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秦東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秦東門立石位於今天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古城城東孔望山頂,由碑頂、方柱形碑身和底座三部分構成,在秦始皇巡遊時(公元前212)所建。現在的孔望山頂僅剩下秦東門立石的基礎石,被稱為「承露盤」。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三十五年,「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於是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1]

酈道元水經注卷三十·淮水》詳細介紹了淮河水系,兩處提到秦始皇立石。「北為游水,歷朐縣與沭合。又逕朐山西,山側有朐縣故城,秦始皇三十五年,於朐縣立石海上,以為秦之東門。」「游水又東逕贛榆縣北,東側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一百五十步,所見東北傾石,長一丈八尺,廣五尺,厚三尺八寸,一行一十二字。」[2]

參考文獻[編輯]

  1. ^ 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版,ISBN 978-7-101-10314-4
  2. ^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2013年版,ISBN 978-7-101-09017-8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