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廣場 (貝魯特)

座標33°53′46.86″N 35°30′25.31″E / 33.8963500°N 35.5070306°E / 33.8963500; 35.507030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烈士廣場在1982年黎巴嫩內戰期間
烈士廣場的「老歌劇院」

烈士廣場(阿拉伯語:ساحة الشهداءSahet el Shouhada, 法語:Place des Martyrs) 是黎巴嫩貝魯特市中心的一個廣場,毗鄰穆罕默德·阿明清真寺

其中央的雕像是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奧斯曼帝國絞死的黎巴嫩民族主義者[1]

歷史[編輯]

在19世紀,這裏稱為大炮廣場(Place des Canons)。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黎巴嫩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1915年,黎巴嫩遭遇糧食短缺,原因包括奧斯曼土耳其人沒收當地居民的食物,蝗蟲成群入侵,以及協約國的封鎖。因此造成一場饑荒,隨之而來的是瘟疫,造成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亡,主要是基督教馬龍派教徒,一場反抗土耳其的起義爆發,事後許多知識分子和民族主義者在1916年5月6日在廣場上被絞死。

現今[編輯]

經過黎巴嫩內戰之後,廣場上倖存下來的只有老電影歌劇院大樓的遺址(現為Virgin音樂零售店)和青銅烈士雕像。這尊雕像落成於1960年3月6日,是意大利雕塑家雷納托·馬里諾Mazzacurati的作品[2]。雕像佈滿彈孔,已經成為黎巴嫩內戰期間所有的一切遭到毀滅的象徵。

烈士廣場是抗議和示威通常舉行的地點,其中較著名的示威活動是2005年反敘利亞抗議雪杉革命、2007年真主黨和自由愛國運動領導的反政府抗議活動。

參考[編輯]

  1. ^ Alabaster, Olivia. Martyrs’ Square: a true public space?. The Daily Star. [25 Jul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2. ^ Mattiti, F.: Mazzacurati, Renato Marin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talia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URL retrieved 201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