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SEA-ME-WE 4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EA-ME-WE 4
電纜類型光纜
開始施工2004年
施工完成2005年
設計容量1.28 Tbps(2005)
2.8 Tbps(2010)
4.6 Tbps(2015)
光容量2,300 Gbits/秒/對(兩條光纖對)
所有者聯合體
網站www.seamewe4.net
海底電纜路線(紅色);藍色部分是海洋

亞歐4號國際海底光纜(全稱:South East Asia–Middle East–Western Europe 4,簡稱SEA-ME-WE 4),又稱法新歐亞四號海纜,是一條光纖海纜系統,它為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國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蘇丹共和國埃及意大利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法國之間提供通訊服務。[1]它旨在作為SEA-ME-WE 3電纜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它。

該海纜總長度約18,800公里,是東南亞印度次大陸中東歐洲的主要互聯網骨幹英語Internet backbone[1][2]

網絡拓撲[編輯]

SEA-ME-WE 4系統分為四個段落和十七個登陸點[3]

段落[編輯]

登陸點

歷史[編輯]

SEA-ME-WE 4光纜系統專案由16個電訊公司在2004年3月27日組成的聯合體共同興建。[2]阿爾卡特海纜網絡(現為阿爾卡特-朗訊)和富士通的一個部門)進行了系統建設。[2]十八個月的建設專案於2005年12月13日完成,成本估計為5億美元。[2][4]第1段建設,從新加坡到印度執行8000公里,由富士通完成,其也提供了第四階段的海底電纜器材。[4]

管理和協調[編輯]

SEA-ME-WE 4光纜系統由SEA-ME-WE 4聯合體提出並開發,聯合體也繼續維護和操作該系統,它包括十六家電訊公司:[4][5]

該聯合體以分層組織英語hierarchical organisation操作、管理和協調該光纜系統。控制該專案的頂層機構是管理委員會[6][5]管理委員會的附屬機構包括:採購組;操作與維護;財務與行政附屬委員會;分配、路由與恢復;以及投資與協定。組織中的其他機構有:中央計費部隸屬財務與行政附屬委員會,網絡管理員隸屬分配、路由與恢復。[6]

塔塔通訊英語Tata Communications(以前為Videsh Sanchar Nigam Limited英語Videsh Sanchar Nigam Limited)是印度的網絡管理員。出於此目的,塔塔通訊開發了一款網絡管理系統,以實現線上請求排程作業和生成報表等。此系統使頻寬所有者的能非常高效地管理。該系統可線上訪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馬來西亞電訊是中央計費部。[1][7]

應用[編輯]

SEA-ME-WE 4用於達成「電話、互聯網、多媒體及各種寬頻數據應用」。[2]SEA-ME-WE 3與SEA-ME-WE 4光纜系統旨在為彼此提供冗餘能力。[2]兩條光纜系統互相獨立但相輔相成,四號並非用於取代三號系統。[2]兩者的裝置來自同一個專案——SEA-ME-WE英語SEA-ME-WE,但有着不同的着重點。SEA-ME-WE 3遠遠超過39000公里[8](相較SEA-ME-WE 4的18,800公里)並從日本和澳大利亞沿歐亞大陸板塊底部延伸到愛爾蘭和德國。[9]SEA-ME-WE 4有比SEA-ME-WE 3更快的數據傳輸速率,速度達1.28 Tbit/s而非SEA-ME-WE 3的0.96 Tbit/s。[8]SEA-ME-WE 3將連接提供到了更遠距離的更多國家,但SEA-ME-WE 4提供了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適應發展中國家對高速互聯網接入不斷增長的需求。[2]

技術[編輯]

該光纜使用密集波分多路復用(DWDM),[1]與承載非復用訊號的光纖相比能增加每個光纖的通訊容量,並且促進單個光纖內的雙向通訊。DWDM在單根光纖上採用不同的激光波長完成多路復用,因此多路光載體英語Optical Carrier訊號可以同時沿這根光纖傳輸。每對光纖使用兩根光纖維,能夠承載64個載波,每個10Gbit/s。[4]這使SEA-WE-ME 4光纜有着近每秒太位元(Tbit/s)的速度,[2],總容量1.28 Tbit/s。[4]2011年2月,聯合體按合約將段落能力升級至40 Gbit/s每鏈路,登陸站裝置能力將隨需要升級至100 Gbit/s。[10]

2015年2月3日,三菱電機宣佈已完成「South East Asia ─ Middle East ─ Western Europe 4(SEA-ME-WE 4)」光纜系統的升級和擴充。 三菱電機為全部16個登陸站提供了具有incorporated superior coherent技術的100G MF-6900GWS海底線路終端裝置(SLTE),以升級目前的40吉位元每秒(Gbps)電纜系統為100Gbit/s,並將最終設計能力從2,800Gbit/s擴充至4,600Gbit/s。新的SLTE將每個機架的數據能力翻倍,並降低了47%電力消耗。[11]

攔截[編輯]

2013年8月,德國一家主要報社稱西方和亞洲情報機構的聯盟已設法進入電纜。德國最大的報紙南德意志報引述愛德華·斯諾登作為資訊來源寫道:美國國家安全域支援的政府通訊總部一直在領導攔截工作。[12][13]

參見[編輯]

大體類似的其他幾條電纜系統: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About Us. SEA-ME-WE4 Network Administration System. Videsh Sanchar Nigam Limited. 2004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6).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bout SEA-WE-ME 4. South East Asia-Middle East-Western Europe 4. Sri Lanka Telecom.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05). 
  3. ^ Cable System Configuration. South East Asia-Middle East-Western Europe 4. Sri Lanka Telecom.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4). 
  4. ^ 4.0 4.1 4.2 4.3 4.4 Fujitsu Completes Construction of SEA-ME-WE 4 Submarine Cable Network. Fujitsu Press Release. Fujitsu. 2005-12-13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7). 
  5. ^ 5.0 5.1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MC). South East Asia-Middle East-Western Europe 4. Sri Lanka Telecom.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0). 
  6. ^ 6.0 6.1 Organization Structure. South East Asia-Middle East-Western Europe 4. Sri Lanka Telecom.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04). 
  7. ^ Home page. SMW 4 Central Billing Party (CBP). Telekom Malaysia Berhad. [2008-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7). 
  8. ^ 8.0 8.1 Mediterranean Cable Break. REACH : Network. Reach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1). 
  9. ^ Cable System Configuration. South East Asia-Middle East-Western Europe 3. Sri Lanka Telecom. [2008-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4). 
  10. ^ Alcatel-Lucent, Ciena to conduct upgrades for SEA-ME-WE 4 cable system - FierceTelecom.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mpletes Upgrade of SEA-ME-WE 4 Network - Data capacity of the submarine network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100G technologies (PDF).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09). 
  12. ^ Süddeutsche Zeitun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8 August 2013 (accessed 30.8.2013)
  13. ^ John Goetz, Hans Leyendecker and Frederik Obermaier (28 August 2013). "British Officials Have Far-Reaching Access To Internet And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ccessed 30.8.2013)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