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袁義(?—1399年),安徽廬江人。明朝初期軍事將領。

其本姓張,為張德勝族弟。最初為雙刀趙總管,守衛安慶。後左君弼試圖招撫,不從。此後張德勝戰死後,其歸順朱元璋。任帳前親軍元帥,並賜名,此後數次征伐,累功為興武衛指揮僉事。之後跟隨徐達北伐,在通州擊敗元平章俺普達等人,追趕賀宗哲詹同,功勞最大。後跟隨平定陝西,擊敗元豫王部隊。後與其他將領合力攻破慶陽。當時張良臣部隊多次率眾在袁義軍營前挑釁,袁義不為所動,仍然堅守並待其鬆懈後進攻。之後與大軍在定西大敗擴廓,並在南面攻下興元。之後晉升本衛同知,調羽林衛,移鎮遼東[1]

之後,跟隨沐英征討雲南,平定普定諸城,留鎮楚雄。當時地方屢次叛變,袁義積糧進行長久戰,後升任楚雄衛指揮使。當時入朝,朱元璋十分厚愛,並認為其年老,命醫生為其染鬍鬚鬢角,以震懾外人,並且特意賜銀印以示恩寵。後二十多年,袁義在外屯田修築橋樑等設施,受到軍民愛戴。建文元年,征討歸還後任右軍都督府僉事,進同知,後死於任上[2]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史》(卷134):「袁義,廬江人,本張姓,德勝族弟也。初為雙刀趙總管,守安慶,敗趙同僉、丁普郎於沙子港。左君弼招之,弗從。德勝戰死,始來附。為帳前親軍元帥,賜姓名。數從征伐,積功為興武衛指揮僉事。從大將軍北征,敗元平章俺普達等於通州,走賀宗哲、詹同於澤、潞,功最。復從定陝西,敗元豫王兵。與諸將合攻慶陽。張良臣兵驟薄義營,義堅壁不為動,俟其懈,力擊破之。走擴廓軍於定西,南取興元。進本衛同知,調羽林衛,移鎮遼東。」
  2. ^ 明史》(卷134):「已,從沐英征雲南,克普定諸城,留鎮楚雄。蠻人屢叛。義積糧高壘,且守且戰,以功遷楚雄衛指揮使。嘗入朝,帝厚加慰勞。以其老,命醫為染須鬢,俾還任以威遠人,且特賜銀印寵異之。歷二十年,墾田築堰,治城郭橋樑,規劃甚備。軍民德之。建文元年征還,為右軍都督府僉事,進同知,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