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文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閻文應(?—1039年),北宋宦官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人。

閻文應給事掖庭,在嬪妃宮中侍奉,積遷至入內副都知。宋仁宗初親政,他與宰相呂夷簡計劃,將劉太后劉娥垂簾時所任命的大臣全部罷免。郭皇后說呂夷簡也是依附劉太后,宋仁宗將呂夷簡一起罷免。閻文應素與呂夷簡相交結,將內情告知,呂夷簡怨恨郭皇后。[1]楊美人尚美人得寵,尚美人在仁宗面前有言語得罪皇后,皇后要打尚美人,宋仁宗保護尚氏,皇后失手抓傷仁宗脖頸。宋仁宗大怒,把抓痕給執政大臣看,打算廢黜皇后。當時宰相呂夷簡遂和閻文應合力乘隙廢郭后。右司諫范仲淹認為郭皇后無大錯,不應廢黜。然而仁宗決心已定,將郭皇后廢為淨妃,囚居於瑤華宮。閻文應請求皇帝楊美人、尚美人送出宮去,尚氏廢為道士,楊氏別宅安置,被閻文應送出。仁宗既而後悔,想要復立郭后,閻文應挾太醫診治,使郭后暴死。[2]後歷任昭宣使、恩州團練使。因遭諫官王堯臣彈劾,然仁宗卻不報。[3]郭皇后之死,中外都懷疑是閻文應下毒。仁宗礙於物議,將閻文應出為秦州(今甘肅天水市)鈐轄,二日後改為鄆州鈐轄,其本官自昭宣使、恩州團練使加一級為嘉州防禦使。閻文應則藉口有疾在身,不肯離開京師。范仲淹義憤填膺,拚死劾奏閻文應之罪,仁宗無法,只得將之逐出宮外。景祐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自鄆州徙潞州鈐轄,改相州(今河南安陽市)鈐轄;寶元二年(1039年)九月十五日,卒於相州鈐轄任上。[4]死後贈邠州觀察使

註釋[編輯]

  1. ^ 宋史·呂夷簡傳》記載:「夷簡亦罷為武勝軍節度使……聞唱名,大駭,不知其故。而夷簡素厚內侍副都知閻文應,因使為中詗,久之,乃知事由皇后也。」
  2. ^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一七載:「後居瑤華宮,上累遣使勞問,於是又爲樂府辭以賜後,後和答,語甚悽愴,文應大懼。會後小疾,文應與太醫診視,遷嘉慶院。數日,遽不起。」
  3. ^ 司馬光《涑水記聞》載:「王堯臣為諫官,言郭后未絕數日,先具棺器,請推按其起居狀。上不從,但以後禮葬於佛舍而已。」
  4. ^ 《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傳三·閻義應傳》載:郭后暴崩,「時諫官劾其罪,……以文應領嘉州防禦使,為秦州鈐轄,改鄆州,……後徙相州鈐轄,卒,贈鄰州觀察使。」富弼《范文正公墓志銘》載:「公聞知而不食,將入辨,謂若不勝,必不與之俱生,即以家事屬長子,明日盡條其罪惡聞於上。上始知,遽命竄文應嶺南,尋死於道。」此處志文記載不實。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68》,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資料[編輯]

  • 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傳三·閻義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