.
  5. ^ Virtanen, Reino. Anatole France.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Inc. 1968. (p. 48). PRINT.
  6. ^ Dargan, Edwin, Preston. Anatole France 1844-1896.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7. (p. 251) PRINT.
  7. ^ 7.0 7.1 Magill, Frank, N. MasterPlots: Revised Category Edition European Fiction Serie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Salem Press. 1985. PRINT.
  8. ^ Dargan, Edwin, Preston. Anatole France 1844-1896.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7. (p. 252)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