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鄭法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法祥(1892年—1965年),名涵宇河北故城人,出生於上海京劇演員,工武生,以其悟空戲而聞名,人稱「小活猴」。其父鄭長泰為有「賽活猴」之稱的河北梆子演員。

鄭法祥10歲起跟隨其父鄭長泰學藝,初習梆子花旦,後改習武生,同時開始學習悟空戲。18歲倒倉(變聲),不久父親去世。此後因為生活所迫充當武行(扮兵卒的基層演員),再逐漸升為二路武生,曾為李春來沈韻秋尚和玉張桂軒趙如泉周信芳等配戲。後來,他開始專演悟空戲,學習楊小樓、尚和玉、郝振基等前輩的悟空戲藝術,逐漸自成一派,成為悟空戲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26年,他曾跟隨楊月樓等前往日本出演悟空戲,這也是京劇悟空戲第一次在國外演出。1928年,在上海九畝地新舞台首演《金刀陣》,次年起又在齊天舞台上演連台本戲西遊記》。[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鄭法祥曾在東北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校上海京劇院等處授課傳藝。1962年,出版《談悟空戲表演藝術》一書,將悟空戲表演技法歸納為「四法」(身法、手法、步法、棒法)、「三功」(做功、唱念功、筋斗功)、「一扮相」。1965年秋他在上海逝世。[1][2]

鄭法祥傳人包括陳正柱李仲林小王桂卿等,此外李少春少時也曾鄭派表演特點。[2][3]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北京市藝術研究所,上海藝術研究所 (編). 《中国京剧史 (中卷·下)》.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5: 1209–1212. 
  2. ^ 2.0 2.1 2.2 河北省衡水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衡水市志 (下卷)》. 方志出版社. 2002. 
  3. ^ 吳同賓,周亞勛 (編). 《京剧知识词典》.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