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優良條目落選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0年9月13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新條目推薦
本條目曾於2011年9月8日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中國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香港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香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香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建議「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標題移動到「香港818事件」[編輯]


    (!)意見:如果繼續使用「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作條目名,最好就加上「2011年」,李克強是內定的國務院總理,未來10年內預期會多次訪港,難保會再發生這樣的保安事件。—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1年9月2日 (五) 03:41 (UTC)[回覆]

    那麼到時有需要才加上年份吧!中文維基條目命名向來有濫用年份的風氣(英文維基則沒有),明明一件事件歷史上未發生過第二次,卻偏要加上年份,令條目名稱變得累贅。我覺得現時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的名稱十分恰當。--Orangemoon (留言) 2011年9月2日 (五) 04:04 (UTC)[回覆]
    我並非「年份派」。維基百科在一個只發生過一次同類事件的條目的命名,有加年份,有不加年份,主要還是看事情再次發生的可能性概率而已,有些事情是顯然很少機會再次發生(如通古斯大爆炸汶川大地震),所以理所當然不用加年份。有些事情再次發生的機會比較高,如那些「XXX騷亂」「XXX水災」的條目。而李克強訪問香港引發保安事件,我個人認為再次發生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PS:英文版濫用年份的情況毫無疑問比中文版嚴重得多。—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11年9月7日 (三) 03:33 (UTC)[回覆]

    被Iflwlou刪除的內容[編輯]

    見2011年8月31日 (三) 11:41的修訂。

    不過《[[東周刊]]》第418期對事件有另一版本的描述,指「禁錮」的說法不成立。<ref>[http://eastweek.com.hk/index.php?aid=14780 《港大仔明屈差人 「禁錮」事件真實版》],東周網,2011年8月30日。</ref>

    --Mewaqua 2011年8月31日 (三) 12:38 (UTC)[回覆]

    因為我在寫過程,那是結論,如果要引用,應該引用《東周刊》的內容,而非《東周刊》的判斷,所以我認為刪除沒有錯。-Iflwlou [ M {  2011年9月1日 (四) 06:31 (UTC)[回覆]

    逾1000人變成數千人[編輯]

    Iflwlou的版本採用大紀元:數千人。

    明報:逾1000人。港大人圍攻 徐立之含淚

    東方日報:二千人。徐立之拒默哀師生噓爆

    --Mewaqua 2011年8月31日 (三) 12:51 (UTC)[回覆]

    這不是我寫的,你自己再檢查一次。-Iflwlou [ M {  2011年9月1日 (四) 06:27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優良條目評選[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

    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事件,提名人:Adrien1018 (留言)

    至於fxqf兄所提出的用詞問題,鄙人認為,從前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來到香港,和這一次副總理李克強來到香港,官方和傳媒都稱之為「英女王訪港」(見1986年《香港年報》)和「李克強訪港」,所以用詞沒有問題。--春卷柯南夫子 ( 夫子茶寮 (茶聚) | 土木記 | 功名記 )2011年9月10日 (六) 07:54 (UTC)[回覆]
    (*)提醒:當年官方稱之為「英女皇訪港」而非「英女王訪港」;有關英女皇訪港的消息收錄於1987年的《香港年報》,而非1986年的《香港年報》,特此指正,多謝垂注。--ClitheringMMXI 2011年9月10日 (六) 17:10 (UTC)[回覆]

    Completely Rubbish[編輯]

    Obviously 'Rubbish' can be an adjective. Sans doute 'completely rubbish'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7月6日 (四) 01:41 (UTC)[回覆]