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工人機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工人機構(英語:Workers' Institute of Marxism–Leninism–Mao Zedong Thought,1979年以前稱作Workers' Institute of Marxism-Leninism-Mao Tsetung Thought)是英國歷史上的一個小型毛派組織,總部位於倫敦布里克斯頓。它在1974年被驅逐出英格蘭共產黨(馬列)後由阿拉萬丹·巴拉克里希南(Aravindan Balakrishnan)組建。[1][2] 許多成員住在最初設在總部的一個公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在警方突襲後,巴拉克里希南決定將該組織的活動轉移到地下。

巴拉克里希南對他的追隨者的控制力加強,公社在幾個地址之間移動。該團體於2013年結束於對巴拉克里希南和他的妻子錢德拉(Chandra)的逮捕,涉嫌多次指控,包括強姦、非法監禁和家庭虐待。剩下的三名成員被帶到安全地點,包括出生於該教派的凱蒂·摩根-戴維斯。  

歷史[編輯]

該黨是1974年由阿拉萬丹·巴拉克里希南在被驅逐出英格蘭共產黨(馬列)後建立的。[1][2] 該黨從倫敦南部的一塊擅自佔用的土地開始發佈《南倫敦工人公報》[3] 目的是在布里克斯頓建立一個「紅色基地」,並鼓勵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該地。

他們的總部設在布里克斯頓的阿克里,被稱為毛澤東紀念中心,於1976年10月開業。該中心是一個公社,共有13人。[4][5]:141 其他成員住在附近的共同住房。預計會員將分享他們對該組織的收入。

1977年4月,泰晤士報的日記記者報道了該組織的一些有趣的材料,但這個團體引起了更多的關注。[6] 機構聲稱自己隸屬於中國共產黨。1977年它發表的一份文件認為,英國人正在朝「革命方向」前進。[7] 該文件稱,該組織總部的開放「已將英國法西斯主義政權置於風雨中」。 巴拉克里希南預言解放軍在1980年以前將發起對英國的革命入侵。[8]

總部被警方監控。1978年3月,它因涉嫌毒品罪行被突擊搜查。沒有發現任何毒品,但至少有9人因襲擊警察被捕,包括巴拉克里希南。襲擊發生後,該中心被關閉。在審判中,那些被起訴的人拒絕接受法院的審判,他們被送入監獄短暫時間。

在他釋放後,巴拉克里希南決定將該組織的活動帶到地下。1980年,該組織由巴拉克里希南和七名女性追隨者組成。[4][9][10]:4

該團體住在倫敦南部各地。一家新聞機構在1997年訪問了這家集體住宅,這家新聞機構尋求採訪,但被拒絕。[4]

逮捕和指控[編輯]

2013年,因奴役和家庭虐待嫌疑,巴拉克里希南和其妻子Chandra被逮捕,標誌着該組織的結束。[11] 審判被稱為蘭貝斯奴隸制案件。逮捕後,剩下的三名女子,凱蒂·摩根-戴維斯(巴拉克里希南的女兒)、艾莎·瓦哈布和喬西·赫維尼被帶到安全地點。

2014年12月11日,巴拉克里希南被控犯有若干罪行。而對他的妻子不採取任何法律行動。[12] 案件聽證會於2015年11月開始。2015年12月4日,他被發現一系列性侵犯(包括強姦)、虐待兒童和非法監禁。[13] 2016年1月29日,巴拉克里希南被南華克皇冠法庭判處23年有期徒刑。[14] 他因強姦、虐待兒童、性侵犯和非法監禁而被判處有期徒刑。[10]:5

批評[編輯]

史蒂夫·雷納在他的1979年論文《組織的宗派形式的分類和動態》中認為該組織是千禧年主義者,並且不能進行批判性辯論,他指出「分歧不僅僅是地下活動,而實際上是不認可集體團結的利益和極端平等的意識形態」。[5]:283, 144

不列顛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里菲斯2013年11月表示:「如果說真話,他們更多是精神病學興趣而不是政治興趣,他們與今天主流的左翼和共產主義政治一點關係都沒有。」[2]

組織[編輯]

1979年,史蒂夫·雷納宣稱這個組織實行民主集中制[5]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Statements of the National Executive Committee, CPE (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Marxist-Leninist, 1:1, September 1974, reprinted at marxists.org; Nick Cohen "Cultists & communists – too close to us for comf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Spectator (blog), 25 November 2013
  2. ^ 2.0 2.1 2.2 "'Slave' house couple 'leaders of 1970s political cul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hannel 4 News, 25 November 2013
  3. ^ Jessica Elgot "Lambeth 'Slavery' Suspects Aravindan Balakrishnan And Wife Chanda Were 'Radical Maois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Huffington Post, 25 November 2013
  4. ^ 4.0 4.1 4.2 存档副本.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5.0 5.1 5.2 存档副本.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For example, see The Times Diary. The Times. 19 April 1977: 14. 
  7. ^ "Workers』 Institute Successfully Conducts Vigorous Programme to Uphold Chairman Mao's Revolutionary Line Amidst the Mass Upsurge In Britain – A 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orkers』 Institute of Marxism-Leninism-Mao Zedong Thought, 1977, reprinted on marxists.org
  8. ^ Cahal Milmo "London 'slaves' case: The Maoist past of 'Comrade Bala' and his wife, the couple suspected of holding three women against their wil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The Independent, 25 November 2013
  9. ^ 存档副本.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 10.0 10.1 存档副本.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Martin Evans and Sam Marsden Slavery case: two arrested ran a revolutionary Communist collective. Daily Telegraph. 24 November 2013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 ^ "Man charged in London 'slavery' inqui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News, 11 December 2014
  13. ^ 存档副本.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4. ^ 存档副本. [2018-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參考書目[編輯]

  • Peter Barberis, John McHugh and Mike Tyldesley, Encyclopedia of British and Irish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Pinter, 2000, ISBN 1855672642 p. 169.
  • Rayner, Stephen Frank.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ynamics of Sectarian Forms of Organisation: Grid/Group Perspectives on the Far-Left in Britain (PDF) (學位論文).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979 [2013-11-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2-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