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藕池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藕池河是長江荊江幹流向洞庭湖的四條分流河道之一,也是洞庭湖水沙的來源之一。

藕池河北端為荊江幹流南岸的分江口——公安縣藕池鎮石首市南口鎮之間的藕池口(無閘門,自然狀態),南流注入洞庭湖

河道

[編輯]

藕池河水系紊亂,以安鄉河、團山河、南縣河為西、中、東三條支流。水系河流總長368公里。通航里程204公里。東支為主流。[1]

流經湖北省石首市境內79公里,分為一干三支,即東中支上游幹流39公里、西支安鄉河19公里、中支團山河20公里、東支鯰魚須河1公里。

東支南縣河,起自藕池口,入湖南省華容縣。在殷家洲(江波渡)又分東、西兩支:[2]

  • 西支名梅田湖河(扁擔河),經梅田湖鎮。原在梅田村張家灣分一支名張家灣小河,於「扇子拐」合主流。經易家咀、南嶽廟(今操軍鎮南嶽廟社區)至南縣城關。於「九斤麻」匯「鯰魚須河」。
  • 東支名鯰魚須河。全長27公里。原在薛家灘分支西南流,名「西來庵河」,經下閘口,於易家嘴會梅田湖河,現已經封堵入口。主流再於硯溪渡、挪堤拐又分兩支西南流,一名硯溪渡小河,一名留仙窖小河。兩水在岳城寺匯流,經馬蹄、白蓮匯西支梅田湖河。

東支的梅田湖河、鯰魚須河在「九斤麻」匯合後,立即分為兩股入湖:

  • 西南流名沱江(三仙湖河),起自南洲鎮,經烏嘴、八百弓、茅草街入南洞庭湖;全長41.02km。是大通湖垸與育樂垸的界河。由於河道淤塞、河床抬高4.08m,成了懸河。常年無法航行。2002年完成上下堵壩,壩頂高程39.30m。建有上壩引水閘,下壩船閘和泄水閘。
  • 東南流為主流,稱注滋口河,至注滋口,入東洞庭湖,長106公里,自湘鄂省界經注滋口至團洲長81公里。通航5~300噸級船舶。

中支團山河[3],自黃金嘴由東支分出,經團山寺鎮,在虎頭山(陳家嶺)又分為左右兩支

  • 左支為啞巴渡河為中支主流
  • 右支為三岔河(陳家嶺河)。為安鄉縣南縣的界河。長23公里,通航5~30噸級船舶。設有三岔河報汛水位站,最高水位38.53米(1999.07.21),1954年水位37.85米。河道萎縮,行洪能力弱;斷流期長,水資源缺乏;局部堤岸沖刷,崩岸不斷;堤防透水性強,滲透破壞嚴重。

左、右兩支繞南縣南頂垸兩側南下,在青茅崗匯流。繼續南下,經河花咀在下柴市入西支。經至南縣茅草街匯入澧水洪道,在南嘴西洞庭湖。總長81公里。河床多泥沙。河道分汊,可季節性通航5~100噸級船舶。

西支安鄉河,在安鄉縣境內稱為官壋河。起自藕池鎮南500米高陵鎮進口,作為公安縣石首市的界河,經康家崗、茅草街,入湖南省安鄉縣,經官壋麻河口,在南縣下柴市匯入中支。西支已失去航運條件。全長91公里,湖北境內19公里(其中湖北、湖南共界5公里),安鄉44公里,南縣42公里,安、南兩縣共界9公里。西支康家崗水文站記載:1937年過流6180秒立米,占宜昌來量的11.4%;1954年最高水位為38.84米,分流量2890秒立米,占宜昌來量的4.3%,1981年分流量757秒立米,占宜昌來量的1.1%,1989年分流量為630秒立米,占宜昌來量的1.0%;1991年分流量424秒立迷,站宜昌來量的0.84%;1993年分流量為456秒立米,占宜昌來量的0.85%;1998年最高水位39.67m,分流量為592秒立米,占宜昌來量的0.93%。河道萎縮快,行洪能力差;常年斷流,水資源缺乏;堤岸局部遭沖刷,崩岸不斷;堤防透水性強,滲透破壞嚴重。[4]

水文歷史

[編輯]

清咸豐二年(1852年)荊江南岸藕池天心洲附近的「馬林工」堤防,「當洪水高漲不退之際,擬向藕池方面開口消洪,以殺水勢,南岸不肯決口,駐防將軍用大炮對準南岸轟擊,搶險人群紛紛逃命,南岸遂潰」[5]。由於「民力拮据」未堵口。次年汛期,長江水沿決口流向華容縣西境,奪占華容河西支。清咸豐十年(1860年)長江特大洪水,在未復堤原潰口的藕池口洶湧南下,沖成大河,長江洪水大部分進入洞庭湖。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的《咸豐朝軍機處錄副奏摺》記載,「水勢建瓴直下,漫城而入,水高出城牆丈余,闔邑被淹,江湖連成一片,民堤漫塌尤多」。長江幹流帶來的大量泥沙,使得藕池河和洞庭湖逐漸淤塞,藕池河的分泄能力也逐年下降。光緒十六年(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查看荊江大堤和藕池河後在一份奏摺中寫:「江水入湖挾泥帶沙以南趨西湖一帶淤地成洲,土人名曰南洲,地廣土沃,土客互爭,實為湖南隱患。且淤洲日寬,湖面愈狹,內水阻遏不消,濱湖州縣,胥受其害。」

1949年前,藕池口多年平均分流量為17558.5m3/s,占宜昌來量的31.41%。1954年長江特大洪水藕池口分流量為14790m3/s,占宜昌來水量的22.14%;徑流量1155.9億m3,占宜昌來量的20.1%。1951年到1966年下荊江裁彎前,平均分流量12201.9m3/s,占宜昌來量的22.24%,徑流量平均690.06億m3,占宜昌同期平均15.38%。1972年下荊江裁彎完成後,多年平均為6465m3/s,占宜昌來量的12.64%。1981年長江上游特大洪水藕池口分流量為8874m3/s,占宜昌來量的12.6%。

藕池口分流大部分洪水進入洞庭湖以後,下荊江流量大大減小,破壞了上下荊江的平衡關係,造成下荊江的大河道與小流量不相適應,就產生河道淤塞彎曲萎縮。1887年、1909年、1947年、1972年分別在古長堤、尺八口、碾子灣、沙灘子發生的四次自然裁彎。下荊江裁彎後,降低了新廠水位約1.3米,等同於抬高了藕池口進流高程,枯水期藕池河口門的河底懸在長江水面3到5米之上。由於洞庭湖南水頂托,藕池河常出現南水倒流,如1998年、1999年、2003年汛期,藕池河中支團山河虎山頭至團山寺出現0.03至0.07米負落差。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岳阳市志第八册交通卷第一章水上交通第一节航道. [2021-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2. ^ 韓其為 周松鶴:「三口分流河道的特性及演變規律」,《長江科學院院報》,1999年第5期,第5-8頁。
  3. ^ 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郑云 车荣华:“团山河抢险的两天三夜”,来源:《湖北日报》,2020年07月28日. [2021年12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2月6日). 
  4. ^ 陳幫 李志威 胡旭躍 譚嵐:「藕池河形態變化與沖淤過程研究」,《泥沙研究》,2019年第4期,第33-40頁。
  5. ^ 段毓云:《南縣鄉土筆記》,民國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