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牛皮紙

牛皮紙(英語:kraft paper, sack paper)指的是用硫酸鹽製漿法做出的包裝紙,相比其他紙強度較高。每平方米重量32-125不等。牛皮紙用以生產紙袋砂紙和滑片紙等紙製品。此外也用作繪畫的背景紙張,建築上以牛皮膠紙和聚乙烯或氧化瀝青組成蒸汽屏障。牛皮膠紙一般呈黃褐色,但可被漂白。牛皮紙是一種可降解的材料。[1]

硫酸鹽製漿法還可以生產出其他的紙質材料,如包裝用的紙板,統稱硫酸鹽紙kraft paper)。硫酸鹽製漿法幾乎不會切斷纖維素分子,並且能移除幾乎所有的疏水性木質素(木質素會干擾纖維素、半纖維素形成氫鍵),因此用得到的紙漿製造出來的紙比其他方式(如亞硫酸鹽製漿法)造出的紙更強。[2]

牛皮紙的製作原料主要是含有長纖維的針葉樹(如雲杉松樹等)[3],尤其是北歐國家生長緩慢的木材。廢紙由於含有已被破壞的纖維,導致紙張強度降低,因此不能作為製作牛皮紙的原料。在繪圖紙等紙張中佔了很大部分質量的填料也不能用於製作牛皮紙。

牛皮紙的製作工藝經過一項改革——磨漿。通過研磨木漿,纖維表面微小的原纖維相互嵌入,從而形成纖維網絡。在磨漿剛開始時木漿的阻力會急劇上升,但一段時間過後就不再變化。

參考[編輯]

  1. ^ Paulapuro, Hannu. 5. Paper and Board grades. Papermak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8. Finland: Fapet Oy. 2000: 121–122. ISBN 952-5216-18-7. 
  2. ^ Hubbe, Martin A.; Lucia, Lucian A. The "Love-Hate" Relationship Present in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BioResources. 2007, 2 (4): 534–535 [2015-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7). 
  3. ^ Otto-Albrecht Neumüller (Herausgeber): Römpps Chemie Lexikon, Frank'sche Verlagshandlung, Stuttgart, 1983, 8. Auflage, S. 2981−2986, ISBN 3-440-04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