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源師(?—?),中國隋朝政治人物,表字踐言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人。源彪之子。

北齊任官司空府參軍,轉任尚書左外兵郎中,掌管祠部。觀測到龍星,向大臣高阿那肱進言進行雩祭,高阿那肱以為只是龍星不是真龍出現,沒有實行。源師感嘆禮制廢除,預見北齊滅亡。577年北周武帝平定北齊,源師擔任司賦上士。

581年楊堅建立隋朝,擔任魏州長史。召入長安擔任尚書考功侍郎,掌管吏部。參加議論制定隋朝國製法令。597年,歷任尚書右丞尚書左丞,以智慧、才幹知名。蜀王楊秀違犯法令,源師擔任益州總管司馬加以教導。朝廷召楊秀回長安,楊秀害怕,稱病不行。源師勸他不要違反皇帝命令,激怒了楊秀,源師哭泣勸諫,楊秀最終聽從了他的建議。楊秀被廢後、益州官屬多被連坐,源師因為此事獲免。後加位儀同三司

604年隋煬帝即位,任大理少卿。有一個主帥私用衛士外出,煬帝把這個主帥抓起來送交大理寺。源師上奏按照律令應該判處徒刑,煬帝要斬殺這個主帥。源師極力勸諫,煬帝最後聽從了。轉任刑部侍郎,在官任上去世。其子源崐玉。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隋書·卷66》,出自魏徵隋書

參考資料[編輯]

  • 隋書》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一
  • 北史》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
  • 北齊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