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高詡 (前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高詡(?—344年),五胡十六國時代前燕官員。遼東郡人。

高詡為躲避永嘉之亂,他背井離鄉隱居。據說他精通天文。317年三月、琅邪王司馬睿(後來的晉元帝)即位晉王時,割據遼西的慕容部大人慕容廆為都督遼左雜夷流民諸軍事、龍驤將軍、大單于,封昌黎公,慕容廆辭謝不受。高詡策馬前去拜訪慕容廆,說:「霸王之業,不義不能成功。現在晉室雖然衰微,仍然是民心所向。應當派遣使者至江東,以示尊皇。然後倚仗君臣大義征伐各部族,誰敢反抗,這是成為霸主的根基。」慕容廆聽從,派遣長史王濟由海路前往建康勸晉王即帝位。並任命高詡為郎中令

333年五月初六,慕容廆去世,世子慕容皝繼位,高詡被任命為玄菟郡太守。十一月,慕容皝同母弟慕容仁反叛慕容皝,在平郭自立。慕容皝任命高詡為廣武將軍與建武將軍慕容幼慕容稚、廣威將軍慕容軍、寧遠將軍慕容汗、司馬遼東人佟壽(冬壽)領兵五千共同討伐慕容仁。討伐軍和慕容仁在汶城以北交戰,大敗,慕容幼、慕容稚、慕容軍被俘,冬壽嚮慕容仁投降。前任大農孫機、襄平縣令王永佔據遼東城響應慕容仁。高詡從城中逃出,與東夷校尉封抽、護軍乙逸、遼東相韓矯都棄城逃跑。

334年十一月,慕容皝率兵討伐遼東,到達襄平,遼東人王岌請降。慕容皝進入遼東城。慕容皝想盡數坑殺遼東居民,以懲罰他們支持慕容仁,高詡勸諫說:「遼東的背叛,其實不是他們的本意,只不過畏於慕容仁的殘暴,不得不聽從。如今罪魁禍首還活着,剛剛攻克遼東,便急於誅滅民眾,那麼未被攻克的城池,就沒有歸順的道路了。」慕容皝於是罷休,將遼東的豪門大姓遷徙到棘城,任命杜群為遼東相,安撫餘留的民眾。

後來高詡擔任司馬。336年正月,慕容皝準備興兵討伐慕容仁所佔據的平郭征伐時,高詡說:「慕容仁背叛和拋棄君主親人,神靈和百姓共同恨怒,此前海水從未凍冰,自從慕容仁反叛以來,連續結凍已經三年。況且慕容仁專門防備陸路,上天應該是想讓我們乘海結冰時去襲擊他。」慕容皝聽從了他的意見。眾僚佐都說由冰上過海是危險的事,不如改走陸路。慕容皝說:「我議已定,敢阻攔的人斬首!」

慕容皝率領弟弟軍師將軍慕容評從昌黎東行踏冰前進,行走三百里左右,到達歷林口。捨棄輜重,輕兵趕赴平郭。離平郭城七里,偵騎告知慕容仁,慕容仁急忙出擊,被慕容皝擊敗,俘獲慕容仁並處決。高詡因功被封為汝陰侯,晉升為左長史。

後來他擔任內史。338年五月,後趙石虎率大軍數十萬攻打前燕,前燕民眾大為恐慌。慕容皝問高詡:「我們將如何防禦?」高詡回答說:「趙軍雖然強大,但不值得憂慮。只要堅固防守來抵禦,他們便無所作為。」後趙大軍圍攻棘城,四面八方如螞蟻般蜂擁而至,卻被慕輿根慕容恪等人的奮戰,成功擊退。

後來他擔任左司馬。344年正月,慕容皝準備討伐宇文逸豆歸,和高翊謀議。高詡說:「宇文氏強盛,現在不攻滅,必然成為國家的禍患。如果攻伐必能取勝,只是對將帥有所不利。」他催促慕容皝儘快進攻。高詡與慕容皝商議征伐宇文部之事後,出來告訴別人說:「我出征去後必定回不來了,但是忠臣不避禍。」高詡臨行前,不見他的妻子,讓人轉告家中事務,然後出發。慕容皝自為統帥攻伐宇文逸豆歸,高詡參與其中。前燕在慕容翰慕容霸等人的英勇作戰下,大破宇文部軍,攻陷宇文部都城,將宇文部滅亡。高詡、劉佩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慕容皝曾對他說:「你有很好的占星書籍卻不見你給我看,怎麼能說盡忠。」高翊說:「臣聽說人君執掌大要,人臣執掌具體事務。執掌大要的人安逸,執掌具體事務的人辛苦。所以后稷播種莊稼,唐堯不參與其事。從事占候、天文,清晨、夜晚十分辛苦,不是至尊之人應當親自參與的,殿下又何必做呢。」慕容皝默然不語。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