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涿州行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涿州清行宮
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保定市涿州市城內
分類古建築
時代清代
認定時間1993年7月15日

涿州行宮,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南關街275號藥王廟院內東側,是清朝所建的皇家行宮。

歷史[編輯]

清朝道光《重修藥王廟碑》上記載,藥王廟東院曾經設有「保慶寺」。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將保慶寺改為行宮,供皇帝駐蹕。1950年代,電影《古剎鐘聲》在這裏拍攝外景。1978年,行宮大部分建築遭到拆毀,僅存正殿和假山。[1]

1993年7月15日,該行宮以「涿州清行宮」之名被公佈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歷史年代為清代。

2012年11月22日,涿州市依託涿州文化遺產陳列館、涿州清行宮、涿州藥王廟建成的「一館兩區」旅遊文化景區對社會開放。清行宮文化景區展出《清行宮歷史文化展》,在正殿內復原了乾隆帝駐蹕的場景,在東、西配殿內分別設有「乾隆皇帝在涿州」和「畿南名郡古行宮」展覽,清行宮內之前便有的百米碑廊也繼續對外開放。行宮碑廊內展出40件石刻文物,行宮石刻苑展出220餘件石刻。[2]

建築[編輯]

行宮原佔地面積將近50畝,分左、中、右三路。[1]

  • 中路:是主體建築,沿着中軸線自南至北依次是宮門、二門、假山、正殿、亭、遊廊、丘山、花園等建築。正殿面闊五間21米,進深三間11.7米,佔地面積245.7平方米,總高9.2米,硬山單檐布瓦頂,小式作法。假山山體高4.2米、長34.2米、寬10.2米,佔地面積348.84平方米。假山用三組疊石形成「三嶺」(主嶺、東嶺、西嶺),東嶺、西嶺呈拱衛之姿,襯托主嶺,三嶺上各有峰,主嶺有四峰、東嶺有三峰、西嶺有三峰,共計十峰,形成「三嶺十峰」。[1]
  • 左路:是太后宮。有殿、閣、軒、樓等建築。[1]
  • 右路:是皇后宮。有殿、閣、軒、樓等建築。[1]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