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花芭山纜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花芭山線聖淘沙纜車站

花芭山纜車(英語:Singapore Cable Car)提供了一個纜車系統連接度假島聖淘沙新加坡島麥嘉華山,並橫越吉寶港。它在1974年2月15日開放,這是全世界第一架跨海港的空索道系統。 然而,這不是第一架空索道系統以跨越水道;早於1964年,位於日本淡島Kaijō索道,已經橫越了較短的海峽以連接一個島嶼。[1][2][3] 雖然其經營者稱它是一個纜車,此系統實際上是一個雙線纜車系統並不是架空索道系統。在2012年的往返票價,每個成年人要29新加坡元,而每個兒童要18新加坡元。[4]在2018年,花芭山纜車營運公司之網站顯示,花芭山線線加聖淘沙線纜車之套票(可參觀花芭山,並可在聖淘沙島內乘搭纜車),成人售價為33新加坡元,兒童售價為22新加坡元[5]

歷史[編輯]

一輛纜車正在前往聖淘沙

新加坡政府在1968年提出了以索道連接聖淘沙與麥嘉華山,作爲國家總體規劃的旅遊項目的一部分。 在1972年,耗資5.8百萬新加坡元的花芭山纜車開始興建,並在1974年2月15日由當時的副總理吳慶瑞博士開幕。

花芭山纜車系統有43個通過艙服務員手動開啟和關閉的大門的車廂。 在1976年,車廂增加到51個。 在七十年代末開拍的檀島警騎在此取景,而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的纜車婚禮上是在1970年代後期引入的。

在1988年,花芭山纜車慶祝了它第10萬個遊客的出現。 在新加坡舉行的1989年世界小姐選美,以及1990年的東南亞運動會,它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花芭山纜車系統的車廂在1994年以超過11億新加坡元予以替換。新的車廂總共80個,並有效地增加一倍的效率(從每小時700名乘客升級至每小時1400名乘客)。升級於25日內完成,在此期間,花芭山纜車暫停運作。

在1995年,花芭山纜車迎接了2千萬個遊客,並在1997年迅速升至二千五百萬個遊客。同年,樂高製作了世界上唯一真人大小的纜車車廂,而它是基於新加坡纜車的設計。

在1999年11月,花芭山纜車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有玻璃底艙的纜車系統,每一個纜車車廂耗費3萬新加坡元。 在2000年,花芭山纜車系統買入了多6個這些受歡迎的車廂,令花芭山纜車系統總共81個纜車。

在2009年9月14日,耗資三千六百萬新加坡元的升級開始,並重新在2010年7月21日開放。 所有的車廂現在是黑色金屬汽車與鉻調整,當中有67個更大的車廂,包括世界上第一個七星級貴賓艙。兩根電纜延長了30米,以令更大的車廂可以置身於120米以上的海平面。座位也從六個改爲八個。還有新的摺疊座位和新的音樂系統。[6]

島內纜車聖淘沙線於2015年7月14日開放,長890米,建造成本7800萬新加坡元。由於新線建成,舊線改稱「花芭山線」。由於兩線並無連接,因此遊客需要步行3到5分鐘,從原來的聖淘沙站步行至Imbiah Lookout站。新線連接西索羅角站(Siloso Point)和魚尾獅站(Merlion station),魚尾獅站也提供了與聖淘沙捷運(Sentosa Express)的連接。新線擁有51架八座位纜車,每小時單一方向可接載約2200人。

車站與其高度[編輯]

車站 纜索高度(米)高於平均海平面 纜索高度(英尺)高於平均海平面
麥嘉華山站 93米 300英尺
港口前站 69米 225英尺
聖淘沙站 47米 154英尺

參考資料[編輯]

  1. ^ Kaijō索道官網. [2007-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9). 
  2. ^ 存档副本. [2016-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3-21). 
  3. ^ 靜崗縣普通索道纜車系統. [2016-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Ticketing - Singapore Cable Car. Sentosa.com.sg. [201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8). 
  5. ^ Singapore Cable Car Sky Network - One Faber Group. onefabergroup.com. [2018-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6. ^ Dale, Steven. Singapore’s Sentosa Island Gondola, Part 1 – The Essentials. The Gondola Project. [2017-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6).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