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窄頸大橋

座標40°48′06″N 73°47′27″W / 40.801666666667°N 73.790833333333°W / 40.801666666667; -73.79083333333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窄頸大橋
Throgs Neck Bridge
窄頸大橋的俯瞰圖
座標 40°48′06″N 73°47′27″W / 40.801666666667°N 73.790833333333°W / 40.801666666667; -73.790833333333
承載295號州際公路
跨越東河
地點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皇后區布朗克斯之間
維護單位三區橋樑暨隧道管理局英語MTA Bridges and Tunnels
設計參數
橋型懸索橋
全長886.97米(2,910英尺)
最大跨度548.64米(1,800英尺)
橋上淨空43.3米(142英尺)
歷史
開通日1961年1月11日
統計
日交通量114,400[1]
通行費10.17美元
使用電子收費E-ZPass英語E-ZPass時為6.55美元
地圖
地圖

窄頸大橋(英語:Throgs Neck Bridge)是一條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懸索橋,跨越東河以連接皇后區貝賽與布朗克斯窄頸,是295號州際公路的一部分,亦為東河與長島海灣分界線。窄頸大橋是最新的一條跨越東河的橋,當初是為了紓解鄰近在1939年蓋好的布朗克斯白石大橋的交通流量。

窄頸大橋最早在1945年時由羅伯·摩斯所計劃,位於早其六年完工的布朗克斯白石大橋向西兩英里。窄頸大橋並非莫斯最初計劃的環繞公路的一環之一,而是為了因應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才增建的橋樑。莫斯找了設計喬治華盛頓大橋、布朗克斯白石大橋、韋拉札諾海峽大橋、以及三區大橋等的奧斯馬·安曼(Othmar Ammann)為窄頸大橋的設計師。這條橋是安曼所設計的華盛頓州塔科馬海峽吊橋在1940年倒塌之後,第一次重新嘗試設計的長跨距橋樑。安曼並沒有採用較為細長線條的單純桁架設計,而採用了橋面底部以鋼管桁架加強的懸索橋,用來加大強度的桁架為橋面增加重量,也同時提高了橋面的穩定度,使得吹過橋面而不是予以施加壓力。

參考文獻

[編輯]

更多資訊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