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芽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龍芽縣
Daerah Lingga
龍芽縣官方標誌
砂拉越縣
州屬砂拉越
省份詩里阿曼省
詩里阿曼縣
地方政府詩里阿曼區議會 Sri Aman District Council (MDSA)
副縣城龍芽
面積
 • 總計262.47 平方公里(101.34 平方英里)
人口(2002)
 • 總計4,580人
 • 密度17.4人/平方公里(45.2人/平方英里)
族群伊班 (60%), 馬來人 (30%), 華人 (7%), 與 其他 (3%)
龍芽縣地圖

龍芽縣英語:Lingga District 馬來語Daerah Lingga)是砂拉越詩里阿曼省的一個縣,總面積有262.47平方公里[1],人口約有4,500(2002年數據)[2]。縣裏只有一座小鎮:龍芽鎮(Pekan Lingga),另外還有3個甘榜和39個長屋。2021年12月,龍芽副縣升格為縣。[3]

歷史與傳說[編輯]

根據當地的居民,龍芽這名是來自於一個伊班族的戰士的名字,他也叫龍芽(Lingga)。相傳,龍芽死後便埋葬在當時一條還沒被命名的河畔,河對岸便是今日的甘榜龍芽(Kampung Lingga)。村民時常來到他墳墓附近收集樹脂,甘蔗和捕魚,所以便把這地方叫做龍芽。
另一個傳說是關於縣裏的一座3,000英尺高的山,叫樂松山(Gunung Lesong)。這座山位於龍芽上游(Ulu Lingga)。居民都相信只要有人誠心的向山峰祈禱,他的禱告將會實現,列如:從疾病中復原。如今居民還是相信樂松山有守護者。[2]
龍芽縣是在19世紀40年代時,由一名戰士叫阿邦·胡先·阿邦·哈山(Abang Husin Abang Hasan)成立的。在布魯克家族統治時期,他與族人被命搬遷到龍芽河口(Muara Lingga)。他之後也同意了但是要布魯克家族賠償。根據歷史記載,阿邦·胡先每年可以得到70塊的撫恤金,也被封為樂拉英雄(Lela Pahlawan)。[4]

經濟[編輯]

在縣裏多數居民是農民,主要是種植稻穀,因為縣裏的土地大多是沼澤平原,也因此種植稻穀佔了縣裏農業的53%。龍芽縣裏的稻穀每年可以收割兩次,第一個季節是在一月播種,五月收割;第二個季節是在七月播種,十月收割。每個農民家庭可以種植大約平均3公頃稻田,而播種後的五個月便可以豐收。[5]
還有37%的農民種植胡椒,10%種植水果蔬菜及捕魚。漁民都會在縣裏的龍芽河(Lingga River)捕魚,主要是捕抓一種叫做托氏鰣的魚(二名法:Tenualosa toli 馬來語Terubuk)。龍芽漁業和農業部(Lingga Fisheries and Agriculture Department)也對此魚類積極進行的研究,確保不會絕種。
在縣裏佔少數的華人則多是開店經商。一部分的居民會到縣外的私人機構及政府機構工作。[6]

註釋[編輯]

  1. ^ 诗里阿曼省概况. 詩里阿曼省公署. 2011-12-13 [2011年12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0日). (馬來文)
  2. ^ 2.0 2.1 龙芽副县. [2011年12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6月24日). (英文)
  3. ^ ‘Better days ahead for residents with elevation of Lingga to full district’. Borneo Post Online. 2021-12-15 [2023-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7). 
  4. ^ 历史. 2010-05-24 [2011年12月17日]. [永久失效連結](英文)
  5. ^ 社会经济. 馬來西亞新聞、信息與文化部. 2010-03-26 [2011年12月17日]. [永久失效連結](英文)
  6. ^ 畜牧和渔业. 馬來西亞新聞、信息與文化部. 2010-05-24 [2011年12月17日]. [永久失效連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