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見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見賓

大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
籍貫 山東濟南衛
字號 字懋欽,號晴宇、晴江
出生 嘉靖丙申九月初二日
山東濟南衛
逝世 萬曆丁未四月二十七日
配偶 張淑人
親屬 (子)王振宗、王鼎宗
出身
  • 隆慶四年庚午科舉人
  • 萬曆二年甲戌科進士

王見賓(1536年—1607年),字子利,又字懋欽,別號晴宇、晴江,山東濟南衛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山東鄉試第十三名,萬曆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八十六名,登三甲第十九名進士[1][2]。初授南陽府推官,八年升刑部主事,十年晉員外郎,十三年晉郎中,尋出守開封府。十七年升河南副使,霸州兵備,十八年十一月調密雲兵備[3],二十年調遼海,以秩滿,加按察使,兵備密雲,再加左布政使[4]。二十六年四月遷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5]。二十七年十二月解任回籍[6]

家族[編輯]

曾祖王珍;祖父王睿;父王儒(1503年-1554年),字希賢,自號臨溪[7]。母楊氏(1506年-1555年)[8]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萬曆十八年十一月,升陝西副使劉光國為本省右參政兼僉事,臨鞏兵備。調山西副使王見賓為河南副使,密雲兵備。以二人才堪沖邊也。
  4. ^ 唐文獻《奉賀晴江王公加銜布政使備兵密雲序》
  5. ^ 萬曆二十六年四月,升密雲兵備副使王見賓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等處贊理軍務。
  6. ^ 萬曆二十七年十二月,命延綏巡撫王見賓解任回籍,總督李汶在任聽勘,禠總兵趙夢麟職,行巡按御史嚴核具奏。先是延綏春間搗虜盛報首功,既而虜乘秋入犯,殺掠極慘。禮科右給事中楊天民言卜莊諸酋自進馬後互市兩月,華夷一家,乃總兵趙夢麟見邊外夷帳星羅,輙謂奇貨可居,密說督撫以邀功之念,為掩取之謀,暗地搗巢,駕言堵截,及自知名義不正,耳目難欺,因而大行科斂行賂,以圖掩飾。於是虜懷必報之忿,軍有疾視之心。迨七月大舉入寇,夢麟魂搖膽落,斂兵嬰城,竟不敢以一矢相加,兩旬之久。葭州神木一帶堡塞悉被殘破,窨薰男婦以千計,屠戮老幼以萬計,其少壯群驅而去者,至不可以數計也。如此景象,聞者酸鼻。而督撫諸臣公然隱匿,且混扯東虜西助,以為嫁禍之媒。又捏報兩路破敵,以為掩敗之計。夫殺降起釁,前之一大罪案也。敢欺 上而報以奇功,失事殃民,後之一大罪案也。復欺 上而掩其重罪,錦衣可蔭,蟒玉可腰,笑罵繇人,崢嶸自我,竊恐橫亡厲氣,必禍其家, 九廟有靈,亦必軫念無辜之蒼生,而羞宣告之虗節,肯令此輩紛紛得計哉疏上未報。天民復極論之,吏兵二部會覆。故有是命。延綏巡撫王見賓疏辯科臣楊天民參西陲殺款邀功,召禍朋欺等情,乞勘套夷是否款虜助逆,有無虛捏獲功,果否殺降,並地方失事緣由,道行具奏。不報。
  7. ^ 于慎行《明誥贈通議大夫河南按察司按察使臨溪王公合葬墓碑銘》:公生正德癸亥正月十四日,卒嘉靖甲寅十二月十八日,春秋五十有二。淑人生正德丙寅正月二十五日,卒嘉靖乙卯十一月三十日,春秋五十。子男三,長用召,次用畢,早卒;季見賓,即中丞,舉萬曆甲戌進士,以密雲備兵使者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娶張氏,累封淑人。
  8.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二年甲戌科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