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馬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美馬市
美馬市
日文轉寫
 • 日文美馬市
 • 平假名みまし
 • 羅馬字Mima-shi
脇町南町傳統建築群(梲屋頂老街)
美馬市旗幟
市旗
美馬市市章
市章
美馬市位置圖
美馬市在德島縣的位置
美馬市在日本的位置
美馬市
美馬市
美馬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標:34°03′12″N 134°10′11″E / 34.05331°N 134.16981°E / 34.05331; 134.16981
國家 日本
地方四國地方
都道府縣德島縣
接鄰行政區三好市劍町阿波市吉野川市神山町那賀町
香川縣高松市讚岐市滿濃町三木町
政府
 • 市長牧田久
(現任任期至:2013年4月2日)
面積
 • 總計367.38平方公里
人口(2024年5月1日)
 • 總計26,070人
 • 密度71人/平方公里
象徵
 • 市樹垂柳
 • 市花紫薇
 • 市鳥大斑啄木鳥
時區日本標準時間UTC+9
市編號36207-7
郵區編號777-8577
市役所地址美馬市穴吹町穴吹字九反地5番地
美馬市政府
美馬市政府
電話號碼+81-883-52-1212
市議員數20
法人番號4000020362077
網站http://www.city.mima.lg.jp/
人口:美馬市官方網頁

美馬市(日語:美馬市みまし Mima shi */?)是位於日本德島縣西北部的城市,境內約80%的面積被森林覆蓋[1]。北邊為讚岐山脈,南邊為劍山山脈,吉野川流經市內的中心地區[1]。當地自古以來作為德島縣西部的政治與經濟中心而繁榮[2],市內的脇町南町因保留着江戶明治時期的建築,於1988年被選定為重要傳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區[3][4]

地理[編輯]

穴吹川由南往北流經市內並注入北邊的吉野川[1]中央構造線則沿着吉野川北岸的德島自動車道通過市內[2]

氣候[編輯]

當地在氣候上屬於瀨戶內海式氣候。根據統計,2020年美馬市的年均溫為15.6℃,年降雨量則為1409毫米,平原地區與山區的氣溫差較大[1]

歷史[編輯]

年表[編輯]

  • 1889年10月1日:實施町村制,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
  • 1924年1月26日:穴吹村改制為穴吹町
  • 1927年6月1日:半平山村改名為古宮村。
  • 1928年11月1日:江原村改制為江原町
  • 1940年12月10日:郡里村改制為郡里町
  • 1951年11月3日:岩倉村改制為岩倉町
  • 1955年1月1日:中枝村的部分地被併入木屋平村,其餘地區則東山村和三山村合併為美鄉村(現已合併為吉野川市)。
  • 1955年3月31日:三島村、穴吹町、口山村、古宮村合併為穴吹町
  • 1957年3月31日:郡里町和重清村合併為美馬町
  • 1958年3月31日:脇町、江原町、岩倉町合併為新設置的脇町。
  • 1973年7月1日:木屋平村改隸屬美馬郡。
  • 2005年3月1日:脇町、美馬町、穴吹町、木屋平村合併為美馬市[5]

變遷表[編輯]

1889年10月1日 1889年 - 1926年 1926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8年 1989年 - 現在 現在
木屋平村 2005年3月1日
合併為美馬市
脇町 1958年3月31日
合併為脇町
江原村 1928年11月10日
江原町
岩倉村 1951年11月3日
岩倉町
郡里村 1940年12月10
郡里町
1957年3月31日
合併為美馬町
重清村
三島村 1955年3月31日
合併為穴吹町
穴吹村 1924年1月26日
穴吹町
口山村
半平山村 1927年6月1日
古宮村

行政[編輯]

歷任市長[編輯]

姓名 上任年月日 卸任年月日 備註
1 牧田久 2005年4月3日 現任

交通[編輯]

鐵路[編輯]

道路[編輯]

高速道路

觀光資源[編輯]

脇町劇場

教育[編輯]

高等學校

本地出身之名人[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美馬市過疎地域持続的発展計画 (PDF). 美馬市役所. 2024-02 (日語). 
  2. ^ 2.0 2.1 美馬市地域防災計画 p.1 (PDF). 美馬市役所. 2024-03-21 (日語). 
  3. ^ 重要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うだつの町並み」. 美馬市役所 (日語). 
  4. ^ 美馬市脇町南町(徳島県) (PDF). 文化庁. 2022-05-01 (日語). 
  5. ^ 美馬市プロフィール. 美馬市政府. [2012-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9) (日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