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活埋 (電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活埋
Buried
劇院上映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羅德里戈·科爾特斯英語Rodrigo Cortés
監製
編劇克里斯·斯帕林
主演賴恩·雷諾士
配樂維克多·雷耶斯(Victor Reyes)
攝影愛德華·格勞英語Eduard Grau
剪接羅德里戈·科爾特斯
製片商
片長95分鐘
產地 西班牙[2]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10年9月24日 (2010-09-24)
發行商獅門
預算200萬美元[3]
票房2130萬美元[4]

活埋》(英語:Buried)是一部2010年西班牙的英語心理驚慄電影英語psychological thriller film羅德里戈·科爾特斯英語Rodrigo Cortés執導[5]萊恩·雷諾斯主演[6]克里斯·斯帕林編劇。

影片講述駐伊拉克的美國平民卡車司機保羅·康羅伊遭到襲擊後,被人和打火機、燒瓶、手電筒、匕首、熒光棒,鋼筆,鉛筆和手機一起裝進木棺材活埋。影片於辛丹斯電影節首映,獲得好評。

劇情[編輯]

2006年,在伊拉克工作的美國平民在一具木棺材醒來,發現手邊有一個Zippo打火機和一部黑莓手機。他回憶自己遭遇的事情,意識到自己和同伴遭到恐怖分子埋伏,被一塊石頭打中後,昏了過去。他打電話給綁匪賈比爾,對方要求他在晚上9點前交付500萬美元贖金,否則就會被活埋至死。

克羅伊致電美國國務院,收到回答是政府有政策不跟恐怖分子談判英語Omnibus Counterterrorism Act of 1995,所以交贖金是不可能的,但會想方法營救。他們幫他轉接人質工作組英語Hostage Working Group主管丹·布倫納(Dan Brenner),對方告訴克羅伊會盡力找到他。

賈比爾給克羅伊打電話,要求他拍攝勒索影片,還威脅要殺死他一個在襲擊中倖存的同伴。克羅伊堅持稱沒有會支付500萬,綁匪便把金額下調到100萬。儘管克羅伊答應拍影片,綁匪還是殺掉了同伴,還給他發來了影片。隨後,遠處傳來的爆炸讓泥土出現晃動,棺材掉進了一些沙子。克羅伊繼續斷斷續續地與布倫納打電話,質疑他會不會幫忙。布倫納跟他說一位情況跟他相似、名叫馬克·懷特(Mark White)的男子三個星期前獲救,目前正和家人在家中。

克羅伊接到員工的電話,通知他由於與同事之間關係曖昧而被解僱,因此他和家人將無權在公司賺取任何福利或退休金。這時布倫納打來電話,說F-16戰機剛剛轟炸當地,造成的爆炸損壞了他的棺材,而綁匪可能已經被擊斃。克羅伊開始失去希望,開始用影片留下遺囑,他把衣服交給了兒子,把自己個人的存款給了妻子。這時綁匪帶來電話,要他錄下切掉自己一根手指的過程,否則家人們回家時,會把孩子們都殺掉。克羅伊服從了。

錄製完影片後不久,手機響了,克羅伊開始聽到一副沙啞的聲音。聲音變得更清晰,說打開棺材,然後棺材打開。很明顯,他對這次邂逅產生了幻覺。

布倫納打來電話,說一位叛亂分子詳細講出了一位被活埋男子的確切位置,正前往營救。克羅伊接到妻子琳達的一通催淚電話,布倫納告訴他情況會好的。由於沙子看要把棺材給埋了,留給克羅伊活命的時間已經不多,布倫納打電話告訴他,他和救援小隊已經抵達活埋現場。電話里傳出了挖掘的聲音,但克羅伊卻沒有覺得有人在周圍挖土。救援隊挖出棺材後打開,發現叛亂分子告訴他的棺材是馬克·懷特的,也就是布倫納告訴他那位已經獲救的男子。知道自己不可能獲救後,克羅伊冷靜下來,接受了現實。沙子填滿了棺材,克羅伊開始窒息,而燈光也變得昏暗,屏幕變黑。最後,布倫納不斷重複「我很抱歉,保羅,我很抱歉」,連接就中斷了。

片尾彩蛋中,打火機照亮了保羅·馬克(Paul)先前在棺材蓋上照亮了寫的「馬克·懷特」(Mark White)這個名字。

演員[編輯]

  • 賴恩·雷諾士 飾 保羅·康諾伊(Paul Conroy)
  • 何塞·路易斯·加西亞·佩雷斯(José Luis García Pérez,配音)飾 賈比爾(Jabir)
  • 羅拔·帕特森(Robert Paterson,配音)飾 丹·布倫納(Dan Brenner)
  • 斯蒂芬·托伯洛夫斯基英語Stephen Tobolowsky(配音)飾 艾倫·達文波特(Alan Davenport)
  • 薩曼莎·馬蒂斯英語Samantha Mathis(配音)飾 琳達·康諾伊(Linda Conroy)
  • 伊凡娜·米諾(Ivana Miño,配音)飾 帕梅拉·盧蒂(Pamela Lutti)
  • 華納·洛夫林(Warner Loughlin,配音) 飾 瑪麗安·康羅伊(Maryanne Conroy) / 唐娜·米切爾(Donna Mitchell) / 數字女士
  • 埃瑞克·帕拉迪諾(配音)飾 特別探員哈里斯(Special Agent Harris)

製作[編輯]

影片由巴塞隆拿公司對抗娛樂(Versus Entertainment)連同薩夫蘭公司英語The Safran Company和Dark Trick Films製作[1]

影片在巴塞隆拿拍了16天[7]。主演萊恩·雷諾斯說他在拍戲期間得了幽閉恐懼症(和他飾演的角色很像)。雷諾斯所待的棺材隨着拍攝的進行裝滿沙子,到了拍攝高潮段落時雷諾斯的確被埋了。萊恩在拍攝最後一天說「我絕不會再體驗這種東西了」。製作團體讓醫護團隊在旁待命。導演羅德里戈·科爾特斯英語Rodrigo Cortés在拍攝時參考了亞弗列·希治閣的電影《奪魂索[7]

發行[編輯]

影片於2010年1月23日在辛丹斯電影節首映。獅門娛樂買下影片放映權,2010年9月24日在電影院限量放映,兩周後2010年10月8日大規模上映。首支預告片與《猛鬼街》一同放映,第二支預告片於2010年聖地亞哥國際漫畫展首映,與《笨人晚宴英語Dinner for Schmucks》、《生化危機4:陰陽界》、《轟天猛將》和《最後一次驅魔》的精選劇照一同公佈。

影片在2010年9月的斯特拉斯堡歐洲奇幻電影節英語Strasbourg European Fantastic Film Festival上獲得年度歐洲唱片獎[8]

影片是多維爾美國電影節競賽片、多倫多國際影展非競賽片[9]

專業評價[編輯]

匯總媒體網站爛番茄打出155條,新鮮度86%,平均分7.3/10。網站共識寫道:「跳脫幽閉恐懼症的前提絞盡腦汁寫出看似不可能的大量戲劇轉折,《活埋》是萊恩·雷諾斯才華的一次令人神經緊繃的展示[10]。」Metacritic根據29條評論打出加權平均數65/100,表示「普遍好評」[11]

影評人羅渣·伊拔給予3.5/4星評價,指出「西班牙電影監製羅德里戈·科爾特斯是這場受希治閣影響的敘事特技的幕後策劃者,他用攝影機角度和燈光營造出一種歡快的惡作劇。」《Access Hollywood英語Access Hollywood》稱電影是「一部非常扭曲的懸疑驚慄片,會讓希治閣感到驕傲[12]。」IGN的克里斯·提莉(Chris Tilly)打出10分滿分[13]。《滾石》的彼得·崔維斯打出2/4星,他評論:「萊恩·雷諾斯被活埋90分鐘:我們是不是在《求婚的惡魔》遭受過這些?[14]

獎項與提名[編輯]

大獎 提名 得主 結果 參考
高迪獎英語Gaudí Awards 最佳男主角 賴恩·雷諾士 提名 [15]
最佳視效 莫妮卡·阿卡隆(Mònica Alarcón)、瑪麗·德·拉·卡馬拉(María de la Cámara)
加布里埃爾·帕雷(Gabriel Paré)和亞歷克斯·維拉格拉薩(Alex Villagrassa)
提名 [16]
最佳美術指導 瑪麗·德·拉·卡馬拉和加布里埃爾·帕雷 提名 [16]
最佳剪接 羅德里戈·科爾特斯英語Rodrigo Cortés 獲獎 [17]
最佳導演 提名 [15]
最佳聲效 烏爾科·蓋拉(Urko Garai)、占士·穆尼茲(James Muñoz)、馬克·奧特斯(Marc Orts) 提名 [16]
最佳原創劇本 克里斯·斯帕林 提名
最佳非加泰羅尼亞語電影 阿德里安·瓜拉(Adrian Guerra) 和彼得·薩夫蘭英語Peter Safran 獲獎 [17]
哥雅獎 最佳男主角英語Goya Award for Best Actor 賴恩·雷諾士 提名 [18]
最佳原創配樂 維克多·雷耶斯(Victor Reyes) 提名
最佳原創歌曲 提名
羅德里戈·科爾特斯 提名
最佳剪接 獲獎
最佳導演英語Goya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提名
最佳音效 烏爾科·蓋拉、占士·穆尼茲、馬克·奧特斯 獲獎
最佳影片英語Goya Award for Best Film 阿德里安·瓜拉和彼得·薩夫蘭 提名
最佳原創劇本英語Goya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克里斯·斯帕林 獲獎
最佳特效 提名
IGN電影大獎 最佳表演 賴恩·雷諾士 提名 [19]
MTV電影獎 獎最佳嚇人表演英語MTV Movie Award for Best Scared-As-S**t Performance 提名 [20]
國家評論獎 最佳原創劇本 克里斯·斯帕林 獲獎 [21]
土星獎 最佳男主角 賴恩·雷諾士 提名 [22]
Fangoria英語Fangoria鋼鋸獎 最佳男主角 獲獎
最佳限量放映/非劇院上映電影 《活埋》 提名
最佳劇本 克里斯·斯帕林 提名
最佳配樂 維克多·雷耶斯英語Víctor Reyes 提名
斯特拉斯堡歐洲奇幻電影節獎英語Strasbourg European Fantastic Film Festival 最佳歐洲電影 阿德里安·蓋拉和彼得·薩夫蘭 獲獎 [23]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Buried (2010). The New York Tim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5). 
  2. ^ Nelson, Rob. Buried Review. Variety. 2010-01-26 [2010-1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4). 
  3. ^ Ryan Reynolds interviewed by Jian Ghomeshi on Q. CBC.ca. 2010-09-28 [2010-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1). 
  4. ^ Buried. The Numbers. [2020-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3). 
  5. ^ Sundance Festival One-Sheet: Buried. Dreadcentral.com. 2010-01-18 [2010-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2). 
  6. ^ New Stills: Ryan Reynolds is Buried Alive. Dread Central英語Dread Central. 2009-12-10 [2010-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5). 
  7. ^ 7.0 7.1 Boucher, Geoff. The Directors: Rodrigo Cortés builds suspense in 'Buried'. Los Angeles Times. 2010-09-12 [2010-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4). 
  8. ^ Brown, Todd. Sitges 2010: Buried Wins Prestigious Melies D'Or. Twitchfilm.com. 2010-10-14 [201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0). 
  9. ^ Lambert, Christine. Buried press conference photos - 35th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DigitalHit.com. 2010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9). 
  10. ^ Buried Movie Reviews, Pictures. Rotten Tomatoes. [2010-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3). 
  11. ^ Buried. Metacritic. [2020-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4). 
  12. ^ Mantz, Scott. MovieMantz Review: 'Buried'. Access Hollywood. 2010-09-21 [2015-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3). 
  13. ^ Tilly, Chris. Buried Review. IGN. 2010-09-23 [201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1). 
  14. ^ Travers, Peter. Buried. Rolling Stone. 2010-09-24 [2011-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1). 
  15. ^ 15.0 15.1 'Pa negre', 'Herois' y 'Buried', grandes favoritas en los III Premios Gaudí. La Vanguardia. 2011-01-17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西班牙語). 
  16. ^ 16.0 16.1 16.2 Nominades - III Premis Gaudí. Gaudí Awards英語Gaudí Awards.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加泰羅尼亞語). 
  17. ^ 17.0 17.1 'Buried' engalana su carrera hacia los Premios Goya. La Nueva España. 2011-01-18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西班牙語). 
  18. ^ Premios Goya 2011 en EL PAÍS. El País.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7) (西班牙語). 
  19. ^ Best Actor. IGN.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0. ^ Twilight leads MTV Movie Award noms. News24. 2011-05-04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21. ^ Pond, Steve. 'The Social Network' Sweeps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TheWrap. 2010-12-02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22. ^ Moore, Debi. 2011 Saturn Award Nominees Announced. Dread Central英語Dread Central. 2011-02-24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3). 
  23. ^ Buried. European Fantastic Film Festivals Federation. [2015-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