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洛伊斯·克里斯蒂安·克諾爾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洛伊斯·克諾爾
出生 (1961-03-19) 1961年3月19日63歲)
德國巴登-符騰堡史特加
居住地德國
國籍德國
母校史特加大學
柏林工業大學
比勒菲爾德大學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機械人學人工智能
機構慕尼黑工業大學

阿洛伊斯·克里斯蒂安·克諾爾(德語:Alois Christian Knoll;1961年3月19日),漢名孔安諾[1],生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史特加計算機科學家慕尼黑工業大學,計算信息與技術學院(原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2],擔任該學院機械人、人工智能和實時系統研究所所長[3]。他在人機交互、神經機械人以及自動化系統領域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個人簡介[編輯]

阿洛伊斯·克諾爾於1985年畢業於史特加大學電子工程/通信工程專業,於1988年獲得柏林工業大學博士學位,並獲得最高榮譽學位。1985年至1993年,他在柏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工作[4],於1993年獲得了計算機科學的特許任教資格

1993年至2001年,他擔任比勒菲爾德大學全職教授,並創立了計算機工程研究所[5]。2001年至2004年,他擔任弗勞恩霍夫研究院自主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同時擔任該研究所指導委員會委員[6][7]。在那裏,他還擔任過面向教育目的的機械人和機械人套件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正是從這個小組開始,於2002年推出了「Roberta」[8]計劃,最初旨在鼓勵更多女孩參與機械人技術的學習[9]。在這個研究組中,他們構思了「Robotino」機械人的前身,並於2006年首次建造和推出,並由Festo-Didactic持續進行改進[10]

自2001年以來,他一直擔任慕尼黑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教授,該繫於2022年10月合併為慕尼黑工業大學計算、信息與技術學院(CIT)[11]

2009年,他成為巴伐利亞州研究機構Fortiss創立者,並擔任Fortiss科研主任直至2018年[12]。2007年至2009年,他擔任歐盟最高信息和通信技術諮詢委員會的信息社會及科技諮詢小組成員。他同時也是該委員會未來與新興科技分委會成員,該分委會負責歐盟旗艦項目,他也參與撰寫了該機構的第一次工作報告。2011年至2021年,他擔任新加坡TUMCREATE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並領導區域互聯設計與分析小組[13]。2017年至2021年,他擔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客座教授。

在2007年至2009年期間,他是歐盟最高的信息技術諮詢機構ISTAG(信息社會技術諮詢小組)的成員[14][15],並參與設計了歐盟未來和新興技術計劃下的歐盟旗艦項目[16][17]。他是首屆FET旗艦報告的合著者[18]。從2013年到2023年,他負責歐盟未來和新興技術計劃旗艦項目「人腦計劃」的神經機械人子項目。

從2019年到2020年,他擔任西門子移動智能交通系統ITS(現為Yunex GmbH)的首席數字官[19]

科學研究[編輯]

他的研究領域包括認知傳感器機械人、多傳感器數據融合、自主系統、嵌入式系統開發:在汽車、製造、醫學和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領域中。在這些領域,他發表了1000多篇同行評議的科學論文,並擔任國際科學期刊的編輯和會議組織者,其中包括《神經機械人學前沿》期刊的主編[20]

他創辦了IEEE的「Humanoids」會議系列,並擔任了Humanoids2000的程序委員會主席[21]。2015年,他擔任了德國漢堡舉辦的IEEE國際機械人與智能系統大會(IROS)的程序主席[22]。他還幫助創辦了IEEE的Cyborgs and Bionic Systems(CBS)會議系列[23],並在CBS 2017上發表了系列的第一場主題演講[24]。他擔任了2019年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CBS的總主席,並是IEEE機械人與仿生系統技術委員會的創始成員,該委員會負責處理有關機械人與仿生系統的技術事務[25]

Alois Knoll指導了大量的博士和博士後學生,並幫助他們獲得學位。他的多名研究生和博士後研究人員也成為教授,有些直接成為教授,有些則通過其他職位晉升,其中包括Guang Chen[26]、Manuel Giuliani[27]、Florian Röhrbein[28]和Jianwei Zhang[29]。在教學領域,他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在2010年創建了碩士課程「機械人學、認知和智能」。該課程剛開始時只有幾名學生,如今已成為慕尼黑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第二大規模的課程[30][31]。他還與Klaus Kuhn[32]共同創辦了「健康信息科學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in Health)並在2008年至該研究生院被轉移到「慕尼黑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之前一直擔任領導職務[33]

他參與了大量國內外的大規模科學項目[34],既作為合作夥伴,也作為各種資助機構的協調人,其中包括歐洲聯盟[35]、德國研究基金會[36][37]、新加坡NRF[38]、德國經濟事務和能源部[39]、德國教育和研究部[40]、德國交通和數字基礎設施部[41]以及德國學術交流中心[42]等。

Alois Knoll是Carl Ramsauer獎的獲得者,也是東京大學的Fellow[43],並且是IEEE的Fellow[44]

代表作[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載於中文名片。
  2. ^ Professors - Fakultät für Informatik. www.ce.cit.tum.de. [2021-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0). 
  3. ^ Prof. Dr.-Ing. habil. Alois Christian Knoll. Fakultät für Informatik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2021-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4) (英語). 
  4. ^ Geschichte der Fakultät IV – FreitagsrundenWiki. wiki.freitagsrunde.org.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5. ^ AG Technische Informatik. uni-bielefeld.d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7) (德語). 
  6. ^ Startseite - Fraunhofer IAIS. www.iais.fraunhofer.de. 
  7. ^ SafeTRANS Gespräche - Alois Knoll - SafeTRANS News. news.safetrans-de.org.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8. ^ IAIS, Fraunhofer. Roberta – Lernen mit Robotern – Spielerisch programmieren lernen. Roberta. 2023-04-05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4) (德語). 
  9. ^ Robots and Girls - A Promising Alliance. www.ercim.eu.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2). 
  10. ^ Festo Didactic InfoPortal. ip.festo-didactic.com.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11. ^ Prof. Dr.-Ing. habil. Alois Christian Knoll. [2022-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4). 
  12. ^ Alois Knoll - fortiss. web.archive.org. 2021-04-22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13. ^ Area-interlinking Design Analysis. www.tum-create.edu.sg.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7) (英語). 
  14. ^ The EU 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ies Programme Advisory Group - ISTAG. www.ercim.eu.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9). 
  15. ^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Directorate-General f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 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ies advisory group (ISTAG) : Recommendations for workprogramme 2001 and beyond. Publications Office. 2000 [2023-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16. ^ FET Flagship Initiatives. fet11.ercim.eu.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17. ^ EU Publications Office. EXCELLENT SCIENCE - Futur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FET).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18. ^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 European challenges and flagships 2020 and beyond.. LU: Publications Office. 2009. doi:10.2759/23475. 
  19. ^ Yunex Traffic | Global EN – Uniting what's next in traffic.. www.yunextraffic.com.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0). 
  20. ^ Frontiers in Neurorobotics. www.frontiersin.org.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31). 
  21. ^ Humanoids2000 Site. www.humanoids2000.org.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6). 
  22. ^ IROS 2015. iros2015.informatik.uni-hamburg.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2). 
  23. ^ CBS -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www.ieee-ras.org.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1) (英國英語). 
  24. ^ Proceedings.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org and Bionic Systems (CBS) (Beijing: IEEE). 2017-10-17. ISBN 978-1-5386-3194-2. doi:10.1109/cbs40710.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6). 
  25. ^ Cyborg & Bionic Systems -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www.ieee-ras.org.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26. ^ Guang Chen - IEEE Xplore Author Profile. IEEE Xplor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4). 
  27. ^ Professor Manuel Giuliani - UWE Bristol. people.uwe.ac.uk.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5). 
  28. ^ Neurorobotik | Fakultät für Informatik | TU Chemnitz. www.tu-chemnitz.de. 2023-06-03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德語). 
  29. ^ Arbeitsbereich Technische Aspekte Multimodaler Systeme. tams.informatik.uni-hamburg.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30. ^ Robotics, Cognition, Intelligence - Master of Science (M.Sc.) - TUM. www.tum.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9). 
  31. ^ Master Robotics, Cognition, Intelligence - TUM. www.cit.tum.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4) (德語). 
  32. ^ Kuhn_Klaus A.. www.professoren.tum.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9). 
  33. ^ MIBE: Munich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www.bioengineering.tum.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5). 
  34. ^ Research at the Chair of Robot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eal-time Systems. www.ce.cit.tum.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英語). 
  35. ^ Partners. www.humanbrainproject.eu.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36. ^ SFB-453: Telepräsenz. www.ce.cit.tum.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德語). 
  37. ^ SFB 360 - Homepage. www.sfb360.uni-bielefeld.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16). 
  38. ^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Singapore (NRF). [202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8). 
  39. ^ (PDF) https://www.bmwi.de/Redaktion/DE/Parlamentarische-Anfragen/2019/19-13556.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2.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失效連結]
  40. ^ Verbundprojekt: Datensicherheit im Internet der Dinge - SunRISE -, Teilvorhaben: IoT Edge Security - Dimensions. app.dimensions.ai.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5) (英語). 
  41. ^ BMDV - Proaktive Videobasierte Nutzung von Telekommunikationstechnologien in innovativen Autobahn-Szenarien - Providentia. www.bmvi.de.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4) (德語). 
  42. ^ Electric Mobilit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www.carch.ac.cn. [2023-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43. ^ School of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Fellows 2021 (PDF). [2023-06-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4-29). 
  44. ^ IEEE. 2023 Newly Elevated Fellows (PDF). [2023-06-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1-28).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