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號交響曲 (孟德爾遜)
第3號交響曲 | |
---|---|
《蘇格蘭》 | |
孟德爾遜作品 | |
調性 | A小調 |
目錄號 | MWV N 18 |
作品號 | 56 |
創作 | 1842年 |
獻給 | 維多利亞女王 |
出版 | 1842年 |
樂章 | 4 |
首演 | |
日期 | 1842年3月3日 |
費利克斯·孟德爾遜的A小調第3號交響曲,作品56(目錄號N 18),通稱《蘇格蘭交響曲》(德語:Schottische Sinfonie),在1829年至1842年間創作。
背景
[編輯]作曲
[編輯]創作的靈感起源於孟德爾遜於1829年的英國之行。[1][2][3]他在倫敦作了一系列成功的演出後,同友人卡爾·克林曼前往蘇格蘭旅憩。[4]一行於7月30日造訪愛丁堡荷里路德宮的禮拜堂遺跡,據作曲家自述,正是這處遺跡啟發了《蘇格蘭》交響曲的寫作,甚至據此為作品開首的主題打下草稿。[5]
今天在暮色昏暗時,我們造訪了瑪利女王曾經居住過、戀愛過的皇宮。由螺旋梯攀緣而上通往一個小房間;於西元1566年3月9日深夜就在那裏,蘇格蘭女王瑪利的秘密情人李吉奧被一群貴族拖出來,在距離三個房間外的陰暗角落中,將他謀殺。毗鄰的小禮拜堂已失去屋頂,而青草與長春藤叢生,瑪利在殘破的聖壇前,被加冕為蘇格蘭女王。這裏的一切都已腐朽毀壞,明亮的陽光進來,我想,就在這裏,我找到了蘇格蘭交響曲的開端。[6]
數日後他們又前往蘇格蘭西岸,以及當地的斯塔法島(Staffa),這則是帶來《芬加爾岩洞》序曲的靈感。[1]
在《芬加爾》初步完成之後,正在意大利旅行的孟德爾遜才又繼續推進《蘇格蘭》交響曲的進程,之後由於進度緩慢,1831年後他基本擱置了作品,直到1841年才又重新回到此作上。[3]1842年1月20日,此作品在柏林完成。[7]在幾次演出之後,孟德爾遜對作品作了些許修改,之後的版本普遍為樂界所接納。[8]
在創作序上,《蘇格蘭》是孟德爾遜最後完成的交響曲(他共有五首交響曲作品),依出版序而有「第3號」之稱。[3]雖然曾在信中稱呼此曲為《蘇格蘭》交響曲,1842年作品出版時卻不見此稱呼,後人並不曉得這是否是出自孟德爾遜本人之意。[9]本曲在孟德爾遜身後的知名度較低,似乎是聽眾對於所描寫的北方景致較為陌生所致。
首演
[編輯]1842年3月3日,萊比錫布商大廈
同年6月,孟德爾遜受英國愛樂協會之邀,前往倫敦指揮演出此曲,他且將作品獻給維多利亞女王。[10]
分析
[編輯]配器
[編輯]《蘇格蘭》交響曲使用了雙管制樂隊,分別是長笛(2)、雙簧管(2)、單簧管(2)、低音管(2)、法國號(4)、小號(2),以及定音鼓與弦樂部門。
形制
[編輯]本曲共四樂章,演奏期間不事休止:
這首交響曲的各個樂章間採不間斷演奏,以孟德爾遜作品來說也屬罕見,而此舉則加強了各樂章主題素材之間的連結性。其中,孟德爾遜在1829年發想的原始主題,被使用在第一樂章的慢板序奏段當中。[11]除該主題的齊一性外,各樂章仍有各自鮮明的個性,如第一樂章的蔭鬱、第二樂章的歡快、第三樂章愛情與宿命之間的掙扎,以及終曲樂章的蘇格蘭舞蹈元素等。
活躍的第二樂章不論以旋律、節奏的角度論之,都出自於蘇格蘭民間音樂的風格,其中更是不着痕跡地應用了五聲音階、蘇格蘭反附點節奏等元素。終樂章的尾奏段亦值得一論,此為一A大調的尾奏段,實際是第一樂章序奏主題之變形,然而在調性改動下所製造的「勝利」之感,與全曲的小調畫面成一鮮明對比。[12]
評價
[編輯]《蘇格蘭》交響曲的終尾筆法,受當代評論家(如羅伯特·舒曼)之肯定,在20世紀的評價則略有不足。[13]指揮家奧托·克倫佩勒便相當感到厭惡,甚至為此樂章另闢一段尾奏。[14][15][16]此一(改作)現象在21世紀已有所反轉,傾向於呈現作曲家的原意與作品原貌。[17]
錄音節選
[編輯]- 奧托·克倫佩勒,愛樂管弦樂團,EMI,1961年
- 赫伯特·馮·卡拉揚,柏林愛樂樂團,DG,1971年
- 里卡多·穆蒂,新愛樂管弦樂團,EMI,1976年
- 克里斯托夫·馮·多赫南伊,維也納愛樂樂團,迪卡唱片,1976年
- 伯納德·海廷克,倫敦愛樂樂團,飛利浦古典,1979年
- 克勞迪奧·阿巴多,倫敦交響樂團,DG,1985年
- 庫爾特·馬蘇爾,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DG,1987年
- 彼得·馬格,倫敦交響樂團,迪卡唱片,1994年
-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迪卡唱片,2000年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 ^ 1.0 1.1 Bromberger, Eric. Symphony No. 3 "Scottish".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Association. [2013-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 ^ Palmer, John. Symphony No. 3 in A minor ("Scottish"), Op. 56. Rovi Corporation. [2013-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 ^ 3.0 3.1 3.2 Rodda, Richard E. Symphony No. 3 in A minor, Opus 56, "Scottish". John F. 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2013-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4).
- ^ Felix Mendelssohn | Durham Cathedral | York | Holiday Scotland. www.mendelssohninscotland.com. [2015-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 ^ R. Larry Todd, 'Mendelssohn', in D. Kern Holoman (ed.), The Nineteenth-Century Symphony (New York: Schirmer, 1997), pp. 78–107.
- ^ Chen 2007,第16頁
- ^ Douglass Seaton, 'A Draft for the Exposition of the First Movement of Mendelssohn's "Scotch" Symphon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30 (1977), 129–35.
- ^ Mendelssohn Discoveries. Classics Today. [2021-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 ^ Thomas Schmidt-Beste, 'Just how "Scottish" is the "Scottish" Symphony?', in Cooper and Prandi, The Mendelssohns: Their Music in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147-65.
- ^ Chen 2007,第17頁
- ^ Rey M. Longyear, 'Cyclic Form and Tonal Relationships in Mendelssohn's "Scottish" Symphony', In Theory Only, 4 (1979), 38–48.
- ^ Peter Mercer-Taylor, 'Mendelssohn's "Scottish" Symphony and the Music of German Memory', 19th-Century Music, 19 (1995), 68-82.
- ^ Robert Schumann, 'Sinfonien für Orchester', 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 18 (1843).
- ^ Walton, Chris. Act of Faith: Klemperer and the 'Scottish' Symphony. The Musical Times. 1 January 2004, 145 (1886): 35–50. JSTOR 4149093. doi:10.2307/4149093.
- ^ shostakk. Mendelssohn: Symphony no. 3 "Scottish" - Klemperer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2012-08-07 [202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 –透過YouTube.
- ^ Mendelssohn: Symphony No. 3 "Scottish" ( BRSO & Otto Klemperer ). YouTube. [2022-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1).Template:Dead Youtube links
- ^ Benedict Taylor, Mendelssohn, Time and Memory: The Romantic Conception of Cyclic Fo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pp. 263-75.
- 期刊論文
- Chen, Shun-fa. 孟德爾頌《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之分析及詮釋 (碩士論文). 東吳大學. 2007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