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哈克·卡拉佩特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薩哈克·卡拉佩托維奇·卡拉佩特揚
Саак Карапетович Карапетян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
任期
1947年3月29日—1952年11月20日
前任阿加西·薩爾基揚
繼任安東·科欽揚
個人資料
出生1906年5月29日儒略曆5月16日]
 俄羅斯帝國埃里溫省阿爾馬維爾
逝世1987年12月6日(1987歲—12—06)(81歲)
 蘇聯埃里溫
國籍 蘇聯
政黨蘇聯共產黨 蘇聯共產黨
專業生物學
獲獎
衛國戰爭勳章 — 1945 勞動紅旗勳章 — 1944 各民族人民友誼勳章 — 1976 榮譽勳章 — 1940

薩哈克·卡拉佩托維奇·卡拉佩特揚,(俄語:Саак Карапетович Карапетян,1906年5月16日(格里曆:5月29日)—1987年12月6日),亞美尼亞族,蘇聯生物學家、政治人物。曾任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外交人民委員、部長會議主席等職務。生物學博士,教授。[1]

生平[編輯]

  • 1906年5月29日出生於埃里溫省阿爾馬維爾。
  • 1925年-1927年,埃奇米阿津區國土局工作人員。
  • 1927年-1928年,阿什塔拉克區財政局長,區政府副主席。
  • 1928年-1933年,埃里溫獸醫學院學習。1931年加入聯共(布)。
  • 1933年-1938年,蘇聯科學院亞美尼亞分院科研工作者。
  • 1938年-1940年,蘇聯科學院亞美尼亞分院副院長。
  • 1940年1月-3月,亞共(布)中央部副部長。
  • 1940年3月-1944年,亞共(布)中央宣傳鼓動部書記。
  • 1943年-1947年,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1943年當選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院士。
  • 1944年-1947年3月,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委員會、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外交部長。
  • 1947年3月-1951年12月,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
  • 1951年12月-1955年,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農業部畜牧研究所所長。
  • 1955年-1957年,埃里溫家禽廠廠長。
  • 1958年-1987年,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奧爾貝利生理學研究所家畜生理學實驗室主任。1961年獲生物學博士學位。期間,1964年-1981年,亞美尼亞哈恰杜爾·阿博維揚教育學院生理學系主任。1965年-1987年,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生理學家協會主席。1970年-1987年,國際生理學家理事會和世界家禽育種者協會總理事會成員。
  • 1987年12月6日於埃里溫逝世,享年81歲。

卡拉佩特揚是蘇共19大代表;第2-3屆蘇聯最高蘇維埃聯盟院代表,第2-4屆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代表。

功績[編輯]

卡拉佩特揚致力於研究家禽繁殖、提高禽類生產力、集約化家禽養殖和畜牧業各分支的問題。他發現在額外照明的情況下,農用禽類的平均年產蛋量增加20-25%。這意味着暴露於人工來源的紫外線輻射會刺激家禽的生長發育並提高產蛋率。自1953年起,卡拉佩特揚的研究成果逐漸在全蘇推廣。他還發現,大腦半球的同時切除不可逆轉地破壞了禽類生殖器官的活動。而當上乳腺被切除時,它並沒有像以前認為的那樣加速青春期的過程,而是相反,減慢甚至停止它。卡拉佩特揚是蘇聯自主研發的第一個肉雞品種「埃里溫」的研發者。[2]

著作[編輯]

  • 《人工照明對農場鳥類產蛋量的影響》(1954)
  • 《家禽的飼養、照料與繁殖》(1956)
  • 《如何提高亞美尼亞本地禽類的生產力》(合著,1956)
  • 《集約化家禽養殖的經濟意義及其在亞美尼亞的發展前景》(1957)
  • 《家禽養殖和提高其生產力的方法》(1958)
  • 《農業技術課程教材—家禽》(合著,1959)
  • 《工業化家禽養殖及其發展途徑》(1966)
  • 《埃里溫肉雞品種的起源、育種和育種價值》(合著,1974)
  • 《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模式及其高級神經活動的基礎》(合著,1980)

榮譽[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