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緬甸工農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緬甸工人黨
領袖德欽吉貌英語Thakin Chit Maung德欽倫英語Thakin Lwin
成立1950年
解散1962年
分裂自緬甸社會黨
併入緬甸統一工人黨
黨員
(1957年)
3000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緬甸政治
政黨 · 選舉

緬甸工農黨,1958年後稱緬甸工人黨,是緬甸一個於1950年12月8日,由緬甸社會黨左派建立的共產黨。1962年12月,該黨和人民同志黨合併為緬甸統一工人黨。1964年3月,該黨和其他許多政黨一樣,被聯邦革命委員會取締[1]

歷史[編輯]

緬甸工農黨的創始人是社會黨的42名領導幹部,他們譴責巴瑞英語Ba Swe覺尼英語Kyaw Nyein的領導。這些人包括德欽吉貌英語Thakin Chit Maung德欽倫英語Thakin Lwin、德欽拉奎和吳巴寧[1]。此前社會黨內部就工會代表大會是否隸屬於世界工會聯合會等問題展開了爭論。在德欽倫的領導下,緬甸工會代表大會已轉向公開的共產主義路線。在1950年的國際勞動節集會上,緬甸工會代表大會示威者舉着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弗拉基米爾·列寧約瑟夫·斯大林毛澤東的大幅肖像。德欽倫曾公開宣稱緬甸工會代表大會遵循「共產黨路線」,但譴責白旗共產黨紅旗共產黨約瑟普·布羅茲·鐵托為「修正主義者」。除德欽倫外,緬甸工農黨創始人中的主要領導人是德欽吉貌,他是全緬農民組織的領導人[2][3]。緬甸工農黨成立了新的工會組織,緬甸工會代表大會(BTUC)[4][5][6]

緬甸工農黨是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它認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政府是帝國主義的僕人。然而,與白旗共產黨和紅旗共產黨不同,緬甸工農黨作為合法政黨運作[2][3]。該黨有時被俗稱為紅色社會主義者[7]

該黨成立時擁有10名議員。1951年大選時增至12人。在1956年立法選舉之前,緬甸工農黨於1955年發起了民族統一陣線。在選舉中民族統一陣線贏得了48個席位[8]

1957年6月,總理吳努與該黨達成協議,成功擊敗不信任動議[3]

緬甸工農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於1957年12月27日至1958年1月2日在仰光舉行,會議期間採用「緬甸工人黨」名稱。代表22個區、近3000名黨員的259名代表出席了大會。大會通過了五個主要口號:「(1)一黨我們的力量,一黨我們的目標!;(2)讓我們與資本家及其同類分開;讓我們與那些忠於我們和我們事業的人結成聯盟! ;(3)讓我們明確我們的政治目標並牢記民主!;(4)通過民主實現國內和平!;(5)亞非聯盟促進世界和平!」[3]

大會選舉產生了各領導委員會:

  • 政治局:德欽吉貌、德欽倫、吳巴寧、博米亞斯韋、德欽巴漢、昂班
  • 黨團結委員會:德欽拉凱威、盛妙、比(普羅梅)、丹敏、天屯
  • 宣傳委員會:德欽盧埃、圖、德欽埃傑、比萊、昂丹
  • 財政委員會:德欽巴漢、德欽禮貌、德欽比[3]

奈溫政權宣佈「緬甸式社會主義」之後,緬甸工人黨被邊緣化。 1962年底,緬甸工人黨和人民同志黨合併為緬甸統一工人黨[9]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Bečka, Jan (1995) "Burma Workers' and Peasants' Party (BWPP)"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yanmar Scarecrow Press, Metuchen, New Jersey, p. 55, ISBN 0-8108-2840-5
  2. ^ 2.0 2.1 Fleischmann, Klaus. Die Kommunistische Partei Birmas -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Gegenwart. Hamburg: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 1989. p. 165.
  3. ^ 3.0 3.1 3.2 3.3 3.4 Josey, Alex.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Burma Workers Part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Pacific Affairs, Vol. 31, No. 4. (Dec. 1958), pp. 372-379.
  4. ^ Rose, Saul. Socialism in Southern Asi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p. 117
  5. ^ Vincent Boudreau. Resisting Dictatorship: Repression and Protest in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0 April 2009: 46. ISBN 978-0-521-10961-1. 
  6. ^ Tin Maung Maung Than. State Dominance in Myanma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ization.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7: 104. ISBN 978-981-230-371-4. 
  7. ^ Burmanet » Agence France Presse: Veteran socialist Myanmar freedom fighter Chit Maung dies at 90. [7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October 2007). 
  8. ^ Fleischmann, Klaus. Die Kommunistische Partei Birmas - Von den Anfängen bis zur Gegenwart. Hamburg: Institut für Asienkunde, 1989. p. 166.
  9. ^ Schism and Secession: The Split Parties[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