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資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ranking machine」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郵資機
港澳郵資蓋印機[1][2]
1920年必能寶公司的Model M郵資蓋印機

郵資蓋印機郵資蓋印機(英語:postage meter 或 franking machine)是一種為郵寄物品打印郵資(或郵資免付英語franking)符志的機械設備,受各國郵政部門管理。郵資蓋印機可打印一定數額的郵資,合郵資戳記、蓋銷英語Cancellation (mail)戳記和日期戳記於一體。郵資蓋印機符志可作為付款憑證,而無需粘貼郵票。[3]

歷史[編輯]

圖為1932年巴西寄給必能寶公司的信封上的早期郵資蓋印機

自 1840 年發行粘性郵票以來,郵政官員一直關心郵票的安全問題,以防止郵票被盜,以及如何及時處理郵件[3]。其中一種解決方案是19世紀80年代推出的貼票機[4][5]

關於郵資蓋印機的最早記錄是法國人 Carle Bushe 在 1884 年獲得的一項英國專利,他發明了一種可以在信封上打印郵票並通過計數裝置記錄郵資的設備。然而,布殊的裝置並未存在過,這個想法也沒有得到實施。據了解,第一台投入使用的郵資蓋印機是由 Charles A. Kahrs 發明的投幣式機器。該機器於 1900 年 8 月 24 日安裝在挪威克里斯蒂安娜的郵政總局大廳,但在同年12月被搬走[6][3]

中國郵政發行的郵資蓋印機戳(2014年,於成都萬福橋)
中國郵政的郵資蓋印機打印的郵資蓋印機戳(2014年,於成都萬福橋
奧地利現代郵資蓋印機打印的郵資蓋印機戳(2005年,於維也納機場

另請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香港郵政 - 郵資蓋印機. 香港郵政. [2024-04-30] (中文(香港)). 
  2. ^ Hongkong Post - Private Franking Machine [香港郵政 - 郵資蓋印機]. 香港郵政. [2024-04-30] (英語). 
  3. ^ 3.0 3.1 3.2 Pitney Bowes Model M Postage Meter 1920 (PDF). 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Landmark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September 1986: 1–6 [26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7 June 2018).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ASME1986」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4. ^ Richard C Peck: The history of the franking machine in Australia. Drummoyne, NSW, 1977, p. 74.
  5. ^ The history of the franking machine in Australia / by Richard C. Peck |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Catalogue.nla.gov.au. [2014-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6. ^ Peach, Jack. GB Meter Franking—History with a Future: Part 1—In the Beginning (PDF). Gibbons Stamp Monthly (London: Stanley Gibbons). May 2001, (5): 47 [26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2 September 2020).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