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民國之精華》中的王兆離照片

王兆離(1872年?—1942年)[1],字伯明陝西省扶風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2][3]

生平[編輯]

早年受業於三原賀復齋咸陽劉古愚。中光緒癸卯科舉人,此後先後在扶風縣高等小學校、鳳翔中學校、西安中學校擔任教員。任職期間,常以滿漢種族問題教導學生,號召學生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之際,王兆離在西路各縣宣傳革命,各界人士踴躍參加。中華民國成立後,當選為陝西臨時省議會議員。民國二年(1913年)一月,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眾議院候補議員。民國二年二月,任陝西省教育科科員。民國二年五月,補眾議院議員。與林森過從甚密。國會解散後,歸鄉從事教育。袁世凱稱帝,授意各省推選代表,陝西省當局推選王兆離,被王兆離拒絕。1916年,國會復會,再次赴北京任眾議院議員一職。民國七年(1918年),出席廣州國會非常會議,旋隨孫中山至上海,參預密謀。後來由於目疾,王兆離到北京就醫,並拒絕曹錕賄選。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二月,在家中逝世,享年70歲。[2][3]

家庭[編輯]

王兆離有兩個兒子:[2]

  • 子:王憲周
  • 子:王憲昭

參考文獻[編輯]

  1. ^ 《民國之精華》作四十七歲,案1916年47歲,則生於約1869年。《陝西辛亥革命參加者事略》稱其民國三十一年二月逝世,享年70歲,則生於約1872年。
  2. ^ 2.0 2.1 2.2 陝西辛亥革命參加者事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陝西省委員會,2011-12-07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8-24.
  3. ^ 3.0 3.1 佐藤三郎. 民國之精華·中華民國議員列傳. 北京寫真通信社. 1916年: 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