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竇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竇鞏(?—?),字友封京兆府金城縣人,唐朝官員。郡望扶風平陵縣(今陝西咸陽西北)。竇叔向之子,竇庠之弟。

生平[編輯]

元和二年(807年)王源榜進士。袁滋鎮守襄陽,特聘竇鞏為掌書記寶曆元年(825年)入京拜侍御史,再轉司勳員外郎、刑部郎中。與元稹深交[1],元稹觀察浙東時,奏為副使兼御史中丞,時有唱酬[2]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移武昌軍節度使,竇鞏亦隨至武昌[3]。大和五年,元稹卒於任上,竇鞏回長安,途中染疾,卒於私第[4]

註釋[編輯]

  1. ^ 元稹有《宿竇使君莊水亭》、《戲和微之答竇七行軍之作》等詩中之「竇七」、「竇使君」均指竇鞏。
  2. ^ 舊唐書·元稹傳》: 「會稽山水奇秀,稹所辟幕職皆當時文士,而鏡湖、秦望之游,月三四焉,而諷詠詩什,動盈卷帙。副使竇鞏,海內詩名,與稹酬唱最多,至今稱蘭亭絕唱。」
  3. ^ 竇鞏有《忝職武昌,初至夏口,書事獻府主相公》詩;白居易亦有《戲和微之答竇七行軍之作》詩,作於大和四年為太子賓客分司時。
  4. ^ 褚藏言〈竇鞏傳〉:「元公下世,公亦北歸,道途遘疾,迨至輦下,告終於崇德里之私第。」

參考書目[編輯]

  • 舊唐書‧竇羣傳》附傳
  • 新唐書‧竇羣傳》附傳
  • 《唐才子傳》‧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