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社莊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社莊廟
基本資訊
位置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鎮
宗教道教
官方網站http://shszm.org/
建築詳情
建築風格中國建築
竣工17世紀
明朝
地圖
地圖

社莊廟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浦東新區金橋鎮的一座道觀。它建於17世紀(明朝末年)。當地人為了紀念一位名叫金三的人而建造了這座道觀。

金三傳說[編輯]

明朝永樂年間,松江府有位名叫金三的負責押送糧食的把總。有一年江南發生水災和饑荒。八月間,金三奉命押運官糧到應天府去,當數十條糧船行到張家浜河邊村莊處小憩時,金三掏了一小袋米送給母女,附近許多災民見之蜂擁而至,結果把幾十條糧船都堵住了。結果金三把把數十條船上的糧食全部分給災民。由於應天府發現糧食沒有運來,於是派人追查,金三隻好前往張家浜跳河自盡。百姓得知後紛紛紀念金三,於是建立了一座小廟紀念金三。[1]

歷史[編輯]

康熙帝十六年(1677年),清朝當局為防洪災,下令開鑿、拓寬張家浜。當時鄉紳擴建翻造社莊廟,四周開挖廟河,並在社莊廟東南建一座名為青龍橋的小石橋,並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舉行紀念活動。[1]

中華民國成立後,社莊廟隸屬於上海縣陸行鄉。中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四月四日,社莊廟舉行了一次廟會,浦東浦西的許多企業、商店停工停產,專程為職工家屬前往社莊廟進香。當時杜月笙也贈上廟匾。後大日本帝國進攻上海,社莊廟開始蕭條冷落。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由於受戰火的影響,社莊廟破舊、衰敗,香客稀少,廟裏只有2到3人管理。後部分廟產改作社莊小學,後用作生產隊倉庫。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部分造反派對廟宇的雕樑畫棟實施毀壞,砸毀廟堂內的各類神像。[1]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當局將廟產歸還給社莊廟。同時社莊廟作為欽賜仰殿的分廟。後來社莊廟信徒越來越多。2003年9月,社莊廟開始重新整修。[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書名: 《人生歷事錄》 作者: 樂渭琦責任編輯 當前第:1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