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敏凱寧組曲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畫作《勒明蓋寧的母親》,由阿克塞利·加倫-卡勒拉於1897年所做

《藍敏凱寧組曲》(英語:Lemminkäinen Suite,或譯為《萊明凱寧組曲》、《列敏凱寧組曲[1]),作品22,是由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於1893年至1895年所完成的由四個樂章所組成的交響詩,是西貝流士在1890年到1891年於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學習後創作的第四部管弦樂作品,[2]是繼《庫勒沃》後西貝流士創作的第二個大型交響作品,[3]於1896年4月13日在赫爾辛基由西貝流士親自指揮赫爾辛基愛樂樂團首演。該作品取材於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中的角色勒明蓋寧神話傳奇,而其中最為著名的第二樂章《圖奧內拉的天鵝》則取自他未完成的歌劇船的建造英語Veneen luominen》中的序曲[4]現今的管弦樂團演出通常只選取其中的某一個樂章進行單獨的演奏,而又以《圖奧內拉的天鵝》作為單一曲目的演出最為頻繁。[5]

歷史[編輯]

原先歌劇的創作[編輯]

西貝流士早年十分痴迷於閱讀芬蘭神話,尤其是1835年發佈的神話著作《卡勒瓦拉》,這為後來的《藍敏凱寧組曲》的創作提供了靈感來源。[6]作為一個浪漫民族主義的作曲家,也受到19世紀卡累利阿主義的影響;1891年,西貝流士去到卡累利阿旅行並收集素材,在此期間他所創作的交響曲庫勒沃》和《卡累利阿組曲》均取得巨大成功,這鼓勵了西貝流士繼續進行浪漫民族主義音樂創作的熱情。1893年,西貝流士受到芬蘭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的啟發在芬蘭小鎮魯奧韋西開始創作歌劇《船的建造》,由於西貝流士當時受到維堡當地一個學生會的委託去創作《卡累利阿音樂》以及遇到關於該歌劇劇本和歌詞的創作瓶頸,也是因為從拜羅伊特返回後,西貝流士發現自己對於管弦音樂創作的痴迷明顯多於歌劇的創作,因此歌劇《船的建造》的創作被打斷。[7]儘管除了序曲以外,全本的《船的建造》並沒有被西貝流士所完成,但它為後來的取而代之的《藍敏凱寧組曲》確定了音樂風格並奠定了創作基礎,原來的序曲也成為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圖奧內拉的天鵝》。[8]

首演[編輯]

1893年至1895年,西貝流士開始了《藍敏凱寧組曲》的創作。他在首演之前開始指揮管弦樂團排練該組曲,但由於其難度原因直接導致了來自部分演奏成員的不滿。在一次排練期間,他的妻子曾因為聽到樂團成員之間的爭吵而哭泣。該作品於1896年四月中旬在赫爾辛基首演,其反響卻是褒貶不一的。芬蘭作曲家奧斯卡·梅里坎托對該作品表示好評,認為其音樂形式和所表達內容均十分得當;而芬蘭音樂評論家卡爾·弗洛丁芬蘭語Karl Flodin曾對該作品除《藍敏凱寧與島上的少女》以外的作曲和演奏給出了及其尖銳的負面評價,認為該作品對於觀眾來說是「暴力的催眠」,其中的《圖奧內拉的天鵝》過於冗長和無聊;加之西貝流士本人也並沒有對該作品的首演很滿意,使得他之後對該組曲進行了重寫。[9]

修改[編輯]

1896年至1897年期間,西貝流士對該作品進行了較大的修改,新一版的作品中,他刪除了原先鐘琴鈴鼓在《藍敏凱寧與島上的少女》裏的配器設置,並在《藍敏凱寧的歸來》中去除掉了許多細節,原先《藍敏凱寧的歸來》的演奏時長是現在的兩倍之多,且以沉思而非激烈的情緒作為結尾。[10]西貝流士指揮赫爾辛基愛樂樂團於1897年的11月1日對修改過後的作品進行了重演。儘管來自觀眾的反響很好,但是卡爾·弗洛丁依舊對新一版「病態」的作品表達了他的不滿。西貝流士對這樣的評價感到十分沮喪,最終的作品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了下文,西貝流士在之後的數十年都沒有再次演奏《藍敏凱寧組曲》。1900年,其中的兩個樂章《圖奧內拉的天鵝》和《藍敏凱寧的歸來》對外發佈。直到1933年,西貝流士在芬蘭指揮家羅伯特·卡亞努斯的莊園中重新取得《藍敏凱寧組曲》的樂譜,他重新審視並修改該作品。西貝流士於1935年暨初版《卡勒瓦拉》發佈一百周年的紀念音樂會中重新指揮該作品,剩下的兩個樂章《藍敏凱寧在圖奧內拉》和《藍敏凱寧與島上的少女》得以發佈。西貝流士於1939年對組曲做出了最終的修改,將原先第二樂章《藍敏凱寧在圖奧內拉》和第三樂章《圖奧內拉的天鵝》的順序相調換。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全本的《藍敏凱寧組曲》於1954年發佈。

配器[編輯]

結構[編輯]

1890年代至20世紀初,《藍敏凱寧在圖奧內拉》曾作為第二樂章演奏;《圖奧內拉的天鵝》曾作為第三樂章演奏,根據布賴特科普夫與黑特爾音樂出版社於1901年所發佈的西貝流士相關的管弦音樂作品集,將《圖奧內拉的天鵝》記為組曲中的第三樂章。[11]西貝流士於1939年調換了這兩個樂章的位置,將《圖奧內拉的天鵝》作為第二樂章演奏。[12]儘管如此,原先的版本依舊受到歡迎,指揮家在演奏全本的《藍敏凱寧組曲》時可以自由的選擇新舊兩種方案。2019年1月份,芬蘭指揮家埃薩-佩卡·薩洛寧指揮三藩市交響樂團首演《藍敏凱寧組曲》時便採用了舊版的演奏順序,而包括洛杉磯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在內的樂團則多採用新版的演奏順序。[13][14]

按照西貝流士於1939年修改過後新版的演奏順序,該組曲包含如下四個樂章,分別是《藍敏凱寧與島上的少女》(第一樂章)、《圖奧內拉的天鵝》(第二樂章)、《藍敏凱寧在圖奧內拉》(第三樂章)和《藍敏凱寧的歸來》(第四樂章)。

《藍敏凱寧與島上的少女》[編輯]

該樂章取材自《卡勒瓦拉》中的第29部詩篇(Canto XXIX),講述了勒明蓋寧曾避難在薩里島(Saari)上,以一個遠行歸來的英雄身份在此用他的歌聲贏得了島上少女和寡婦的芳心並誘姦了她們,等到島上其他男性聽聞此事而怒氣沖沖歸來時,勒明蓋寧倉皇逃竄的行為卻使得島上女性的懊喪不已。第一樂章由綿延的方式延展開來並以漸快的節奏輔之以舞蹈般的主題演奏,隨後原本綿延的主題又逐漸強化其在弦樂部分的力度,結合豐富的調性變化去塑造一個英雄。在這一樂章中,西貝流士運用突然充滿激情的爆發和緊張氛圍的塑造,兩者相互交融以造成對觀眾聽覺的震撼衝擊,這樣的技巧在他的第一交響曲英語Symphony No. 1 (Sibelius)中也有所體現。該樂章的重現和發展部分較為漫長,以創造將觀眾的注意延伸到一個持續且拉長的漸強並最終達到高潮的聽覺體驗,該樂章以較為壓抑的情緒作為其結尾預示勒明蓋寧悲歌般地離去。[15]

《圖奧內拉的天鵝》[編輯]

該樂章取材自《卡勒瓦拉》中的第14部詩篇(Canto XIV),描述了巫婆婁希驅使勒明蓋寧去殺死游弋在圖奧內拉黑河上的天鵝,而自己卻因此身亡的故事。該樂章以十分昏暗的方式展開,將弦樂器的演奏部分進行多重的拆分並使用英國管的獨奏表現河中天鵝的哀怨。[16]而後,豎琴的演奏將該樂章引入到一個更加明亮但又轉瞬即逝的C大調上,以表現天鵝躍升於天空之中又很快滑翔至昏暗之間的落差,樂章最終在平靜與緩和的鼓聲中消逝結尾。西貝流士在作曲時,曾在該樂章題詞道:[17]

《藍敏凱寧在圖奧內拉》[編輯]

該樂章取材自《卡勒瓦拉》中的第14部和第15部詩篇(Canto XIV-Canto XV),是講述勒明蓋寧的母親在聽聞其兒子在圖奧內拉的死訊後,向技工伊爾瑪利寧討得一個耙子並將她兒子殘存的屍首從河中撈起,勒明蓋寧又奇蹟般復活了的故事。西貝流士使用一種沉悶且不詳的情緒在F小調中以弦樂器組的震音和由四個音符組成而又以其中的第四個音符降調而結束的樂想展開這一樂章。原本平靜的展開部分由小號圓號長號突如其來的爆發而終結並進入緊張的高潮,西貝流士在華格納的歌劇《帕西法爾》中借鑑了這樣的技巧。隨後,音樂的緊張感和強度逐步減弱並結合以弦樂器和長笛的演奏塑造出一個搖籃曲式的輓歌。西貝流士使用大提琴的獨奏在該樂章的結尾重現其在開頭不詳且沉悶的主題並呼應了在上一個樂章《圖奧內拉的天鵝》中類似的情感。[18]

《藍敏凱寧的歸來》[編輯]

該樂章取材自《卡勒瓦拉》中的第30部(Canto XXX),講述了勒明蓋寧決心為其母親和他的人民遭到波赫約拉的洗劫而報仇,最後厭倦了戰爭的摧殘並最終踏上了歸途的故事。與第二樂章《圖奧內拉的天鵝》所表達的昏暗不同,該樂章的巴松管演奏重複且暗沉在小調的固定低音,使得整體的樂句富有爆發力且該樂章音程的逐步下降呼應了上一個樂章《藍敏凱寧在圖奧內拉》。樂章中很難找到一個重複和主要的描述勒明蓋寧的主導動機,但西貝流士提供了一個連貫和統一的以巴松管為主的音樂暗示以引導聽眾,並輔之以弦樂部分在進入到降E小調之前調性上靈活的變化,最終將曲樂帶入到迴旋曲式的結尾以標誌勒明蓋寧英雄般的歸來。西貝流士曾在1921年談及該樂章時對《藍敏凱寧的歸來》評價道:

參考資料[編輯]

  1. ^ 金毅妮著. 聆听芬兰:西贝柳斯的音乐世界. 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19: 119. ISBN 978-7-5523-1767-1. 
  2. ^ Roger Dettmer. Lemminkäinen Suite: Four Legends from the Kalevala, for orchestra, Op. 22. All Music. [2021-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3. ^ BBC Symphony Orchestra / Sakari Oramo. On record – BBC Symphony Orchestra / Sakari Oramo: Sibelius: Lemminkäinen Suite (Chandos). arcana. [2021-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4. ^ Sin80. Sibelius: Lemminkäinen Suite, Op.22. Sin80. [2021-01-06]. 
  5. ^ Eeche YANG. 西貝流士:黃泉的天鵝 作品22之3. 新北市交響樂團. Dec 22, 2020 [2021-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7). 
  6. ^ Lawrence B. Johnson. With ‘Lemminkäinen’ epic, Salonen and CSO capture Sibelius in youthful flower, prowess. Chicago on the aisle. Apr 6, 2014 – 4:03 pm [2021-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7. ^ Ralf Hermans. Jean Sibelius (1865-1957) Finlandla, Op. 26 • Karelia Suite, Op. 11 • Lemminkäinen Suite, Op. 22. www.naxos.com. [2021-01-08]. [失效連結]
  8. ^ NEW YORK PHILHARMONIC. Lemminkäinen and the Maidens of the Island, Op. 22, No. 1 (PDF). NEW YORK PHILHARMONIC. JANUARY 2019 [2021-01-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04). 
  9. ^ Sibelius.fi. Lemminkäinen. www.sibelius.fi. [2021-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5). 
  10. ^ Raymond Tuttle. Lahti Symphony Orchestra/Osmo Vänskä BIS CD-1015 DDD 79:27. Classical.net. [2021-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11. ^ Generoso. File:PMLP107880-Sibelius - Der Schwan von Tuonela Op22 No3 (Tuonelan Joutsen - Legende) (from Volksepos Kalevala) score.pdf (PDF). IMSLP.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21). 
  12. ^ Phillip Huscher. The Swan of Tuonela (PDF).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20). 
  13. ^ Lively Foundation. Esa-Pekka Salonen Debuts as Newly Named Director SF Symphony. Lively Foundation.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14. ^ SF Symphony. Salonen Conducts the SF Symphony. SF Symphony.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0). 
  15. ^ Thomas May. Sibelius: Four Legends from the Kalevala, Opus 22. www.sfsymphony.org.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16. ^ Phillip Huscher. PROGRAM NOTES, The Swan of Tuonela (PDF).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2021-01-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20). 
  17. ^ Timothy Judd. “The Swan of Tuonela”: Sibelius’ Voyage into Hades. The Listener's Club. December 8, 2017 [2021-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18. ^ Dr. Ilkka Oramo. Lemminkäinen Suite, About this Piece. LA Phil.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4). 
  19. ^ Helsink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ibelius: Lemminkäinen. ClassicLive. [2021-01-16]. 

參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