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郁采

大明裕州同知
籍貫 浙江紹興府山陰縣
出生 十二月初十日
逝世 正德七年
配偶 娶王氏
出身
  • 弘治十七年甲子科舉人
  • 正德三年戊辰科進士

郁采(1476年—1512年),字亮之浙江山陰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治《詩經》,行八,由國子生中式弘治十七年(1504年)浙江鄉試第十二名舉人,年三十三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七名,第二甲第五十二名進士[1][2]。授刑部主事,貶大名府教授,遷河南裕州同知。正德六年(1511年),劉六劉七起義爆發,畿內混亂。次年初,其軍南下攻裕州,郁采率州民抵抗,城陷巷戰身死。追贈光祿寺少卿[3][4][5][6][7]

家族[編輯]

曾祖郁原善。祖郁臻。父郁瓛。母陶氏。慈侍下,兄椿、檳、楠、森、榕、相、楷、弟東。

參考文獻[編輯]

  1. ^ 《正德三年戊辰科進士登科録》
  2. ^ 《山陰縣志·卷十九·選舉志二·舉人》:弘治十七年甲子科:郁采……《卷二十一·選舉志三·進士》正德三年戊辰科呂柟榜;姚鵬副使有傳、胡克忠知縣、周礽郎中、胡文靜光祿寺少卿有傳、毛鳳、馬録、郁采知州贈光祿寺少卿有傳
  3. ^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歷代筆記叢編》:劉七等覘知谷大用、毛銳等駐軍臨清,復擁眾走霸州。賊以十二月 ... 十二月劉六等西奔,掠新城、雄縣、定興、安肅、易州、淶水 ... 破裕州殺都指揮詹濟、同知郁采,屠其城。
  4. ^ 《山陰縣志》:郁采字亮之,幼警敏,向學不輟。性狷介寡合,所交遊必有行檢,可相麗澤者。正德戊辰登進士高第,授刑部主事。在職勤慎,奏讞詳明。時台長恣威,陵厲其屬,采不屈,竟附吏議,奏謫大名教授。大名學政久弛,采整設教程,業務敦本,士習一新。遷裕州同知,適流賊起河北,虐焰南熾,采浚城池固守,賊騎至城下,州守欲棄城去,采止之曰:公第座,守備御事采任之。仍謂所親曰:今事勢如此,吾生則為功臣,死則為忠臣矣。或謂太夫人在堂,君奈何死國,戒勿復言,曰徒亂我意耳,使我偷生歸,豈孝耶?載妻子託其友儀賓莊士儁於南陽,與書為永訣,且曰:仆欲苟免家累者,恐重傷老母心也。乃率素所練士登埤,復遣騎檮賊,獲其俘必手劍擊之。歷二旬,晝夜不假寐,每以義激州人,州人無不效死者。相拒既久,賊乃悉眾來攻,勢益熾,城危,采自御,其東郛守開門潛遁,賊擁入,采還救,巷戰不勝,被執奮罵,賊裂其口,輔殘其體,事聞,詔贈光祿寺少卿,錄其子,遣有司諭祭,裕州立祠祀之。
  5. ^ 明史·卷二百八十九》:(正德)六年,賊四起,中原郡邑多殘破。畿內則棗強知縣段豸、大城知縣張汝舟,河南則恩及典史梁逵,西平知縣王佐、主簿李銓,葉縣知縣唐天恩,永城知縣王鼎,裕州同知郁采、都指揮詹濟、鄉官任賢,固始丞曾基,夏邑丞安宣,息縣主簿刑祥,睢寧主簿金聲、丘紳,西華教諭孔環,山東則萊蕪知縣熊驂,萊州衛指揮僉事蔡顯,南畿則靈譬主簿蔣賢,皆抗節死,而恩、佐、采、環死尤烈。
  6. ^ 明史·卷二百八十九》:采,字亮之,浙江山陰人,進士。由主事謫教諭,遷裕州同知。與濟、賢共堅守,斬獲多,城陷被執。采罵不輟,賊碎其輔頰而死。濟亦不屈死。賢嘗為御史,方里居,招邑子三千人拒守,罵賊死,一家死者十三人。基為固始丞,被執,使馭馬不從,被害。宣,初授夏邑丞。賊楊虎逼其境,或勸毋往,宣兼程進。抵任七日,賊大至,拒守有功。城陷,死之。祥已致仕,城陷,罵賊死。聲、紳與義士朱用之迎戰死。
  7.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八十四》:正德七年二月,初盜入河南,裕州同知郁采守御,署都指揮僉事詹濟率兵拒守,斬獲頗眾。既而賊眾日增至三萬餘騎,四面攻圍,采等且戰且守,力窮而援兵不至,指揮辛澤、任綸、知州李德仁率眾以逃,城遂陷,采與濟皆為所殺,居民死者三千人,至是事聞,命勘棄城失事者治之,采、濟贈恤如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