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西遷之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遷之歌》 
管興才的作品
寫作日期1948年到1961年
體裁編年體敘事長詩
國家中國
語言錫伯文
主題錫伯人西遷及在伊犁的活動
形式每四行為一組,押首韻為主,兼押尾韻
行數較為完整的版本有127節,506行

西遷之歌》(錫伯語ᠰᡞ᠌ᠪᡝ
ᡠᡣ᠋ᠰᡠᠷᠠ
ᡤᡠᠷᡞ᠌ᠨ᠋ᡪᡞ᠌ᡥᡝ
ᡠᠴᡠᠨ
穆麟德sibe uksura gurinjihe ucun,也被稱為《錫伯族遷來之歌》、《徙遷之歌》、《錫伯族自原籍遷來之歌》、《錫伯族今昔》、《故鄉之歌》、《遷徙歌》、《戌邊歌》、《離別歌[1][2])是錫伯族民間詩人管興才從1948年到1961年創作和整理完成的錫伯文敘事長詩。全詩用五百多行詩句概括了錫伯西遷和在伊犁活動的近200年的歷史。《西遷之歌》對研究錫伯族的歷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編輯]

《西遷之歌》的作者是錫伯族民間詩人管興才。管興才本姓為卦爾佳氏,字禎器。1894年出生於錫伯營正紅旗(察布查爾縣四牛錄)。精通漢語滿語蒙古語藏文,會說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曾自修歷史和文學,精通的是清朝歷史蒙古史。清朝末年,管興才曾經擔任過錫伯營總管檔房筆帖式,察哈爾蒙古營右翼領隊大臣諾羅筆帖式。中華民國成立後,管興才擔任過伊犁鎮守使參謀處秘書,昭蘇縣政府秘書,察布查爾四牛錄小學教員,曾為昭蘇喇嘛廟寫匾,被稱為「管巴克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管興才曾任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的區人民政府秘書,後調至自治縣人民政府文字改革委員會直至退休。1963年病故[1][3][4]

管興才在1953年到1954年,與四牛錄的一些文化人創辦錫伯文大型油印綜合月刊《文化嚮導》,並在此刊物上刊登介紹漢族文化的文章、發表創作的詩歌等文學作品。同一時期四牛錄組織成立秧歌劇隊,管興才為支持劇隊,翻譯編寫了《賣油郎》、《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等漢語戲劇。還創作了翻譯錫伯人狩獵生活的《打獵歌》,諷刺詩《賭棍》,介紹錫伯人習俗的《說親-父母的苦衷》等詩作。除此之外,管興才整理創作了數篇敘事長詩,比如反映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張格爾之亂發生之時,錫伯人配合清軍張格爾鬥爭的《喀什噶爾舞春》。還有反映錫伯官兵及家屬西遷駐防伊犁的過程和建設伊犁時發生的故事的《西遷之歌》[1][3][4][5]

創作與版本[編輯]

在《西遷之歌》創作前,關於錫伯人西遷的多種傳說和歌謠已經在民間傳唱,這些歌謠成為管興才創作《西遷之歌》的基礎[1]。管興才從1948年到1961年逐漸創作和整理完成了《西遷之歌》。1948年農曆四月十八日是錫伯人西遷184周年的紀念日,四牛錄組織文藝演出。當時正任四牛錄小學教員的管興才將已經初步完成的《西遷之歌》的前40到50段後配上錫伯民歌,教於小學生們並於文藝演出上演出,結果大獲成功。管興才受此鼓舞,開始研究錫伯人的歷史,總結和整理多種西遷後流傳的民謠,考證西征路線,並於60年代初將《西遷之歌》完成[3][4]

《西遷之歌》在創作後的一段時間因為缺乏印刷條件並未正式出版發行,但有手抄本流傳在各個牛錄之間[6]。不過因為是手抄本,隨着時間的增長和手抄次數的增加,各地流傳的《西遷之歌》產生了不同的變異,形成了不同版本的《西遷之歌》。1980年,從察布查爾縣二牛錄搜集到的《西遷之歌》共100節,應該有400行。但有若干處的缺失,實際上僅有393行。且在內容上結尾並不完整。1981年,新疆察布查爾縣錫伯族語言學會將《西遷之歌》刊發於第一期《錫伯史資料匯編》之上。這個版本共127節,應有508行,但有一處缺了兩行,實際上有506行。198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將54節,216行的《西遷之歌》刊於《遷徙之歌》一書上。1981年,由佘圖肯翻譯的《西遷之歌》漢譯本獲得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全國少數民族優秀翻譯文學作品一等獎[1][2]。《西遷之歌》本身也是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獎作品[7]

內容[編輯]

《西遷之歌》採用的是編年體結構,全詩用五百多行詩句概括了錫伯西遷和在伊犁活動的近200年的歷史,詩人利用時間的推移將長詩分成四個部分[1]

第一部分講述了錫伯人西遷的原因、經過和到達伊犁後編旗的情況。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1千多名錫伯官兵接受調遣,帶領着近3300名家眷離開盛京開始西遷,歷經艱苦的兩個月後到達烏里雅蘇台,彼時已是寒氣逼人,錫伯官兵們決定在此休息等待來年春天繼續出發。誰知開春之時,因為長途跋涉,且初春新草尚未發芽導致牲畜瘦弱疲憊。這時又逢瘟疫,導致帶來的牲畜死亡大半。此時錫伯官兵們不得不到當地牧場借用馬匹和駱駝。從烏里雅蘇台出發的官兵們又歷經糧食和畜力都短缺不足的情況,最終歷時一年零五個月到達伊犁[1][3][4]

第二部分的主題是到達伊犁後疏通卓合爾渠、開墾農田和挖掘察布查爾渠的情況。而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時間並列,書寫的是錫伯人在這段時期所面臨的苦難。到達伊犁後,錫伯人們被安置在了伊犁河南岸,與惠遠城向望的巴特蒙克巴克,以及卓合爾拜興以西的吉格爾巴克一帶。錫伯營所駐守的卡倫有18處,甚至會換防到塔爾巴哈台喀什噶爾等地。在清政府停止口糧供應後,錫伯官兵先後修復了因戰爭而損毀的卓合爾渠,並開墾1萬多畝荒地,並歷時6年完成了深一丈寬一丈二尺長兩百里的察布查爾大渠。隨着大渠建成,錫伯營耕地開始擴大,在新渠兩岸共開墾七晚八千七百畝耕地[1][3][4]。最後一部分則描繪的是錫伯人現在的幸福生活及對未來生活的嚮往[1]

特點與價值[編輯]

《西遷之歌》以每四行為一組,不僅僅押尾韻,也押首韻,其主要押韻的特點為一到四行用同一元音或輔音押首韻,同時一、二和四行用同類型詞尾或同一字母押尾韻。也出現過一、二行和三、四行的首韻不同或者二、四行押尾韻的情況。整首詩較為齊整,不過也會出現首尾不押韻的情況。《西遷之歌》使用了比較大眾化的言語,但依然保持了靈活多變的寫法且富有音樂性。除此之外,《西遷之歌》選用了很多俄語、漢語的借詞[5][1]。《西遷之歌》對研究錫伯族的歷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首先該詩是以錫伯官兵為視角相對客觀的講述了錫伯人西遷這一歷史事件。且較為詳細的描寫了錫伯人西遷到伊犁後修建水利工程,開墾屯田的故事。除此之外,該詩對錫伯人所受到的苦難的描述,在其他史料中並不常見[1]。另外,《西遷之歌》所講述的內容被認為是錫伯人從「家情懷」到「國情懷」的轉變[8]

其他藝術形式[編輯]

20世紀80年代,錫伯人歷史上第一個大型舞劇《西遷之歌》由瀋陽歌舞團創排,並以五幕的形式在第二屆瀋陽市藝術節上演出[9]。1995年,台灣滿族作家林佩芬創作的以史詩《西遷之歌》為藍本創作的小說《西遷之歌》由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出版發行[10]。2006年,由江蘇省國畫院書法家管峻創作的500多行、超過40000字、長14米的正楷手書漢語《西遷之歌》長卷被贈予錫伯民族紀念館,並和錫伯文《西遷之歌》長卷一起收藏和展出[11]。除了以長詩出版等形式流傳外,《西遷之歌》也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錫伯族民歌的形式在民間傳唱[12]。2019年11月3日,數位來自察布查爾縣的錫伯族歌手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辦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錫伯族民歌展演」的活動上,演唱了《西遷之歌》等錫伯族民歌[13]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趙志強; 吳元豐. 《西迁之歌》评述. 民族文學研究. 1995, (04): 60–68. 
  2. ^ 2.0 2.1 文廣局. 西迁之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民政府網站. [202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1). 
  3. ^ 3.0 3.1 3.2 3.3 3.4 鄂樂春. 诗人管兴才与《西迁之歌》. 民族文學研究. 1986, (05): 59–63. 
  4. ^ 4.0 4.1 4.2 4.3 4.4 佘吐肯. 锡伯族诗人管兴才与《西迁之歌》. 滿族研究. 1989, (02): 40–45. 
  5. ^ 5.0 5.1 富麗. 满族、满文诗歌及其格律.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下). 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北京滿學會: 214–237. 1999. 
  6. ^ 關麗萍. 悲壮的颂歌 不朽的史诗──读锡伯族诗歌《西迁之歌》. 黑龍江民族叢刊. 1995, (03): 108–110,107. doi:10.16415/j.cnki.23-1021/c.1995.03.039. 
  7. ^ 历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品一览. 中國作家網. [202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3). 
  8. ^ 蘇暢. 锡伯族史诗《西迁之歌》的“家国情怀”解读. 唐山文學. 2017, (08): 150–151. 
  9. ^ 藍恩發; 朱思奇. 史诗题材让我们心怀敬畏. 瀋陽日報 (2011年03月10日). 
  10. ^ 西遷之歌 : 一本以中國滿族的史詩《西遷之歌》為藍本創作的小說 / 林佩芬.. Princeton university library. [202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1). 
  11. ^ 李冀. 14米长卷《西迁之歌》赠伊犁. 新浪新聞中心. [202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1). 
  12. ^ 李劍章. 锡伯族民歌《西迁之歌》与西迁历史记忆. 青園. 2014, (08): 49–51. 
  13. ^ 孫文振. 锡伯族民歌展演活动在京举行. 中國民族宗教網. [202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