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札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高札場
假名こうさつば
平文式羅馬字kou satsu ba

高札場是日本從古代直到明治初期天皇,幕府和藩主用來公佈法令和發佈公告的設施。其中法令稱為高札。公告稱為制札(せいさつ)。

概要[編輯]

高札場通常建造在人流眾多的地方,比如重要橋樑的橋堍,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宿場。高札場十分簡陋,建築式樣通常是用石頭壘起一個一米左右的高台,然後在高台上豎一面木板,為了避免下雨淋濕佈告在木板上再加一個頂,同時為了顯示官府的威嚴,高札場上有衛兵護衛。

高札的起源無從考證,延曆元年(782年)太政官就有把政令向民間公佈的記載。此後武家政權採用了相同的方法。在江戶時代這種制度在全國推廣達到了極盛。

高札制度的目的

  1. 向民眾公佈新法令,讓民眾了解法令的內容。
  2. 讓民眾養成守法的習慣。
  3. 通緝犯人。
  4. 顯示幕府和大名的存在感。

高札為了讓百姓容易讀懂通常使用假名,這樣即使不會漢字只會日語五十音假名字母的人也能讀。幕府還積極推薦寺子屋採納高札作為範文教導百姓。

明治維新以後法令頒佈和對民眾的告知可以通過警察,司法,教育以及新聞機關進行,因此明治7年(1874年)高札制度被廢除,2年後全國的高札場全部拆除。

相關條目[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